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梁;谭晓坤
目的 回顾性研究5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因,提早预防,减少此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01-2012年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因及治疗结果.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有原发性癫痫、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性脑病、自行停用抗癫痫药以及酗酒.经抢救后,51例患者癫痫发作得到控制,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07%.结论 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性脑病、自行停用抗癫痫药和酗酒为严重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有较大的早期预防、提前干预的价值,一旦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病情将极其危重,救治困难.
作者:刘川;王淳;刘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完善,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越来越备受关注.因此药剂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起着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我院药剂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整理以及监测而对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流程进行报告,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有效的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源;王泓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在治疗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通州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5例创伤引起的AL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第1天,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第1天;治疗组观察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治疗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艳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介入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3年5月的6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及因外伤致肾损伤导致的肾动脉出血患者行经皮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用栓塞弹簧圈做肾动脉栓塞治疗.并做好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及介入导管材料的准备工作.结果 55例栓塞治疗成功,出血停止,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造影显示未发现出血灶,继续观察并行止血治疗.栓塞成功患者经栓塞靶动脉治疗后,尿液由介入前的全血尿转为淡红色.结论 经皮肾动脉部分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有效治疗肾动脉出血,大限度保留了患肾功能,充分做好各项介入护理配合是确保介入治疗顺利完成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可平;曾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全麻前后安置尿管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烦躁程度差异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全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择全麻前留置尿管,观察组选择全麻后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过敏性坏死反应(HR)、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9%(23/49),观察组为71.4%(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对比MRI 与CT 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间在萍乡市中医院检查出为鼻咽癌的55例患者进行MRI 和CT检测,然后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资料.结果 鼻咽部扫描诊断显示,MRI与CT在对鼻癌检测时,MRI检出率为92.7%(51/55),CT检出率为81.8%(45/55),MRI与CT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颅底扫描诊断显示,MRI与CT在对鼻癌检测时,MRI检出率为43.6%(24/55),CT检出率为23.6%(13/55),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等方面对比时,CT诊断要明显由于MRI诊断,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诊断相比,鼻咽部扫描以及颅底部扫描检更具有优势.同时,利用CT诊断鼻癌,可以得到淋巴转移和鼻癌的详细情况,而利用MRI诊断鼻癌,更容易发现鼻癌的病症原发灶,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作者:吴斌;李建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不同职业性质与其引发的泌尿系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涞源县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210例,按照职业性质分为3组即出租车组、教师组和行政人员组,每组各70例,分别从工作强度、抽烟、喝酒、饮食荤素、水果、每天饮水、泌尿系疾病、其他疾病、憋尿频率、憋尿时间及排尿频率进行调查.结果 出租车组分别在工作强度、抽烟、喝酒、泌尿系疾病、其他疾病、诱发泌尿系感染率、憋尿频率、憋尿时间方面高于教师组和行政人员组;在饮食荤素、水果、每天饮水、排尿频率方面低于教师组和行政人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机行业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增高,已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危人群,呼吁社会提高对于该行业人群健康的关注程度.
作者:李文忠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控制.方法 对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54例肺内有病灶行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上各种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结果 54例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2%、7.4%;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0岁、穿刺次数1次,穿刺时间≤30min为手术的保护因素,年龄>60岁、穿刺次数≥3次、穿刺时间>45min为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穿刺次数及时间是影响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主要因素,临床手术时应特别重视患者的年龄,控制穿刺的时间及次数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作者:王舰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致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6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的尿液,提取312株分离菌株进行临床检测,分别对主要致病病原菌种,以及对常见抗菌素的敏感性情况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所占比率相对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呋喃妥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相对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呋喃妥因敏感性相对较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相对较高;以上比较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尿路感染治疗时,应在检测并确定主要致病病原菌种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先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 对火炬开发区医院各科室2010年7月-2012年7月的100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的首要表现形式是给药方法不当,占总数的22%,少的表现形式为手术期用药不当和换药频繁,仅占总数的2%;各科室不合理用药发生次数多的是骨科,占总数的28%,妇产科较少,占总数的13%.结论 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应用率,手术之后也需要较多地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曾桓中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诊鼻外伤患者鼻骨骨折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鼻外伤鼻骨骨折的患者77例,鼻外伤鼻骨骨折的患者39例给予急诊诊疗作为观察组,把同时期38例鼻外伤鼻骨骨折患者给予普通诊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确诊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外伤鼻骨骨折患者给予X线或者CT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沈建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甘氨酸茶碱钠片联合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3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26例患者采用甘氨酸茶碱钠进行治疗;研究组27例患者采用甘氨酸茶碱钠与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69.2%),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联合治疗方法对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月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不同保守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罗山县妇保院妇产科2012年5-8月收治的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甲氨蝶呤的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有效率高,能够较快速使β-HCG降至正常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丁贤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戴南人民医院168名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原因.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堵塞(88/168),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36/168).结论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向广大未婚青年做好生殖健康教育是降低不孕症发病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的确诊为高血压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高血压社区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卫生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干预方案实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治疗高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收治的180例高龄女性贫血患者,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量表对所有对象进行认知功能和血生化指标的采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轻中度贫血85例(47.2%),重度贫血95例(52.8%),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无认知功能优秀者,认知功能一般28例(15.6%),认知功能差152例(84.4%),对照组中认知功能优秀9例(5%),认知功能一般40例(22.2%),认知功能差131例(72.8%),研究组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显著下降,贫血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显著增加高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作者:李金凤;胡飞;欧阳贤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合并患有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膜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对合并患有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卫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ECG)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84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静脉点滴磷酸肌酸钠0.5g/次,1次/d,两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进行ECG监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66.67%(χ2=7.071,P<0.05),ECG异常率分别为30.95%(13/42)、73.81%(31/42),(χ2=15.46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ST、CK、CK-MB、LDH、cTnI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使心肌酶谱尽快地恢复正常,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冬梅;廖述霞;罗双红;杨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整体护理,更注重给予患者关怀和照顾,用全新的服务方式给患者提供充满亲情的服务[1].稽留流产大多为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胚胎停止发育后,较一般患者对流产的恐惧、紧张情绪更为强烈,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和紧张会造成或加剧其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2].我院通过整体护理干预,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手术应对力.口服米非司酮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为胶原溶解,从而软化宫颈,使绒毛变性,与蜕膜组织粘连松解,更利于手术操作,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慧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黄芪注射液基础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治疗组为95.9%,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梅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