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沟肠杆菌74株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楚文瑛;潘铭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 分布, 院内感染, 药敏实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用VITEK-32GNI+鉴定卡,药敏用GNS121卡和KB法.结果 从2901份标本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74株(2.55%),主要来源于肺部感染者的痰液标本,其次是创面分泌物;以呼吸内科分离率为高,重症医学科(ICU)次之;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耐药率高.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侵犯呼吸科与ICU住院患者,原有基础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引发呼吸道感染、术后感染、外伤性颅内感染与下泌尿道感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例心电图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发作时常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心律失常是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影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加强对其急性加重期心电图的研究,及时针对性治疗对改善其预后非常重要.笔者对我院2007年期间5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桦;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在医疗过程中实践《弟子规》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1],医院是面向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医患关系的和谐在当前已经成为各种社会关系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依据孔子的儒家思想编写的影响较大的蒙学课本,其中许多德育思想对当代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议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笔者通过对<弟子规>的解读,在医疗过程中实践运用<弟子规>做一可行性的解读.

    作者:朱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蜂胶溶液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分析

    我院1988年4月-1990年12月应用蜂胶溶液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病程6月~15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24例,复合溃疡10例.5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均经胃镜证实.排除出血、幽门梗阻并发症者.

    作者:张继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与治疗

    妇科急腹症包括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子宫穿孔、输卵管卵巢脓肿、妊娠合并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病情急,现将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立敬;胡晓丽;郑瑞利;马文巧;武子先;杨俊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鼻内镜手术是耳鼻喉科近年来开展的新型微创手术.术后需填塞压迫止血,因其部位的特殊性,常引起患者肿胀疼痛、呼吸、睡眠改变等不适症状.而良好的护理配合和措施可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是提高鼻内镜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1].笔者现将鼻内镜手术患者79例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郑琼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包填塞1例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内可危及患者生命.近日,我科收治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包填塞患者1例,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1].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易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思路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药学人员的工作范围不再仅限于药房,而要直接深入病房,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担当药物治疗参谋,提供与药物相关的有责任的药学服务[1].然而,面向临床,如何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如何有效地开展临床药学实践,是每位临床药师关注的重点.笔者根据自己近年的临床药学工作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应具备的素质和临床药学工作的思路.

    作者:祁峰;张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筛查和预防药物应用的护理

    早在1986年,国外就有学者建议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大量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表明,预防措施可使静脉血栓栓塞导致的病死率显著下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肺栓塞的发生,但由于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发生率低,因此大多数研究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为研究内容[1].有研究显示,由于大部分周围型血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73.1%,同时无DVT患者中仍有9.8%出现了DVT的症状[2].因此,笔者认为对DVT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劲梅;吴丹红;张兆钰;刘丽娜;马玥;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体会

    我国卫生部在200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医院应在实施预防标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工作人员接触传染源的可能性大,常暴露于多种危险之中.因此,手术室实施好标准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赵兵;张涛;窦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极少见类型,占妊娠数的1∶ 18000~1∶ 2500,占异位妊娠数的1∶ 100~1∶ 50[1],即孕卵在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由于宫颈组织含有15%的平滑肌组织,收缩力差,应用宫缩剂无效,若不及时诊断或误诊为先兆流产或不可避免流产而行刮宫术时,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剖宫产分娩的增加,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发生率有所上升.近10年,由于有了彩色超声的辅助诊断,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定量测定,药物治疗及动脉栓塞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大改观.

    作者:吴春华;崔占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我院收治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8岁,孕33周,孕3产1,主因第二胎孕8+个月,腹痛6h,检查发现胎死宫内1h入院.孕妇6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痛,无阴道出血及流液,于我市一三甲级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示:胎死宫内.胎盘下缘异常回声团块,大小为14.3cm×11.0cm,考虑为胎盘早剥,建议住院,就诊于我院.患者曾于2004年11月份妊娠6+个月时因妊娠高血压症引产1次.

    作者:武子先;谢佳;张立敬;郑瑞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剂量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 2组各时间段体温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和脱水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少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夏仕意;张俊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香丹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致高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67岁,主因眩晕3d,于2011年9月14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2℃,P 72次/min,R 18次/min,BP 145/75mm Hg,神志清楚,听诊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异常.入院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右大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基底动脉痉挛样改变;颈椎X线片示:颈椎骨质增生改变.入院诊断:(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2)脑动脉供血不足.即予: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产品批号M11051210)、香丹注射液30ml(10ml×3支,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0404)混合静脉滴注治疗.

    作者:黄泽晖;吴颂良;王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及降低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剖宮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当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在5%~20%,而这些国家的孕产妇病死率和婴儿病死率居世界低水平.我国剖宫产率接近50%.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剖宫产率已经严重违背了医学科学和自然规律,且关系到母婴健康.

    作者:郑瑞利;刘立伟;籍霞;贾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胃黏膜缺血、胃酸过多有关,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渗血等,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1].

    作者:康海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0年1~12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病历160份,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静脉给药109份(68.1%),口服用药37份(23.1%),眼部用药14份(8.8%);药物单用73份(45.6),联合用药87份(54.4);其中不合理用药有52份(32.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须引起临床重视,加强管理.

    作者:黄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注射器抽吸药液手法的研究进展

    用注射器抽吸安瓿中药液是临床护士使用多的操作方法,抽吸药液过程中持安瓿和注射器方法直接影响配药速度和配药安全.护士在配制药液过程中,如果抽吸药液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药液的污染.近年来,国内同行为避免药液污染,对抽吸药液时注射器握持手法,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刘彦荣;郭月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羟基磷灰石与固体硅胶在鞍鼻整形中联合应用

    近几年来,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采用微粒型羟基磷灰石(PHAB)充填鼻根及鼻梁部,鼻尖及鼻小柱采用固体硅胶联合完成隆鼻,取2种材料为优,逆补单一隆鼻术后效果的不足,使鞍鼻患者得以改善,且效果自然、逼真,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友明;吴娟;汪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