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致过敏反应1例

付烨;杨宏华

关键词:注射用蛇毒血凝酶, 过敏反应
摘要:患者,女,45岁.因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多发性结石并中度积水于2011年3月21日10∶ 00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右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B型超声实时定位下于右11肋间穿刺肾成功,常规扩张法放入套鞘建立取石通道,先后处理肾中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此时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再处理下盏结石,因下盏颈狭小且有较大的角度,此时出现下盏颈出血,视野不清,予退出输尿管镜,夹闭工作鞘同时静脉注射蛇毒血凝酶(立止血),用药后3min患者诉恶心欲呕,血压下降至70/40mm Hg,心率增快至120次/min,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3%.立即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麻黄素20mg静脉注射,同时改面罩吸氧,同时检查麻醉平面,排除迟发性麻醉意外.血压上升至80/70mm Hg,观察10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患者无特殊不适,此时出血基本停止,于是继续处理下盏结石后结束手术,安全返回病房.术后加急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11g/L,术后1周恢复出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息、气促、喘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较好,且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柳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及时、准确、真实、客观记录;是医师观察诊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上的证明文件[1].为保证护理记录的质量,提高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水平,笔者对2008年1-9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护理病历1000份进行质控检查,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筱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器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绝经后且要求宫内取器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取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取器顺利率为85.4%高于对照组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器安全有效.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2例诊治总结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 总结52例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发生的部位、性质、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52例患儿中,7岁以下儿童多为跌伤和(或)坠落伤,血肿类型则以硬膜下血肿为主;而7岁以上患儿为车祸伤及打击伤为主,以硬膜外血肿多见.患儿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结论 及时手术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若治疗及时正确,小儿预后相对成人较好.

    作者:周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胚胎着床是处于活化状态的胚胎泡与处于接受态的子宫相互作用,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着床窗口的出现和消失依赖于子宫内膜中一套特定基因时空特异性表达,使胚泡和内膜间建立分子对话.

    作者:徐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减低,HD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羟甲基淀粉钠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羟甲基淀粉钠(酷儿宁)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酷儿宁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4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酷儿宁可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发病次数,对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湿润烧伤膏辅治儿童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辅治儿童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75例SSSS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全身抗感染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乳膏外用涂抹皮损部位治疗,同时注意皮肤、眼部和口腔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和触痛时间、剥脱糜烂创面愈合时间、复查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辅治SSSS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付新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进行抑酸治疗的同时,加强促胃动力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杨付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胃镜检查经快速尿素检测和病理检查为Hp阳性或14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35例和奥美拉唑组25例.雷贝拉唑组每天口服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均每天2次,疗程5d;奥美拉唑组每天口服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均每天2次,疗程7d.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溃疡愈合率为91.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能明显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对溃疡有较高的愈合率及Hp清除率.

    作者:林小凤;李静玲;林汉华;周炎仪;陈幸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蛔虫致阑尾穿孔1例

    患者,男,6岁.因右下腹疼痛5h入院,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无阑尾炎发作史.查体:体温37.0℃,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未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WBC 13.5×109/L.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水肿,尖端被大网膜包裹,分离大网膜,见1条死蛔虫被大网膜包裹,阑尾尖端穿孔.术中诊断:急性阑尾炎伴穿孔,遂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后追问病史,患儿曾有肠道蛔虫病史.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作者:徐振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留置针封管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留置针封管中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HIE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50例.甲、乙、丙组分别采用的肝素钠封管液浓度是125U/ml、62.5U/ml、25U/ml.结果 3组患儿均无出血倾向,3组针眼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堵塞率甲低于乙组低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12 500U+葡萄糖溶液 100ml封管效果较好,既减少管腔堵塞率,又不至于引起出血倾向.

    作者:李萍;王俊兰;张莎;王利平;刘富德;马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颈痹合剂自拟方,每次口服50ml,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口服,早晚饭后各服1片.2组均连续治疗12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颈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均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震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7例采用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5%),其中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均经T管行胆道造影及镜检,发现残留结石7例(12.3%).结论 不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好、残石率低、并发症少的优势.

    作者:朱茂才;杨进华;张锡贵;梁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留置囊性尿管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留置囊性尿管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有留置方便、刺激性小、易固定等优点.但在操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护理问题如插管困难、尿道损伤、尿液外溢、拔管困难等.现将留置囊性尿管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梅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肺癌术后患者个体化护理体会

    肺癌术后患者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呼吸功能减弱、自理能力缺陷、功能恢复慢,常有焦虑、恐惧心理.而常规护理已满足不了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根据肺癌术后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实行个体化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体会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后,医疗服务面临着新的形式及挑战[1].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交接工作,以往多采取口头交接形式,这种交接形式使手术患者交接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交接,加强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我院于2008年8月1日开始使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髋部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分别于术后1、3个月按Harris评分表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使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且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防治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气管插管加用呼吸机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观察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直至成功脱机;治疗间歇期给与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同样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力度直至脱机成功.记录2组脱机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娟;师华华;邸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骨科老年人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都成为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尤其是骨科术后的老年患者,由于体弱、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差,多数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如得不到合适的护理,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使医院和个人承担经济、法律及人身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2].

    作者:田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