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研究

马晶;林萍;李雨姝

关键词:老年人, 麻醉, 全身, 麻醉后护理
摘要:目的 讨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患者,在护理期间通过分析总结并结合临床实践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准备必备的急救器材、维持呼吸通畅、防止患者躁动发生、防止意外伤害、维持患者体温恒定、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对于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结果 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制定出恰当的护理方法,患者均顺利度过了苏醒期.结论 对于处于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老年患者采取结合临床实际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顺利苏醒至关重要,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尽快的恢复意识及避免意外的发生,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用焦虑自评表及抑郁自评表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214例,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结果 214例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入院前提高,经放疗治疗后患者的病灶范围均有缩小.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薛骏;才会敏;刘秋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固本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干预效应分析

    目的 分析固本咳喘胶囊干预治疗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 以稳定期COPD患者65例为对象,随机分组,Ⅰ组(35例)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并接受常规治疗,Ⅱ组(30例)患者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感染次数与持续时间、免疫球蛋白变化、肺功能变动.结果 Ⅰ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感染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可以有效减轻病情,防止病情加重,避免患者进入急重期.

    作者:黄素耐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应用引起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3年 2 月的门诊处方266张.并对266张处方中联合应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的处方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其中不良反应情况加以统计,准确记录.结果 联合用药中,含有同种化学成分的处方共97张,其中存在用药风险的处方22张,占22.68%.结论 相关医护人员、药剂师以及患者应加强对药物配伍知识的学习,并对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好其配伍禁忌,防止含有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彭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诊治经验分析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及治愈率.方法 对照组25例,黄连素片联合布洛芬混悬液,黄连素片口服3次/d;观察组50例,黄连素片联合布洛芬混悬液,黄连素片口服4次/d,并增加喜炎平注射液1次/d;分析两组治愈率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为98%,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观察组经验对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及治愈率作用明显,具有一定再研究及应用价值.

    作者:文艺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4-2012年我院妇产科经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1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经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使得切口的愈合更加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兰索拉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反流性食管炎的综合治疗,较单纯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谭立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79例,均行经腹切口手术.结果 79例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吻合器切除圈完整,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平均住院时间为11d.4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反流性食管炎.8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气囊扩张术后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予以胸腔穿刺抽液后康复.1例患者术后5d发生应激性溃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抑酸等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后顺利康复.79例患者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转移72例,其中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68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30例.结论 经腹手术比经胸手术优点多.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根治更彻底,并发症更好,适应证更广.

    作者:杨佐治;康洁;王海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40例)和单纯化疗组(38例),化疗2个周期后依据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用酶联免疫法(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37.5%(15/40)、39.5%(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的IL-2和TNF-α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化疗组IL-2和TNF-α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回生口服液可以促进IL-2和TNF-α的表达以提高患者免疫力,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化疗疗效的作用.

    作者:贾友超;魏亚宁;申红强;付红琴;臧爱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穴位针刺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面瘫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面神经麻痹患者运用穴位针刺联合穴位敷贴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中医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针刺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方案对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显著,治疗中,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中医面瘫的护理质量.

    作者:夏丹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 3组,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感评分.结果 A、B、C 3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拔管时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分、(3.47±0.58)分、(3.68±0.42)分,A、B、C 3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分、(4.56±0.50)分、(4.83±0.53)分,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博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助产士的职业防护

    助产士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职业危害.及时找出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提高产科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潘形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对策,探讨更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力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5例,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评价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改善了采用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结论 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施行精心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减轻紫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恢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

    作者:徐雁;徐金香;郭晓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溃疡性结肠炎内科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内科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48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据临床表现、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结果综合诊断.将确诊患者随机分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中药灌肠;西药组:柳氮磺鞍吡啶(口服)+激素治疗.均维持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做出分析.结果 3个疗程后,西药组总有效率(91.7%)高于中药组(79.2%),西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西药效果显著优于中药.

    作者:黄小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脑肿瘤术后首次放射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术后首次放射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肿瘤患者105例,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105例脑肿瘤患者,完成照射疗程的97例,占92.38%(97/105);中断放射治疗8例,占7.62%(8/105).完成照射中症状完全缓解39例,症状部分缓解55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96.91%.结论 护理人员及时、有效地采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预防脑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谭阳;赵慧;宋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常规进行抗病毒、补液、退热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溶性维生素辅佐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

    作者:胡旭东;龚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佐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1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0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h内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每位患儿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持续时间、肺部中或细湿啰音持续时间、喉部痰鸣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唐玉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发病特点研究

    目的 提高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辨识率.方法 对2009-2013年本院收治的63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冠心病心绞痛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发作特点、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临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作具有高识别率的发病特点为疼痛部位在心前区,疼痛性质为闷痛或压榨性,疼痛程度以中或轻度疼痛为主,疼痛发作特点多为卒痛,疼痛时间大多持续1~5min,疼痛可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或等效品而缓解,疼痛发作频率在大概1~2次/周,多数是由于体力活动而诱发.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辨识率与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发作特点、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密切相关.

    作者:牟宗毅;张茂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喉癌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的感染,1例发生咽瘘.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才会敏;刘秋红;薛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