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道梅
目的 探讨主管护师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方法 制定护理夜班查房质量检查评分标准,检查组人员由护士长、护理专业组长及主管护师组成,每个检查组2人,每周2次对医院全部护士站夜班进行查房评分,分析主管护师参加总查房的作用.结果 通过3年实践,主管护师参加夜班总查房对医院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护理奖惩制度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结论 充分调动主管护师积极性,参与管理,对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管理和工作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作者:何丽芬;朱春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为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情况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线索和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02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1配比的方法,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非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观察分娩后产妇的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脐带异常、羊水过少、第二产程延长、高危妊娠、早产、过期妊娠、急产、胎盘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90.0%(241/267),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4.6%(3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又可导致或进一步加剧新生儿窒息.根据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产前预测,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和时机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可降低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护理人员对2011年5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48例肝癌患者认真观察其病情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48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成功后,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胃肠道反应12例,术后发热和疼痛2例,术后急性尿潴留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护理人员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症状全部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护理人员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修;刘颖;陈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长期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接受小剂量长期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24h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24h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结论 小剂量长期阿奇霉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袁法常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对自制清肺止咳糖浆治疗咳嗽病症的治疗效果评定.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均口服自制清肺止咳糖浆,而对照组患者口服川贝止咳糖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治疗剂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大小.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痰湿偏重的患者,如稀痰、白痰,容易咳出的痰以及咳声重浊,咳嗽痰多,舌淡苔白腻,舌质淡红者,治疗之后无明显疗效,且咳嗽加重,病情治疗困难.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清肺止咳糖浆不仅具有良好的清肺、止咳、化痰作用,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GICU)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GICU于2010-2012年收治的患者1023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内,每年G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CU患者院内感染中,感染率高的是脑出血,其次是脑梗死、重型颅脑损伤.G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和血液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对院内感染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并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是提高GICU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唐安艳;谢志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探讨各种护理鼻咽癌的技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02例,护理人员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的完成放射治疗.结果 102例鼻咽癌患者,显效59例,有效3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18%.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明星;李冬洁;高扬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我院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的用药情况和分布,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每个月各20份呼吸内科门诊处方,共240张.以抗感染药处方为依据,对患者使用各类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用药费用、联合应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0张处方中,抗感染药处方共193张,占80.42%;单用处方155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80.31%;二联处方31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16.62%;三联处方7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3.63%.根据处方显示,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结论 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够降低感染和炎性反应的发生率,虽然有个别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但全年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赵万泼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50名鼻咽癌患者,观察患者化疗后进行口腔、饮食和心理等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无0级表现患者;Ⅰ级表现15例,占30.0%;Ⅱ级表现32例,占64.0%;Ⅲ级表现3例,占6.0%;无Ⅳ级表现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4.0%(47/50).结论 对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患者,应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奚亚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84例,研究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术中血压、脉搏、呼吸等都比较稳定,但也有患者血压出现了波动,在进行处理后也能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麻醉无关.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说,要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出血量以及各器官的功能状况等选择是否进行手术,术前要进行一定的补液,扩充血容量,而且要根据患者休克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两种麻醉均能很好保证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功能状况造成太大的影响,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
作者:黄旭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与CT影像资料.研究时通过随访获取患者的临床与CT影像资料,对患者临床与CT影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Ⅱ型患者例数多于Ⅰ型和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CT检查可以对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做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克林;董武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和恰当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36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恰当的药物疗法以及对出院患者的正确指导等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6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全部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2d,在院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细心恰当的术后护理对于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曼娜;曹春阳;周丽萌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尿道损伤原因及防治.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医源性尿道损伤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自愈并自行排尿19例,长期膀胱造瘘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创口感染发生.结论 分析医源性尿道损伤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治,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桂林;李志华;方亮;方正宇;计胜水 刊期: 2013年第36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从证舌脉表现及中医病因病机角度论证从心脾两虚角度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原因,并举例论述运用归脾汤取得的效果.终得出运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但仍需今后进一步论证.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两者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血糖增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血糖增高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及迁延期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对慢支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8例慢支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慢支患者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史建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头面部皮肤癌患者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障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面部皮肤癌患者124例,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 124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焦虑、抑郁和悲观等不良情绪明显得到缓解,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皮肤癌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护理人员的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慧;谭阳;宋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1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0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h内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每位患儿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持续时间、肺部中或细湿啰音持续时间、喉部痰鸣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唐玉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危重症患者急救时行气管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3例急救时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用气管切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切开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救的危重症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满意程度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分析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英;王刚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