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3年8月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王文化;陈华彪;丁红丽

关键词:抗菌药物, 调查, 合理用药
摘要: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0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作统一表格,点评内容包括:诊断、年龄,药物名称、机型、规格、数量、用法、每次给药次数、溶媒名称,溶媒数量.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氨茶碱负荷量静滴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茶碱负荷量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2组除予相同基础治疗外,对照组予琥珀氢化考的松静滴,治疗组予氨茶碱负荷量静滴.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治疗组喘憋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负荷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惠;高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对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分析

    合理用药是指医务工作者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科学、有效、安全、经济的给药方案,以达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目的.合理用药是医务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由于用药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和不安全性,包括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用药不当不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用药.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处方、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生产的制剂.目前,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和携带方便而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也成为我们研究与探讨的课题.通过对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分析和探讨,以便总结经验与教训,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认为合理使用中成药,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科学的用法用量,规定科学的疗程,避免不必要的合并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2].

    作者:李世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冠心病患者凝血因子Ⅶ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按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5组血浆FⅦ和血脂水平,并对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FⅦ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组FⅦ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FⅦc与对照组比较,SA组FⅦ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OMI组、AMI组中FⅦag较对照组及SA组均显著升高(P<0.01).FⅦa与FⅦc呈正相关,FⅦc与FⅦag呈正相关(P<0.05);FⅦa与FⅦag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患者FⅦ水平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5).SA、UA、OMI组血脂指标与FⅦa、FⅦc、FⅦag无明显相关性(P>0.05);AMI组TG分别与FⅦa、FⅦag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三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与FⅦa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MI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冠心病病程起间接作用.

    作者:余志斌;杨朝晖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骨康胶囊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

    患者,男,56岁,2012年7月5日因重物碾伤致右手指损伤、活动受限入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无手术及输血史.入院查体:T 36.8℃,P 80次/min,R 16次/min,BP 130/80mm Hg(1mm Hg=0.133kPa).意识清,精神倦怠,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黏膜无充血、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压痛扣击痛,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ALT 11U/L,AST 12U/L;X线摄片示:右手未见明显骨折.诊断:右手2、3、4伸指肌腱断裂伴软组织挫伤.

    作者:唐丽鸣;姚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薄层色谱检测枳香和胃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枳香和胃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提取后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枳香和胃胶囊中的黄连、白芍、陈皮3种成分.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方法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对枳香和胃胶囊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张叶青;杜玉波;娄建玲;杜玉苗;宋志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枳香和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枳香和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方法 将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枳香和胃胶囊1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予三九胃泰冲剂1次20g,每天3次.20d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结论 枳香和胃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建玲;刘素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9月进行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血脂变化、动脉斑块形成率和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检测时发现有动脉斑块形成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

    作者:陈红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非孕妇女(正常妇女组)80例,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60例和在我院住院的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100例.对3组患者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PLT)和血小板容积比(PCT)低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早期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郭平凡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血压患者麻醉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血压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ASAⅠ~Ⅲ级,要求术后镇痛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分别在诱导前、手术结束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各50mg,对照组则分别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注,观察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T3)、5min(T4)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PCA按压次数.结果 2组T1、T2和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T4时试验组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仍较T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4时点SBP、DBP、HR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及咽喉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试验组在术后1、6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试验组PCA按压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影响患者的苏醒,并能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梁小女;孙建宏;高亚萍;包天秀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2013年8月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0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作统一表格,点评内容包括:诊断、年龄,药物名称、机型、规格、数量、用法、每次给药次数、溶媒名称,溶媒数量.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化;陈华彪;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对妇科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妇科手术中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对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住院的剖宫产患者386例,随机分成A组196例和B组190例,A组缝合腹部切口筋膜层后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B组常规缝合.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9.49%高于B组的9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部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李素萍;袁超燕;杨年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金匮肾气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作用.方法 选择有联合用药指征的BPH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特拉唑嗪+非那雄胺的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3g,1次/d.结果 观察组完成随访57例,对照组完成随访55例,均无急性尿潴留和前列腺出血情况发生.治疗1个月后2组IPSS、残余尿量和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夜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IPSS和残余尿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在IPSS、残余尿量和夜尿次数方面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特拉唑嗪+非那雄胺联合用药治疗BPH的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能进一步减少夜尿次数和改善临床症状,而对前列腺体积、血睾酮和血雌二醇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陈怀;王少丽;朱慧平;曾灏;颜昭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多爱肤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爱肤敷料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4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性愈合方法;治疗组采用多爱肤敷料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观察2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 52.63 %.结论 多爱肤敷料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愈合疗法.

    作者:汤天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配伍禁忌

    随着医学及药学技术水平提高,新药不断研发并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多数新药在说明书及<318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快捷检索表>中尚未提供相关配伍禁忌说明.笔者在临床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误诊1例

    患儿,女,11岁.7岁时放学后行走出现右足行走不便,轻度足内翻,无疼痛,回家休息后好转,第2天晨起可正常行走上学(家距学校约1000m),但放学后又出现相同症状,曾服用维生素、钙片无效.约6个月后晨起时右足内翻已不能完全缓解.于9岁时在某医院骨科行右足内翻畸形矫正术,减少活动,术后3个月内曾有好转,但以后上述症状又逐渐出现,且左足出现相同症状,并有行走时双下肢僵硬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作者:闫瑞萍;郭瑾;陈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口服用药正确方法分析

    口服作为常用给药方式具有经济、方便且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临床常出现诸多不重视口服用药方法,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病例.笔者总结口服用药正确方法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方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护生临床实习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临床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护生护理实践能力,造就合格的临床实用型人才.通过临床教学,帮助护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减少其未来上岗后差错与事故的发生.但实习中常忽视其安全方面的问题,故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时,应确保教学安全,提出对策.

    作者:孙庆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90例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分析

    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颅内炎症等严重脑部病变可导致继发性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血浆心肌酶活性升高、心力衰竭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1,2].本文对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AH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情况,研究其在发病过程中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作者:程蓓;魏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止血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4%和70%高于对照组的14%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较传统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明星;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各科室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讨论、分析以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12年各科室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及讨论.结果 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为75.90%,使用合格率为97.8%,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亦存在无指征使用、联合应用不合理及用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 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监管力度,并通过培训以规范各科室门诊抗生素应用.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