张国梁;谭晓坤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98例,将有合并症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无合并症的7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2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3.47%.其中观察组18例患者,占18.37%;对照组5例患者,占5.10%.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为多见共12例(占56.52%);其次为切口感染患者6例(占26.09%);胸腔积液的患者3例(占13.04%);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1例(占4.35%);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例(占4.35%).结论 对于胃癌的患者,必须做到原发病治疗与并发症治疗同时兼顾,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维持患者呼吸、血压,确保生命安全.
作者:蔡安庆;吴新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不管是选择在家庭、社区或医院治疗都存在许多方面的用药误区.我们应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用药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提高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对呼吸道感染用药的安全性及科学性的认识.借鉴国内外先进、合理的药品管理及治疗方法,减少滥用药物对患儿带来的危害.
作者:陈颖萍;陈晔 刊期: 2013年第30期
本文的主要目的 是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骶髂关节炎中的应用.对于骶髂关节炎诊断的关键,X线平片技术和CT技术还有很多局限性,而MRI技术却能克服这些缺点.本文通过研究MRI技术在骶髂关节炎中的应用,对进一步了解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建清;吴斌;梁英;贺萍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氨酰心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AMI合并左心衰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泵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和氨酰心安.5~7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80.0%,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2例,头痛1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1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症状随药物停用而逐渐缓解.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合并左心衰患者采取小剂量的硝酸甘油联合氨酰心安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是治疗AMI合并左心衰的理想方案.
作者:薛书斌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ECG)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84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静脉点滴磷酸肌酸钠0.5g/次,1次/d,两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进行ECG监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66.67%(χ2=7.071,P<0.05),ECG异常率分别为30.95%(13/42)、73.81%(31/42),(χ2=15.46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ST、CK、CK-MB、LDH、cTnI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使心肌酶谱尽快地恢复正常,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冬梅;廖述霞;罗双红;杨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产妇会阴切开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因素,对行会阴切开术的产妇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产前全面评估产妇身体状况、清洁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结果 所有患者中799例(99.5%)会阴切口愈合达到甲级,4例(0.5%)会阴切口愈合为乙级,其中有3例发生血肿(缝合时止血不充分),有1例产妇伤口开裂(用劲排便).4例愈合不好的产妇在积极清除血肿、消毒、重新缝合等措施下,切口均达到完全愈合.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提高了会阴伤口的愈合率,对鼓励孕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汤亚芳;闵兰琳;吴战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72例,对患者实施保乳术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72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经过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显效43例(59.7%),有效22例(30.6%),无效7例(9.7%),总有效率90.3%.结论 加强乳腺癌保乳术的护理,可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压力,增加显效的比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莲花;郭丽;高滋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药物化疗的护理,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0例,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药物化疗前护理、化疗期间护理和化疗后护理等.结果 110例乳腺癌患者经过改良根治术和药物化疗护理,显效66例(60%),有效33例(30%),无效11例(10%),总有效率 90.00%.结论 对乳腺癌应该给予正确的认识,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恰当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超;赵丹;张月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进行围术期护理,包括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观察切口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围术期护理,老年下肢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且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发生压疮、泌尿系统及肺部感染.结论 围术期精心护理配合医生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敏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进行中期妊娠终止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终止妊娠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羊膜腔内注入依沙丫啶方法进行妊娠终止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进行妊娠终止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比较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26例患者全部引产成功,平均缩宫时间和缩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海容;王玉杰;杨华;曹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5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因,提早预防,减少此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01-2012年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因及治疗结果.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有原发性癫痫、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性脑病、自行停用抗癫痫药以及酗酒.经抢救后,51例患者癫痫发作得到控制,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07%.结论 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性脑病、自行停用抗癫痫药和酗酒为严重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有较大的早期预防、提前干预的价值,一旦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病情将极其危重,救治困难.
作者:刘川;王淳;刘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通州区兴仁卫生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2h、6h和24h疼痛程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容易出现术后疼痛,对产妇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燕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检验工作与临床治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实际检验质量的优劣和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检验试剂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也成为整个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在整个的检验工作中,管理则是影响检验试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管理检验试剂也是和其成本效益有着必然联系的.目前,传统的管理科存在着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试剂数据不准确,浪费严重等.因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的试剂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化管理.
作者:李卫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不同保守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罗山县妇保院妇产科2012年5-8月收治的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甲氨蝶呤的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有效率高,能够较快速使β-HCG降至正常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丁贤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对比MRI 与CT 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间在萍乡市中医院检查出为鼻咽癌的55例患者进行MRI 和CT检测,然后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资料.结果 鼻咽部扫描诊断显示,MRI与CT在对鼻癌检测时,MRI检出率为92.7%(51/55),CT检出率为81.8%(45/55),MRI与CT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颅底扫描诊断显示,MRI与CT在对鼻癌检测时,MRI检出率为43.6%(24/55),CT检出率为23.6%(13/55),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等方面对比时,CT诊断要明显由于MRI诊断,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诊断相比,鼻咽部扫描以及颅底部扫描检更具有优势.同时,利用CT诊断鼻癌,可以得到淋巴转移和鼻癌的详细情况,而利用MRI诊断鼻癌,更容易发现鼻癌的病症原发灶,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作者:吴斌;李建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内经检查确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600 mg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和意识障碍程度每日静脉滴注1~2次,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20.37%,治疗组患者上消化出血发病率为4.00%.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6.36,P=0.01).结论 西咪替丁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高志林;但瑞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蒙特利尔智能量表(MoCA)对于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记忆力减退的患者11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11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运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人员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并且两组人员从MoCA 视空间和执行、抽象、命名、注意、语言、延迟回忆检测结果评分中分进行比较.结果 MoCA 筛查治疗组灵敏度为83.50%、特异度为74.31%,而MMSE 分别为45.67%和97.85%.两组在视空间和执行、注意、语言、抽象、命名、注意、延迟回忆检测中和定向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CA用于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作用具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早期应用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偏瘫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无糖型)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稳心颗粒(无糖型)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无糖型)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理想,有效的舒缓和控制了患者发病时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陈安策;祝丽萍;王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致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6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的尿液,提取312株分离菌株进行临床检测,分别对主要致病病原菌种,以及对常见抗菌素的敏感性情况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所占比率相对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呋喃妥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相对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呋喃妥因敏感性相对较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相对较高;以上比较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尿路感染治疗时,应在检测并确定主要致病病原菌种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先伟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