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飞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2组患儿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炎症吸收情况和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能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且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197例择妊娠12~28周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于注药之后口服米非司酮75mg,24h后再次服药75mg,总量150mg.对照组97例单纯经腹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2组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清宫率、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观察组31例(31.0%),对照组68例(7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引产,使引产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减轻,胎盘、胎膜残留减少,清宫率降低及减少产后出血,且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纪兰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含生药4g/ml浸膏的补肾健脾方药为供试品,依40ml/kg的给药量(大给药量)灌胃给药;小鼠每天2次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观察小鼠异常或不良反应、死亡及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果 灌胃给药后未见其他异常或不良反应,无小鼠死亡.处死解剖未见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论 小鼠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此剂量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106.7倍,除给药后有短时间的不适外,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作者:季荣进;李万红;陈高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医院对乳腺手术、疝修补术、甲状腺手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了解医院干预前2011年8~10月和干预后2012年1~3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实施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平均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术前0.5~2h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有所提高,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明显上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有所下降.结论 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田静;钱彦华;方甜甜;鲁常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卫生部马晓伟部长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也不仅是在近期内加强临床护理,更重要的是要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制约护理发展的瓶颈问题上进行探索和试点,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优质护理服务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开展已3年多,各种经验体会报道很多.可综合医院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科在医院多不是重点学科,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乎都处在末位,因此在综合医院不被重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相对滞后.笔者现将在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向阳;唐明莉;徐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门诊注射室的特点是工作量大,病种多,注射室护士每天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加上工作繁忙,护士人力不足,容易造成护理操作中的疏忽,医院感染中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1].为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2012年4~11月我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合格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映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孕产妇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及时给予处理和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生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1].本研究对在我院分娩的7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10%~15%,60岁以上老年人约为18%~23%.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因便秘治疗药物多存在一定副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予自拟旋复四七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临床钙制剂的药学使用.方法 选择处方1900张,其中247张为钙制剂用药处方,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病患者207例,占83.8%,为钙制剂处方主要应用者,以老年人、儿童、孕妇为主,病种以佝偻病、支气管哮喘、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孕妇缺乏为显著.处方不合格21张,占8.5%,其中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不合格8张,碳酸钙D3颗粒不合格13张.结论 对钙制剂的药学特点进行分析,从不同钙制剂的特点、机体利用度、钙的作用方面进行考虑,以选择生物利用度高、优质、含量高的钙制剂合理应用,以全面提高保健和治疗效果,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范维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所缓解,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76.7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杨欣;侯杰荣;侯思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 106例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用药第1天后上腹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用药第7天后上腹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Hp感染,但雷贝拉唑更能快速缓解患者上腹痛症状.
作者:田正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为有效预防结核病的良好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部分城市和社区的人口密度增大,人口流动程度显著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有其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可使儿童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24h后即可行卡介苗接种,但新生儿因个体小、易哭闹而加大了卡介苗接种难度及降低了成功率[1].良好的接种操作可保证接种新生儿获得有效被动免疫.笔者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仕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78例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和女性激素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的肌瘤体积、雌二醇(E2)、孕激素(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作者:熊洁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结果是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进行性的的心功能不全影响生活质量,并有较高的病死率[1].由于心力衰竭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往往用药比较复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让患者花短的时间、少的钱,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荣荣;韩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推注,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10U静脉推注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置入直肠.记录2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第三产程时间为(8.4±2.2)h较对照组(11.2±2.4)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与缩宫素联合应用优于单用缩宫素.
作者:谢美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神经内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优质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 2组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患儿或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儿或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压疮形成1例,口腔感染1例,坠积性肺炎1例,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小儿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改善暴力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暴力精神病患者社会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该院经治疗康复出院的98例暴力精神病患者及家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配数名专业医师、心理医师和护士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在家庭随访或门诊复诊时对患者实施1年期健康教育.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NOSIE量表对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家庭环境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8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比较,除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指标评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IE因子评分比较,治疗后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因子评分明显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暴力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家庭环境及自身生活质量,促其社会功能恢复,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郭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对比研究坎地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76例因单独服用氨氯地平2周后血压仍未降到满意范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原剂量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和试验组38例(原剂量氨氯地平+坎地沙坦),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高安全性高、降压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彦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60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Fresenius F60聚砜膜血液滤过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2组胸腔积液消退50%以及完全消退所需要的治疗时间;完成治疗之后随访18个月,记录第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消退50%所需时间和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9.86±1.64)d、(16.39±3.37)d,对照组为(16.43±3.17)d、(25.81±3.6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胸腔积液完全消退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复发例数为5例(16.7%)、4例(13.3%)、3例(10.0%),对照组为9例(30.0%)、10例(33.3%)、11例(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增加超滤系数可以有效地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
作者:彭善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