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先;谢佳;张立敬;郑瑞利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胃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2组的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 研究组溃疡总愈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94.3%、94.3%高于对照组的77.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几年来,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采用微粒型羟基磷灰石(PHAB)充填鼻根及鼻梁部,鼻尖及鼻小柱采用固体硅胶联合完成隆鼻,取2种材料为优,逆补单一隆鼻术后效果的不足,使鞍鼻患者得以改善,且效果自然、逼真,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友明;吴娟;汪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输卵管梗阻是女性不孕因素中常见的一种,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国内外采用辅助生育技术和输卵管通液、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获得一定疗效,但费用高、疗效差,难以推广.我院自2008年开始对确诊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患,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我科对2005-2010年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6例评估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给予实施,使患者得到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大大提供.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兰;许琳;聂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恩必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NKI、VIP、CBM、PubMed等数据库,对公开发表的恩必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运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恩必普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必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但由于纳入研究数目较少,上述结论需谨慎对待,期待日后有高质量、长期、大样本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作者:项婧;陈月;冯婉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 对该院100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76例(76%),未规律20例(20%),自觉血压正常后自行停药4例(4%).其中单用复方制剂12例(1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32例(32%),联用2种药物40例(40%),联用3种药物16例(16%).并发心脏疾病80例(80%),脑血管疾病68例(68%),血管疾病46例(46%),视网膜病变38例(38%),肾脏疾病42例(42%).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未得到规范合理的临床应用,建议加强高血压病的宣教及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闫懋松;张术敏;桑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先予甲基强的松龙每天1g及免疫球蛋白每天0.4g·kg-1·d-1静脉滴注,3~5d血小板上升后接受强的松1mg·kg-1·d-1口服,2周后逐渐减量至维持治疗;治疗组联合2~3种静脉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每天0.4g·kg-1·d-1,长春新碱每天2mg,甲基强的松龙1g)治疗3~5d,血小板迅速上升后给予联合2~3种口服免疫抑制剂(包括达那唑200mg每天2次,环孢素50mg每天2次,吗替麦考酚酯1g每天2次).维持治疗3~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1~3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平均99.8×109/L,高于对照组的22.4×109/L;治疗组血小板稳定时间平均19.1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耐受性良好,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且可长期维持血小板值稳定于安全范围.
作者:马丽;吴春农;谢晓英;周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并发房颤,同时合并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为重度黄疸,目前国内外均少有报道,临床诊治困难,护理难度大.2010年8月我科成功诊治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毛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84例按就诊次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康复新液治疗.治疗5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抗感颗粒、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F组给予静脉注射芬太尼.比较2组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及躁动缓解率.结果 2组用药后VAS、Ramsay镇痛评分MAP及HR改善情况均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MAP及HR改善情况、躁动缓解情况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优于芬太尼.
作者:周世勇;蒿岁雪;程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的癌瘤,在所有女性癌瘤中仅次于乳腺癌[1].每年宫颈癌的全球发病患者数约45万,发展中国家占80%,中国的新发病例>13万,占全球发病患者数的1/4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医疗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们对宫颈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宫颈癌依然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淑婷;邵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为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正常状态下无漏尿),而非逼尿肌收缩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压力引起.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文采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产后SUI患者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谢佳;武子先;刘立伟;杨俊红;赵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笔者采用中药分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108例出血,出血期采用活血化瘀法,使子宫内膜迅速脱落,以止血塞流,继用补肾法以澄源复旧,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8例,年龄13~54岁;未婚18例,已婚90例,病程90d~2年.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长短不一,失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血色暗红,夹有血块,伴有小腹胀痛拒按,经来后痛减,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排除妇科器质性病变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
作者:李建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工作,而急诊护理风险性更高.在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采取措施将风险降至低限度具有重要意义.1 常见护理风险1.1 护理行为的特殊性任何一种护理行为都具有两重性,即有益性和有害性方面.护理人员应预见在治疗的同时潜在的风险,如输注或服用特殊药物、侵入性操作等,如果这些行为符合要求、方法正确,则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促进作用;如果患者体质异常或药物本身过敏就可能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危害.
作者:陈廷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因为胰岛素绝对缺乏而有自发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往往有某些诱因的参与.因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相对比例明显较高,所以临床上发生DKA者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1].在胰岛素未发现之前,DKA的病死率几乎是100%,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生存意识的提高,DKA患者的病死率正逐年下降,但是在基层医院的病死率仍然很高.本病治疗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妊娠期妇女身体由内而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会产生大量对胎儿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激素.但这些激素却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此时血糖就会增高,形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会产生极大影响,且会增加将来罹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因此通过产前筛查发现血糖异常的孕妇,使其正确了解妊娠期血糖升高的危害,并掌握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以确保整个妊娠期及分娩期血糖保持正常.
作者:刘芳;赵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脊椎结核是由于结核菌侵入脊椎破坏椎体引起的慢性病,好发于中青年,累及椎管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1].做好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对30例胸腰椎结核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术后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1].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易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剖宫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甘露醇属多醇单糖,过饱和溶液,有甜味,临床上主要用于利尿、脫水、降颅压、肠道准备等[1].笔者采用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至今我院便秘患者127例,男68例,女59例;成人92例,儿童35例;平均年龄(35±32)岁;单纯性便秘37例,感冒引起消化不良62例,腹部手术后遗症25例,其他3例.因甘露醇致腹泻时腹泻多为喷射状且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甚至虚脱休克,故排除以下病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3岁以下小儿;年老体弱者;心脏病患者.
作者:龙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逐渐增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大出血发生率则很高且非常严重,进而导致子宫切除率升高,患者甚至因此器官缺失.子宫瘢痕妊娠的定义,广义而言为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胚胎或滋养叶组织在子宫肌层任何部位发育;狭义而言为妊娠物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物完全位于子宫腔外,周围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瘢痕组织所包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随着异位妊娠杀胚药物及动脉栓塞技术的应用和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使其保守治疗成为可能.笔者现将我院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11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