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蒋博雁

关键词:异丙酚, 芬太尼, 麻醉, 静脉, 吸入
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 3组,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感评分.结果 A、B、C 3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拔管时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分、(3.47±0.58)分、(3.68±0.42)分,A、B、C 3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分、(4.56±0.50)分、(4.83±0.53)分,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喉癌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的感染,1例发生咽瘘.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才会敏;刘秋红;薛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研究建立居民档案与高血压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居民档案与高血压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危急情况的发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诊治,以便达到良好的身体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建立档案前和建立档案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控制情况、服药依从率和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结果 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64.62%(42/65),建立居民档案后血压控制率为95.38%(62/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58.46%(38/65),建立居民档案后治疗率为96.92%(63/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费用控制率为50.77%(33/65),建立居民档案后医疗费用控制率为90.77%(59/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33.85%(22/65),建立居民档案后服药依从率为95.38%(62/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为55.38%(36/65),建立居民档案后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为92.31%(60/65).结论 居民档案在高血压的临床诊疗中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居民档案,能够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危急情况的发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诊治,对我国治疗高血压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春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及迁延期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及迁延期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对慢支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8例慢支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慢支患者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史建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1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较轻,经积极处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完成放疗计划.其中22人表现为轻度紧张,发生率为19.3%;2例出现膀胱炎,发生率为1.8%;2例出现直肠炎,发生率为1.8%;9人出现放射综合征,发生率为7.9%.结论 积极的护理能够显著得提高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扬;赵明星;李冬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治疗组,每组31例.观察患者疗效、预后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好转率为42%,曲美他嗪治疗组为65%,曲美他嗪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有好转,曲美他嗪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常规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2例,心律失常死亡2例,猝死1例,病死率为16.1%.曲美他嗪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2例,心律失常死亡1例,猝死1例,病死率为12.9%.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好,用药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沟通在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总结343例顺产产妇的护理经验,包括产前教育,产时、产后和产妇一系列的有效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安全出院.

    作者:吴韶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以高血压脑出血为典型病例,讨论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钻孔引流术与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脑疝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外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对照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及重、轻度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想治疗率为50.91%,对照组为2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研究组残留血肿>20ml或发生再次出血的患者13例,对照组为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量<60ml,脑疝症状较轻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与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无异,且术后恢复更好.

    作者:张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组口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治疗后24h 收缩压及舒张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及谷峰比值(T/P 值)差异.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平均舒张压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态血压SBP及DBP的T/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DBP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降压效果平稳.

    作者:邹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析糖尿病的药物应用与研究进展

    近年来,糖尿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很多得此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都大幅度下降.全世界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根治,所以很多患该病的患者都要疾病做着艰苦而长期的斗争.其并发症也让人十分痛苦,例如视力损害、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后遗症等.本文以国内相关文献为基础,将目前临床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研制发展新药提供参考.

    作者:朱敏;王海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分析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英;王刚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作为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手术室护士工作时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中.本文对手术室护士的常见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性危害、社会心理因素等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探讨,并对相应的职业危害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需要保持身心平衡及良好的工作状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手术的配合工作,做一名称职的手术室护士.

    作者:张荷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54例,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77例.比较护理结果.结果 心理护理组显效46例(59.74%),有效24例(31.17%),无效7例(9.09%),总有效率90.91%.普通护理组显效31(40.26%),有效23(29.87%),无效23例(29.87%)总有效率70.13%.心理护理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理护理的实施使大多数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摆脱了紧张、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使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在治疗护理中显效的比例和总有效率都有所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宝华;鞠微;宋园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3月我院产科护士5名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助产技能的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该组护士对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另选取5名未进行助产技能培训的产科护士为对照组,该组护士对另外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产前阴道检查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指导和心理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出血量、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可显著提高产科护士的助产护理质量,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4-2012年我院妇产科经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1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经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使得切口的愈合更加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7.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紧张状态达标率为47.5%,观察组心理紧张状态达标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细节护理方案,可对临床治疗与护理质量方面产生良好的促进与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使患者术前出现的压抑、焦虑以及紧张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威群群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2012年度临床收集的51例ADR病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累及器官、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高,有33例,占64.7%,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大于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31.37%;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加强ADR监测、报告、诊断、处理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至关重要.

    作者: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口服伏立康唑片致皮肤疱疹一例护理体会

    伏立康唑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其抗菌谱广,对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及少见的霉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文献报道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和肝胆系统ADR 常见,引发皮肤疱疹较为少见.通过1例口服伏立康唑片致皮肤疱疹病例,讨论皮肤疱疹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陈婧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自制清肺止咳糖浆的临床疗效评定

    目的 对自制清肺止咳糖浆治疗咳嗽病症的治疗效果评定.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均口服自制清肺止咳糖浆,而对照组患者口服川贝止咳糖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治疗剂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大小.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痰湿偏重的患者,如稀痰、白痰,容易咳出的痰以及咳声重浊,咳嗽痰多,舌淡苔白腻,舌质淡红者,治疗之后无明显疗效,且咳嗽加重,病情治疗困难.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清肺止咳糖浆不仅具有良好的清肺、止咳、化痰作用,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心宁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生琴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