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研究

周丽萌;曹春阳;杨曼娜

关键词:紫杉醇, 顺铂, 卵巢肿瘤,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方法,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1例卵巢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无患者因毒副作用而终止治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入院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加速卵巢癌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激素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同时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蓓慧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固本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干预效应分析

    目的 分析固本咳喘胶囊干预治疗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 以稳定期COPD患者65例为对象,随机分组,Ⅰ组(35例)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并接受常规治疗,Ⅱ组(30例)患者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感染次数与持续时间、免疫球蛋白变化、肺功能变动.结果 Ⅰ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感染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可以有效减轻病情,防止病情加重,避免患者进入急重期.

    作者:黄素耐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常规进行抗病毒、补液、退热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溶性维生素辅佐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

    作者:胡旭东;龚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院2011年7-12月和2012年7-12月的麻醉药品的品种、规格、使用次数、使用频率和各科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该院共有4782例手术,2012年共有5215例手术,2012年的手术量比2011年增加了9%.2012年所用麻醉药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2种,即布桂嗪和瑞芬太尼.2011年所用麻醉药品主要以0.1mg芬太尼为主,占66.23%,2012年降至42.08%,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氯胺酮的用量变化不大.该院开展的手术外科手术多,其次是骨科,第3位是妇科.外科手术中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使用多,骨科手术中使用哌替啶多,妇科手术中使用芬太尼和哌替啶较多.结论 芬太尼仍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品,瑞芬太尼呈逐年上升趋势,麻醉师根据药品的适应证、作用特点、安全性等为患者合理选用药品,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滕凌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异丙托臭铵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静脉滴注等一般性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的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总疗程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心悸3例,口干1例,震颤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心悸4例,胃部不适3例,震颤1例.经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均得到缓解.结论 异丙托溴铵溶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的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便于操作,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家其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AA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于急诊治疗的76例AAI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呼吸、体温恢复时间和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4.2%,观察组为97.4%,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AI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积极辅助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国岭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研究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正常妊娠产妇40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原因及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例数、潜伏期延长例数、活跃期停滞例数、子宫收缩乏力例数、胎膜早破例数、产后出血量多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尽可能降低危险的发生率,优质的护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赵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跟踪治疗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下降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燕;顾月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抚触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做术前准备,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治疗方面的沟通;抚触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为88.52%,对照组为54.10%.两组比较,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全麻围术期的眼科疾病患儿施加抚触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抚触护理可以给患儿带来感情支持,在住院期间保持佳的自然状态,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作者:占梦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用药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的用药情况和分布,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每个月各20份呼吸内科门诊处方,共240张.以抗感染药处方为依据,对患者使用各类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用药费用、联合应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张处方中,抗感染药处方共193张,占80.42%;单用处方155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80.31%;二联处方31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16.62%;三联处方7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3.63%.根据处方显示,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结论 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够降低感染和炎性反应的发生率,虽然有个别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但全年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赵万泼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尿外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26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泌尿系结石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6个月后随访复查,对照组其结石复发8例,复发率6.01%;观察组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2.26%.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毛翠兰;鲁忠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两者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血糖增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血糖增高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 3组,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感评分.结果 A、B、C 3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拔管时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分、(3.47±0.58)分、(3.68±0.42)分,A、B、C 3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分、(4.56±0.50)分、(4.83±0.53)分,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博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实施分组护理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后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124名护理人员(6个病区),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基础性护理、治疗性护理、应急性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上,实施后均较实施前分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和分层级护理实施前,患者总满意率为83.0%;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为95.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可明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建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INSURE技术用于预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引起的,以早产儿多见,患儿多在出生后的数小时内,出现青紫、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病理上往往会出现肺透明膜(HMD).研究发现,其多因感染、剖宫产或孕期糖尿病等因素导致PS先天性缺乏所致[1].有学者报道,治疗过程中如护理不当,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使疗效降低[2].我科于2011-2012年对生后不久或刚出现呼吸窘迫的患儿采用INSURE技术[气管插管-滴入PS-拔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慧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8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哮喘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90%(18/20)高于对照组依从率7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更有针对性,能够显著提高呼吸内科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滕道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主管护师参加轮转夜班总查房管理初探

    目的 探讨主管护师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方法 制定护理夜班查房质量检查评分标准,检查组人员由护士长、护理专业组长及主管护师组成,每个检查组2人,每周2次对医院全部护士站夜班进行查房评分,分析主管护师参加总查房的作用.结果 通过3年实践,主管护师参加夜班总查房对医院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护理奖惩制度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结论 充分调动主管护师积极性,参与管理,对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管理和工作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作者:何丽芬;朱春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79例,均行经腹切口手术.结果 79例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吻合器切除圈完整,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平均住院时间为11d.4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反流性食管炎.8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气囊扩张术后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予以胸腔穿刺抽液后康复.1例患者术后5d发生应激性溃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抑酸等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后顺利康复.79例患者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转移72例,其中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68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30例.结论 经腹手术比经胸手术优点多.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根治更彻底,并发症更好,适应证更广.

    作者:杨佐治;康洁;王海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3月我院产科护士5名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助产技能的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该组护士对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另选取5名未进行助产技能培训的产科护士为对照组,该组护士对另外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产前阴道检查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指导和心理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出血量、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可显著提高产科护士的助产护理质量,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