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治疗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鲁秋芳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阿奇霉素, 头孢他啶
摘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他啶注射液.疗程均7~14d.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有效率为74.10%,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吗丁啉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约占消化病专科门诊患者的50%.大部分患者有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即所谓胃动力障碍.单纯使用胃动力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2010年7月-2011年10月我们应用吗丁啉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列治对前列腺癌的辅助治疗作用观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美国新统计资料显示其年新发病例约占男性癌症新发病例的33%,死亡病例约占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9%,是欧美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大死因[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且有加快增长的趋势[2].我们自2001 年开始采用保列治对前列腺癌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固定架在小儿肢体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技术治疗小儿肢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肢体骨折40例.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定期复查,明确骨性愈合后及早拆除外固定架.结果 40例患者经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康复满意,解剖复位34例,功能复位6例.结论 对于小儿肢体骨折,外固定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庆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注射液中的黄芩苷含量的方法与效果.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流动相:甲醇-2%磷酸(65:35);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清感利咽颗粒线性回归方程为Y=6.83X+1.3866,色谱条件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简便快速,可推广成为中药样品的测定含量方法.

    作者:吴晓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我院精心治疗后,经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微波方法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治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空泡蝶鞍的低场MRI分析

    目的 探讨空泡蝶鞍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空泡蝶鞍的MRI表现.结果 部分性空泡蝶鞍,蝶鞍增大8例,垂体柄后移2例;完全性空泡蝶鞍,蝶鞍增大14例,垂体柄后移8例;垂体高度≤3mm.合并微腺瘤1例.结论 MRI检查可多方位扫描,多参数成像,因此,在判断FST形态、大小、垂体压缩程度及与邻近结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作者:赵永平;吴磊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对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栓在聚焦超声术治疗宫颈炎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120例宫颈炎患者进行超声聚焦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术前30min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镇痛,其余与对照组相同,对照组不给任何止痛剂,并分别记录和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时间及治疗后镇痛时间.结果 试验组疼痛程度的级别比对照组轻(P<0.001);试验组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P<0.001).结论 在聚焦超声治疗中宫颈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安全简便,无创伤,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或在无痛状态下接受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蓉;李亚兰;田晓勤;汪艳红;刘珍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4周后根据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原有剂量加倍;总疗程8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红军;高娅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合巴曲酶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

    作者:赵景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抗体筛查及效价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筛查孕妇不规则抗体和测定效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夫妇的ABO血型及Rh(D)血型、筛查孕妇血液不规则抗体及测定抗筛阳性者抗体效价.结果 1100例孕妇抗体筛查出现98例抗体阳性,效价测定结果分析显示出抗体效价高低与孕妇流产、死胎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病的关系.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筛查不规则抗体和效价测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稳定;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孕妇血液不规则抗体阳性及效价高低有重要联系,孕产妇产前检查可早期发现不规则抗体,提起临床注意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减少或减轻发病.

    作者:孟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动脉夹层血肿CT影像学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血肿是心血管科的危重急症,死亡率较高,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近几年国内对主动脉夹层CT影像学的研究进展较为迅速,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作者:王惠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癌病人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5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占64.4%(29/45);甲状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内部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整,边缘无包膜;内部微小钙化;肿块内部血供较丰富;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特木其;吕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毕Ⅱ氏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毕Ⅱ氏根治术治疗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用毕Ⅱ氏根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47例,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了1~4年,这期间28例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1例残胃复发,1例肝转移;剩下的19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例复发,2例转移.47例患者共有4例死亡,生存率达到了91.49%.结论 在早期胃癌的治疗方面,毕Ⅱ氏根治术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1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和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结果 B组治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住院治疗时间略短于A组;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何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马应龙痔疮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采用马英龙痔疮膏治疗Ⅱ、Ⅲ期压疮,提高压疮的治愈率,减少压疮的发展.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院外压疮30例,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按常规换药将马英龙痔疮膏均匀涂创面上,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按常规换药,两组均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 Ⅱ期压疮实验组10例,显效率54.5%,总有效率75.8%.Ⅲ期压疮实验组5例,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5.8%;对照组15例,显效率47.6%,总有效率57.1%.结论 马应龙痔疮膏对Ⅱ、Ⅲ期压疮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农桂枝;李小红;陆风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治分析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需要数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加重了患者痛苦.尽快解决术后胃瘫综合征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郭兵;李向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喉部分切除术中颈前带状肌瓣在喉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颈前带状肌瓣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喉缺损修复的应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21例喉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用颈前带状肌瓣修复缺损.结果 1个月后的拔管率为95.2%,进食正常.术后1年发声功能Ⅱ、Ⅲ级分别为48.7%和41.3%.术后随访满2年8例,0.5~1.5年13例,2例术后分别于1年、1.5年复发,行喉全切除术+颈清扫+放疗.目前在访人数21例.结论 声门型喉癌(T3以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颈前带状肌瓣是修复喉缺损较好的材料,取材方便、容易制作、容易存活,术后拔管率高、发声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胆管结石术后再手术原因和方式的选择研究

    目的 分析总结胆管结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术式.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400例中术后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这些患者再手术的原因,观察对于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术式及再治疗后的结局.结果 再次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39例,胆总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33例.72例患者再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导致胆管结石术后再手术原因主要有: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同患者疾病的不同、医师主观因素及手术设备的不足等.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综合治疗方式,遵循清楚残石、解除狭窄的原则.

    作者:黄两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用药不良反应62例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危害,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9年以来至今收集上报的62例药品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中,年龄<1个月的患儿7例(11.29%),>1个月至≤1岁的18例(29.03%),>1岁至≤3岁的15例(24.19%),>3岁至≤6岁的12例(19.35%),>7岁至≤14岁的10例(16.14%).所有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共6类,依次为抗菌药物27例(59.68%),止泻药13例(20.97%)、止咳药10例(16.13%)、生物制品6例(9.67%)、解热镇痛药4例(6.45%)以及中成药2例(3.20%).给药途径:静脉给药56例(90.32%),口服6例(9.67%).皮肤及附件常被不良反应所累及,其次是消化系统,依次为呼吸系统、中枢及神经系统和注射部位.结论 >1个月至≤1岁年龄段的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大多由于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所引发,加强儿童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药师开展用药教育的实践

    患者不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导致用药隐患并降低疗效,药师通过用药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用药方法,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率及疗效.

    作者:刘方;冯灿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