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杨恩兵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 心律失常, Q-T间期, 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
摘要:药物诱发性心律失常,以抗心律失常药引起为常见,但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近年来报道的引起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令人瞩目,虽然相对少见,然而一旦发生,后果多较严重.当发生TdP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晕厥、抽搐,严重时可导致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1、2].本文就抗感染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和TdP的机制、危险因素、相关的抗感染药物、预防和治疗等作一综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急性肾绞痛体会

    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主要病因是输尿管结石等各种原因导致输尿管梗阻,临床经解痉、镇痛治疗后多可好转,但对于病因未解除的疼痛反复发作,此时治疗病因、解除梗阻是缓解症状的根本措施.我院采用急诊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者17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广平;陈勇;庞晓军;包华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治疗6周后检测比较2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各血清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缺血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血清指标治疗前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显著,同时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秦娴;杨政杰;全文超;陈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脊髓损伤患者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综合治疗分析

    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带来的问题往往是棘手的,甚至是致命的.由于排尿障碍,多数进入康复科的患者都在进行留置导尿,而膀胱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相当多的患者膀胱感染反复发生,难以控制.我科在处理SCI患者顽固膀胱感染及神经源性膀胱方面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凭;赵萌萌;厉翠珍;李敏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Barrett食管研究进展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远端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肠化的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腺癌的发生与BE有直接关系,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研究发现,食管末端的腺癌几乎均起源于BE,而40%的贲门癌与BE有关.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的严重并发症.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斌;陈新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患,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我科对2005-2010年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6例评估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大大提供.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兰;许琳;聂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筛查和预防药物应用的护理

    早在1986年,国外就有学者建议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大量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表明,预防措施可使静脉血栓栓塞导致的病死率显著下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肺栓塞的发生,但由于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发生率低,因此大多数研究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为研究内容[1].有研究显示,由于大部分周围型血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73.1%,同时无DVT患者中仍有9.8%出现了DVT的症状[2].因此,笔者认为对DVT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劲梅;吴丹红;张兆钰;刘丽娜;马玥;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安宝)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方法 先兆早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安宝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药物的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延长孕龄时间、孕足月分娩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56.7%,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延长孕龄时间长于对照组,足月分娩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安宝是防治早产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邓雪冰;陈珉媛;李珊;黄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7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分离(AD)是由于主动脉中层滋养血管的破裂,即随着管壁内血肿的形成,局部出血,然后继发内膜破裂,造成内膜撕裂.AD可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预后凶险.临床尽快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本文误诊7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刘红艳;赵凤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氯吡格雷(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NSTEMI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波立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1.1%,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立维联合阿死匹林肠溶片治疗NSTEMI,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杨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包填塞1例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内可危及患者生命.近日,我科收治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包填塞患者1例,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2例体会

    笔者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均符合<内科学>[1]中的1~2级高血压病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26~73岁;病程6个月~43年;除外高血压病Ⅲ期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或头胀痛,或口苦,或面红耳赤,或急躁易怒,脉弦等,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3.3%均高于对照组的60.0%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小以及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情况.方法 以PA ATCC27853标准菌株进行质控.培养基为MH培养基,对57株PA进行分析.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标本主要来自呼吸科、神经外科、骨科、门诊部.检出标本分别为痰和支气管吸出物及咽拭子、创口分泌物、中段尿.易感因素有高龄、疾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57株PA中有40株(70.2%)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PA院内感染较常见,临床应予以防治.

    作者:洪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体会

    我国卫生部在200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医院应在实施预防标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工作人员接触传染源的可能性大,常暴露于多种危险之中.因此,手术室实施好标准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赵兵;张涛;窦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胃黏膜缺血、胃酸过多有关,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渗血等,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1].

    作者:康海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科手术后钾代谢失衡的治疗和护理

    我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手术后出现钾代谢失衡患者共56例,其中低钾血症51例,高钾血症5例,均在术后进行严密观察,积极纠正,维持了术后患者的电解质平衡,现将钾代谢失衡的病因及相关的预防、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传染病上报工作体会

    传染病的控制,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利用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医院传染病的上报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及人民的重视.做好基层医院的传染病上报,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兰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1].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易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127例临床观察

    甘露醇属多醇单糖,过饱和溶液,有甜味,临床上主要用于利尿、脫水、降颅压、肠道准备等[1].笔者采用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至今我院便秘患者127例,男68例,女59例;成人92例,儿童35例;平均年龄(35±32)岁;单纯性便秘37例,感冒引起消化不良62例,腹部手术后遗症25例,其他3例.因甘露醇致腹泻时腹泻多为喷射状且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甚至虚脱休克,故排除以下病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3岁以下小儿;年老体弱者;心脏病患者.

    作者:龙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用药浪费现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笔者通过了解护理用药情况,对临床用药浪费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0年10~12月于上午护理工作高峰阶段,3次随机抽查门诊、内科、外科、妇科等9个科室当日废弃的空药瓶及空液体瓶,跟踪观察护士配药、注射、输液、更换液体及拔针过程.

    作者:陈爱国;赵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