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沟通在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吴韶霞

关键词:分娩, 沟通, 心理护理
摘要:总结343例顺产产妇的护理经验,包括产前教育,产时、产后和产妇一系列的有效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安全出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79例,均行经腹切口手术.结果 79例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吻合器切除圈完整,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平均住院时间为11d.4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反流性食管炎.8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气囊扩张术后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予以胸腔穿刺抽液后康复.1例患者术后5d发生应激性溃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抑酸等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后顺利康复.79例患者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转移72例,其中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68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30例.结论 经腹手术比经胸手术优点多.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根治更彻底,并发症更好,适应证更广.

    作者:杨佐治;康洁;王海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

    本文探讨了患儿头皮静脉滴注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穿刺的要点.穿刺前做好充分准备,穿刺时的认真仔细,妥善固定,以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作者:罗和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h、3h及24h时认知功能、意识状态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在拔管1h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高于C组,B组患者拔管后1h、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更平稳,患者苏醒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处理妇产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术后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产科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期间疼痛减轻,围术期感染率减小,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对于妇产科术后疼痛切实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可减轻妇产科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爱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激素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同时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蓓慧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成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预防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的可行措施并分析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个科室,时间为2012年1-6月(前半年)和2012年7-12月(后半年);针对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类型制定可行预防措施,分析实施措施前后半年内的常见不当配伍的总体发生情况(总例数、每天及每科室的发生例数)及各类配伍不当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的总例数、每天及每科室的例数均少于实施前,降低幅度均为63.6%.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类配伍不当的例数均降低,除降低药物疗效外,其余均在60%以上.结论 在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针对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类型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常见不当配伍问题的发生例数,值得在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推广.

    作者:于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 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慢性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0例血吸虫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肝治疗,予以复方益肝灵、各种维生素和清蛋白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GSH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粪便虫卵转阴率、肝生化指标、胆汁酸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粪便虫卵转阴率为87.6%(438/500),对照组的粪便虫卵转阴率为80.0%(400/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胆汁酸水平较对照组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在血、尿、血生化、肾功能和心电图等都在参考范围,观察组中有1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停药后消失.结论 GSH为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保护肝脏细胞;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继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化方式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

    目的 研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化方式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现象实施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到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择期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采用水化治疗对对照组实施治疗;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化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化方式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现象实施防治,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肖达平;韩颖敏;吴鑫洪;刘文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TORCH在育龄妇女中流行的探讨

    目的 通过探讨TORCH在育龄妇女中的流行情况,了解TORCH监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检测血清中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血清学法,对800名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情况进行3a调查.结果 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 单纯疱疹Ⅰ、Ⅱ型(HSV-Ⅰ、HSV-Ⅱ)IgM在3a共检测的育龄妇女800名,平均阳性率分别占21.0%、7.0%、12.3%、4.3%、3.9%.并且表现出四大特点:(1)TORCH在800名育龄妇女中TOX占21.0%,体检与自然流产、死胎、畸胎间关系,P<0.01,有显著性差异;(2)CMV的感染率12.4%,体检与自然流产、死胎、畸胎间的情况,P<0.01,也有显著性差异;(3)感染率RUV为7.0%,HSV-Ⅰ为4.3%,他们的体检组与自然流产、死胎、畸胎间的关系都是P<0.01,都有显著性差异;(4)TORCH5项合并感染的情况普遍存在,合并感染率为7.0%.结论 孕妇感染TORCH的任何一项都易引起自然流产、死胎、畸胎.应积极进行监测和加大TORCH宣传力度,早发现,早干预,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王巧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72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宫颈癌患者,治愈42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 系统、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顺应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鞠微;韩田雪;宋园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吻合器痔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环切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7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痊愈35例(40.22%),好转26例(29.89%),无效26例(29.89%),总有效率为70.11%.治疗组痊愈53例(59.77%),好转26(29.89%),无效8(10.34%),总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外剥内扎术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明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丹栀逍遥散联合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P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结果 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2.86%,对照组分别为60.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栀逍遥散联合小剂量文拉法辛可明显改善P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冉晓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为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情况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线索和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02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1配比的方法,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非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观察分娩后产妇的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脐带异常、羊水过少、第二产程延长、高危妊娠、早产、过期妊娠、急产、胎盘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90.0%(241/267),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4.6%(3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又可导致或进一步加剧新生儿窒息.根据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产前预测,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和时机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可降低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科学性,本研究就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成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15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成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各个科室在使用抗生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剂量、用量不当,给药方式不当,药物使用时间不当,滥用药物.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原则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其病因复杂,目前比较明确的有遗传因素、解剖畸形、免疫因素、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等,有近50%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现将近期国内外关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因素整理如下.

    作者:李洋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利多卡因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84例,研究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术中血压、脉搏、呼吸等都比较稳定,但也有患者血压出现了波动,在进行处理后也能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麻醉无关.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说,要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出血量以及各器官的功能状况等选择是否进行手术,术前要进行一定的补液,扩充血容量,而且要根据患者休克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两种麻醉均能很好保证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功能状况造成太大的影响,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

    作者:黄旭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 3组,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感评分.结果 A、B、C 3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拔管时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分、(3.47±0.58)分、(3.68±0.42)分,A、B、C 3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分、(4.56±0.50)分、(4.83±0.53)分,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博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治的180例老年便秘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时给予A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B组患者服用硫酸镁溶液;C组患者服用甘露醇溶液,对3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的满意度为95.00%;B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76.67%;C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61.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能够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提高患者对肠道清洁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天明;唐明瑞;李静;周孟如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研究建立居民档案与高血压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居民档案与高血压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危急情况的发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诊治,以便达到良好的身体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建立档案前和建立档案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控制情况、服药依从率和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结果 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64.62%(42/65),建立居民档案后血压控制率为95.38%(62/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58.46%(38/65),建立居民档案后治疗率为96.92%(63/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费用控制率为50.77%(33/65),建立居民档案后医疗费用控制率为90.77%(59/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33.85%(22/65),建立居民档案后服药依从率为95.38%(62/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为55.38%(36/65),建立居民档案后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为92.31%(60/65).结论 居民档案在高血压的临床诊疗中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居民档案,能够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危急情况的发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诊治,对我国治疗高血压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春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