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研究

龚建华

关键词:煎药法, 现代自动煎药机, 浸出率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1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眼科患者9例,内科患者17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服用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的两种方法制出的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所煎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观察组治愈率为96.15%(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5%以上,但在药物煎出率中,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高,可以作为药剂的质量指标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采取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2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同时行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予以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与对照组,观察组未见死亡患者,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为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采取护理配合,利于手术整体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春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探讨喉癌根治术后针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根治术患者68例,在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5例出现感染,发生率为7.35%,且感染程度较轻,经治疗后恢复.结论 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喉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秋红;薛骏;才会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兰索拉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反流性食管炎的综合治疗,较单纯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谭立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固本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干预效应分析

    目的 分析固本咳喘胶囊干预治疗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 以稳定期COPD患者65例为对象,随机分组,Ⅰ组(35例)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并接受常规治疗,Ⅱ组(30例)患者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感染次数与持续时间、免疫球蛋白变化、肺功能变动.结果 Ⅰ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感染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可以有效减轻病情,防止病情加重,避免患者进入急重期.

    作者:黄素耐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护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救护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与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6例急诊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6例急诊危重患者包括男851例,女415例,男女比约为2:1,年龄8~87岁,平均(51.4±11.8)岁,患者年龄以中高龄为主.急诊患者疾病类型排列前5名的分别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各种外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各种中毒事件等.1266例急诊危重患者中共发生死亡91例,总体死亡率为7.19%.结论 根据急诊危重患者的就诊特点与规律开展救护工作,对提高抢救成功率与降低死亡率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谢志军;唐安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的回顾性的分析,对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120例患者在接受积极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后,痊愈65例,占54.17%;病情得到改善和控制48例,占40.00%;死亡7例,死亡率为5.80%,4例患者由于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后死亡;2例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后死亡;1例患者因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 慢性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并且在诊断过程中极容易被原发病的相关症状所遮盖,因此及时给予患者CT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志杨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72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宫颈癌患者,治愈42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 系统、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顺应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鞠微;韩田雪;宋园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79例,均行经腹切口手术.结果 79例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吻合器切除圈完整,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平均住院时间为11d.4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反流性食管炎.8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气囊扩张术后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予以胸腔穿刺抽液后康复.1例患者术后5d发生应激性溃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抑酸等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后顺利康复.79例患者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转移72例,其中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68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30例.结论 经腹手术比经胸手术优点多.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根治更彻底,并发症更好,适应证更广.

    作者:杨佐治;康洁;王海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AA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于急诊治疗的76例AAI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呼吸、体温恢复时间和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4.2%,观察组为97.4%,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AI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积极辅助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国岭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h、3h及24h时认知功能、意识状态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在拔管1h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高于C组,B组患者拔管后1h、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更平稳,患者苏醒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治疗妊娠期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妊娠期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28例妊娠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控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85.7%,对照组患者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治疗妊娠期哮喘有效提高了临床控制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毅峰;黎妙妮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细节管理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我科应用细节管理在医院管理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中,护理文化的建设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保障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关注细节、建立良好的护理文化,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地提升护理队伍的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刘晓鸿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治疗组,每组31例.观察患者疗效、预后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好转率为42%,曲美他嗪治疗组为65%,曲美他嗪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有好转,曲美他嗪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常规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2例,心律失常死亡2例,猝死1例,病死率为16.1%.曲美他嗪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2例,心律失常死亡1例,猝死1例,病死率为12.9%.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好,用药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老年无痛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P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PMI(A组)37例,典型胸痛组(B组)53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B组胸痛、心悸的发生率较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闷、气短发生率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78.4%和70.3%;B组分别为35.8%和41.5%,A组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PMI的临床表现隐匿,不典型,合并症多,就诊时间晚,病死率高.应提高对老年人PMI的认识,及时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刘中香;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应激反应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手术时采用雷米芬太尼,研究组手术时采用同等雷米芬太尼联合七氟烷.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刻应激反应的控制情况.结果 术中及术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血糖稳定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七氟烷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年患者神经兴奋状况,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提高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徐小凌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以患者的就诊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运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的方式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付伟;胡小娟;蔡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分析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英;王刚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关于医院药剂科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本文阐述了在医院药剂科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分析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急诊管理、药房管理和药库管理中的应用,以期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作者:朱建洪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水溶性维生素辅佐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常规进行抗病毒、补液、退热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溶性维生素辅佐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

    作者:胡旭东;龚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放射治疗鼻咽癌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探讨各种护理鼻咽癌的技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02例,护理人员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的完成放射治疗.结果 102例鼻咽癌患者,显效59例,有效3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18%.结论 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明星;李冬洁;高扬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