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荣;韩强
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所致的眩晕、头昏、头痛、颈部酸麻是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其临床发作时间短,症状消失快,且无特异性,常以中老年人多发,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其定性与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经颅多普勒(TCD)的应用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提供了无创伤性、安全、方便的方法,并且能动态或适时了解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1].本文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门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TCD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艳梅;陈启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发生率为0.4%~4%.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羊水过少的检出率已明显提高.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胎儿窒息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有着重要义.我院自2009年对300余例羊水过少孕妇予产前及产时一系列治疗、监护及指导,保障了孕产妇及围生儿安全.
作者:赵金荣;周爱玲;李萍;关兰荣;张林红;孟宪涛;刘双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临床分期属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84例)除常规化疗外,同步给予艾迪注射液50ml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结果 治疗组食量、体质量、Kaniofsky评分增加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可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磊如;刘华;吕建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辅医护士主要是指经过护理院校学习,未取得护士资格,不能从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工作的护士,安排在非技术岗位.由辅医公司进行招聘和日常管理,实行护理部--护士长--辅医公司三级管理模式.辅医护士在门诊主要从事导诊、分诊工作.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针对中小型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 观察组药费、抗菌药费以及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平均住院天数也相对较短,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相比于对照组也显著减少,处方平均金额与抗菌药应用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使抗菌药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从而使医疗费用减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卫银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3月门诊处方33502张,筛选出含抗菌药物处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相关文献,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2.60%,其中不合格处方为42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5.60%.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略高,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因素多样,医院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行为.
作者: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12月6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458张,占7.63%,其中不规范处方371张,占6.18%;不适宜处方72张,占1.20%;超常处方15张,占0.25%.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规范性存在问题较大,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落实<处方管理办法>.
作者:卢惠敏;郑伟锋;郑琼良;谢翠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含生药4g/ml浸膏的补肾健脾方药为供试品,依40ml/kg的给药量(大给药量)灌胃给药;小鼠每天2次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观察小鼠异常或不良反应、死亡及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果 灌胃给药后未见其他异常或不良反应,无小鼠死亡.处死解剖未见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论 小鼠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此剂量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106.7倍,除给药后有短时间的不适外,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作者:季荣进;李万红;陈高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临床钙制剂的药学使用.方法 选择处方1900张,其中247张为钙制剂用药处方,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病患者207例,占83.8%,为钙制剂处方主要应用者,以老年人、儿童、孕妇为主,病种以佝偻病、支气管哮喘、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孕妇缺乏为显著.处方不合格21张,占8.5%,其中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不合格8张,碳酸钙D3颗粒不合格13张.结论 对钙制剂的药学特点进行分析,从不同钙制剂的特点、机体利用度、钙的作用方面进行考虑,以选择生物利用度高、优质、含量高的钙制剂合理应用,以全面提高保健和治疗效果,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范维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肺栓塞(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与病理生理综合征,为1种涉及心肺循环的临床危重症,已成为国际化医疗保健问题.因其表现复杂、多变,尤其重症者起病凶险,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且临床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在西方国家PE死亡率仅次于肿瘤与心肌梗死居第3位.故如何正确认识该病临床特征并做早期诊断是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属具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酶增多或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为血管内纤溶常用血清学标记物,采用测定D-二聚体作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第1步筛查手段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
作者:舒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丹参类制剂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方面的安全性.方法 144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87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采取丹参类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后对瘫痪肢体运动功能予以<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在住院天数、病死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试验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和早期康复介入安全性高,在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恢复、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降低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茂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前,临床上有使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液用奥美拉唑钠合用出现如混浊、变色等性状改变的现象,笔者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用药建议,以供同行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红丽;王蕾;叶根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老年人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我们对患者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配合工作,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查体,发现问题所在[2].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现对本单位成功抢救1例老年人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抽查2013年门诊5岁以下儿童处方815例,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分类一一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51%,预防用药占1.89%,治疗用药占98.11%.一线用药占70.44%,二线用药占29.56%,无一线+二线联合用药,无三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9.43%,主要表现为给药次数不合理26.67%,给药途径不合理13.33%,疗程不合理20.00%,用药指征不明确占40.00%.结论 医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干性湿疹为皮肤过敏性炎症,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肛周皮肤亦较常发病,致患者阵发性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我院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熊珍膏对肛门干性湿疹患者80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跃;周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初次分娩方式与分娩年龄关系.方法 按年龄设计分18~24岁组、25~31岁组、32~37岁组,从初次分娩资料中各组随机抽取750例,统计其分娩方式.结果 初次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18~24岁组750例,剖宫产分娩率18.00%,阴道分娩率为82.00%;25~31岁组750例,剖宫产分娩率25.07%,阴道分娩率为74.93%;32~37岁组750例,剖宫产分娩率45.07%,阴道分娩率为54.9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初次分娩方式与分娩年龄相关,剖宫产分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阴道分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作者:蒙秋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社会福利院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康复医疗效果.方法 4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康复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自由活动,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专业医学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康复组患者饮食加运动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非常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试验前后只有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血糖水平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荣兵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门诊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文献报道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可占急诊患者的5%~20%,在三级医院甚至可达20%~30%[1].可见于多种内科及外科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胸腔积液、主动脉夹层、肋骨骨折,甚至肋软骨炎也可以出现急性胸痛[2].急性胸痛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甚至有许多疾病都是致命性疾病,一旦诊断或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正确判断胸痛病因,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减少误诊的发生,对于急诊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现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东亮;睢德道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 106例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用药第1天后上腹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用药第7天后上腹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Hp感染,但雷贝拉唑更能快速缓解患者上腹痛症状.
作者:田正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近些年我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特别是卫生部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走上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之路.
作者:陈卫春;杨民;吴桢;邓君曙;陆文瑾;俞峻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