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127例临床观察

龙兴华

关键词:甘露醇, 口服, 便秘, 疗效
摘要:甘露醇属多醇单糖,过饱和溶液,有甜味,临床上主要用于利尿、脫水、降颅压、肠道准备等[1].笔者采用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至今我院便秘患者127例,男68例,女59例;成人92例,儿童35例;平均年龄(35±32)岁;单纯性便秘37例,感冒引起消化不良62例,腹部手术后遗症25例,其他3例.因甘露醇致腹泻时腹泻多为喷射状且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甚至虚脱休克,故排除以下病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3岁以下小儿;年老体弱者;心脏病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沟肠杆菌74株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用VITEK-32GNI+鉴定卡,药敏用GNS121卡和KB法.结果 从2901份标本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74株(2.55%),主要来源于肺部感染者的痰液标本,其次是创面分泌物;以呼吸内科分离率为高,重症医学科(ICU)次之;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耐药率高.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侵犯呼吸科与ICU住院患者,原有基础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引发呼吸道感染、术后感染、外伤性颅内感染与下泌尿道感染.

    作者:楚文瑛;潘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胃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2组的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 研究组溃疡总愈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94.3%、94.3%高于对照组的77.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安宝)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方法 先兆早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安宝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药物的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延长孕龄时间、孕足月分娩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56.7%,起效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延长孕龄时间长于对照组,足月分娩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安宝是防治早产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邓雪冰;陈珉媛;李珊;黄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普通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手术中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方法 调查分析我院43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联合用药等情况,观察切口感染率.结果 使用的抗生素涉及11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居首位.43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11例(2.56%),整个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单纯在术中应用抗生素的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未联用药感染率更高.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贺泽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眼结膜缝线自行脱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眼科手术结膜良好闭合,除了烧灼,结膜缝线是永不可代替,如大切口手术、外伤引起的眼表大片缺损等.盲目追求无缝线,只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特别是在不够发达地区,患者知识水平低下、术后护理意识不够.因此,结膜缝线也许会给患者带来短暂不适,但也是患者好的术后切口恢复保障,是保证手术成功佳手段.自行脱落的眼结膜缝线本是切口愈合良好表现,但由于护理工作疏忽、缺乏沟通、患者的无知而造成恐慌心理,或因过早出现结膜缝线脱落而造成术后不良反应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早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增进医患关系.笔者现将结膜缝线自行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梁忠梅;莫贻娟;龙翠娟;苏全瑞;刘小玲;甘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尿失禁疗效观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为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正常状态下无漏尿),而非逼尿肌收缩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压力引起.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文采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产后SUI患者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谢佳;武子先;刘立伟;杨俊红;赵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屏障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对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如果不正确掌握设备的原理性能或者使用管理不当,将会给患者和使用人员带来各种风险和隐患.医疗设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信誉以及经济效益.

    作者:刘福臣;王飞;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2例体会

    笔者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均符合<内科学>[1]中的1~2级高血压病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26~73岁;病程6个月~43年;除外高血压病Ⅲ期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或头胀痛,或口苦,或面红耳赤,或急躁易怒,脉弦等,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恩必普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恩必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NKI、VIP、CBM、PubMed等数据库,对公开发表的恩必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运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恩必普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必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但由于纳入研究数目较少,上述结论需谨慎对待,期待日后有高质量、长期、大样本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作者:项婧;陈月;冯婉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夏仕意;张俊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迟发型神经病康复1例护理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剂,对人畜毒害大.急性中毒者经积极治疗后无后遗症,小部分重度中毒者可出现迟发性神经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因非胆碱酯酶受抑制所引起,是一种中毒后变态反应性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1],临床表现为患者四肢远端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改变,运动功能下降,呈迟缓性对称性瘫痪,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9年我科收治1例敌敌畏中毒后致四肢远端神经受损患者,经综合治疗及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俊贞;张星;冉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固体分散技术对中药制剂的影响探析

    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制备制剂时将固体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固体分散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能够显著地增加难溶药物的溶出,还可根据需要制备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制剂.丸、散、膏、汤等是中药传统剂型,由于服用剂量大、吸收差等缺点已大大制约了中药的临床应用.固体分散体是一种中间剂型,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微丸、滴丸、软膏及栓剂等.该技术不仅可以增加传统中药剂型的种类,便于患者服用,又可开发剂量小、生物利用度高的控释、缓释制剂,因而对中药制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波;孙志海;马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1].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易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我院收治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8岁,孕33周,孕3产1,主因第二胎孕8+个月,腹痛6h,检查发现胎死宫内1h入院.孕妇6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无阴道出血及流液,于我市一三甲级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示:胎死宫内.胎盘下缘异常回声团块,大小为14.3cm×11.0cm,考虑为胎盘早剥,建议住院,就诊于我院.患者曾于2004年11月份妊娠6+个月时因妊娠高血压症引产1次.

    作者:武子先;谢佳;张立敬;郑瑞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士综合素质是护患沟通的基石

    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素养、疾病性质和疾病过程的差异,加强护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护患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护士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及技巧.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患之间的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是护患沟通的基石[1].

    作者:朱元元;国俊;杨松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1例临床护理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并发房颤,同时合并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为重度黄疸,目前国内外均少有报道,临床诊治困难,护理难度大.2010年8月我科成功诊治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毛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ICU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等,因此加强ICU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ICU基本为封闭式管理,家属定时探视,除治疗护理工作外,患者的生活护理也由护士完成.ICU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现将ICU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季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9月份门诊处方5218张,从中选取含有抗感染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8张处方中,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1448张占27.75%,其中抗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单联为主;抗感染药物处方多的是儿科,其次是五官科、内科、外科、妇科等;从药物种类来看,头孢菌素类应用多,以下依次为抗病毒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结论 该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药学人员应主动深入临床,向临床医师介绍合理用药知识和新药学动态,互相探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益观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与经济效益.方法 将胆总管结石患者263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一期缝合组132例和T管引流组1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输液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一期缝合组术后输液量、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76%,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的45.80%,且术后切口感染和胆漏的发生率分别为3.79%、4.55%,低于T管引流组的9.92%、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优于T管引流,且无T管引流相关并发症之虞,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何普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84例按就诊次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康复新液治疗.治疗5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抗感颗粒、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