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翠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细菌清除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用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5例AFLP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氨,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本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浮肿消退,食欲增加,精神好转,且肌酐(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细胞计数(WBC)、血氨水平均低于血浆置换前,血清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g)水平高于血浆置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血浆置换前、后尿素氮(BUN)、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1例,治疗后出现PLT下降5例,大出血1例.结论 血浆置换用于AFLP疗效明确,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洪澄英;陈怀生;刘晓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随着医院感染成为世界各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消毒供应中心是每家医院的心脏,扮演一个重要的感染控制角色.
作者:石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而后者将导致机体高炎性反应状态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可以迅速消除危重患者的高糖毒性,从而提高危重疾病抢救的成功率.现将应激性高血糖与IIT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婉霞;张淑芬;江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治疗中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kg-1·d-1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7d后对2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做综合性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九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和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2%;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对穿刺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D组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A1和A2组、B1和B2组、C1和C2组、D1和D2组各30例.A1和A2组分别采用3、5ml生理盐水封管;B1和B2组分别采用5ml生理盐水、5ml肝素液封管;C1和C2组均采用5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5ml/min的推注速度进行封管封管;D1和D2组均采用5ml生理盐水按5ml/min的推注速度封管,D1组推注完毕后直接拔针,D2组剩余1ml封管液时边推注边旋转退封管针头.观察并比较对应组72h内堵管、浅静脉炎和肿胀的发生率,以及留置针保留天数.结果 A2、B2、C2、D2组封管情况分别优于对应的A1、B1、C1、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许桂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下降至持续正常,HBV DNA控制至持续阴性,先后间隔半年复查均如此,总体病程达2年者,可予停药.但部分患者停药后,病情出现反弹,一般认为可继续使用阿德福韦治疗,但患者抵触情绪很大,笔者选择干扰素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涂振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加速器的首次检测属于设备安装完毕后,使用前的验收监测,其检测项目较日常检测全面,具体包括医用加速器的X射线辐射质、辐射野的均整度、辐射野与光野的重合、辐射野的对称性、剂量示值的重复性、剂量示值的线性、剂量示值的误差等项目.现主要介绍加速器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作者:陈汉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病原菌,其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其中以肺结核多见.2011年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对收治的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了痰浓缩集菌涂片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段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静脉输液在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但<5岁小儿不合作者占1/4.静脉留置针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小儿输液静脉穿刺时的痛苦,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规避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且可使患儿及家属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配合.回顾我科2009年1月-2011年4月2.5~5岁急诊输液不配合患儿108例情况,总结心理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心律失常为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在临床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为常见,正常人在吸烟、饮酒、饱餐、疲劳、紧张、激动等情况下也可发生心律失常.对此必须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作好观察记录.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重症心律失常患者125例,经系统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性反应,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现对老年人CAP 40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林友琪;林劲松;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中成药大蜜丸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进行快速筛查.方法 对中成药大蜜丸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并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确证后,将法定检验结果 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建立NIR相似系数法检验模型.结果 检验模型对实验室判定为合格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筛查,准确率达到50%.结论 建立的相似系数法检验模型具有方法 简单、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药品检测车对中成药大蜜丸中是否添加西地那非的快速筛查.
作者:周天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HI组(15d-PGJ2高剂量干预组)、LI组(15d-PGJ2低剂量干预组)、MC组(模型对照组);将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NC组(正常对照组).干预2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TG、TC及血糖(GLU)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脂肪变性.HI组所有检测指标及LI组肝内TC水平均高于NC组;LI组和NC组所有检测指标及HI组ALT、TC、TG水平均低于MC组;HI组ALT、TG、GLU水平均高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LI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较MC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15d-PGJ2可有效改善NAFLD大鼠的肝脏病变.
作者:仝德峰;崔涌;王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降低血清尿酸(SUA)水平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胰岛素抵抗(IR)、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无症状性H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嘌呤饮食并口服别嘌醇治疗,对照组未接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SU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SUA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及组内治疗前、后其他观察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A降低SUA治疗并不能改善IR、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丁立新;贺娓利;吉漩;贺绪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经常出现心跳骤停现象,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正规实施心肺复苏,医护之间密切配合.笔者在ICU病房工作中发现了心肺复苏中的一些误区,现分析总结如下.1 心肺复苏时间对心肺复苏未能成功的患者,何时放弃抢救,并无任何资料给出明确的时间规定,所以临床上医师往往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经验判定.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7例行IUD取出术的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前1周予以戊酸雌二醇片2mg口服,连用7天;2组均于术前半小时予以米索前列醇片0.4mg,单次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49.12%,高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IUD取出术疗效肯定且安全.
作者:吴淑惠;韩春艳;吴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行髋、膝关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不予任何抗凝药物,术后24h开始行物理方法 预防DVT;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h、术后给予LMWH腹部皮下注射,2组均治疗7d.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双下肢DV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DVT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LMWH预防髋、膝关节术后DVT疗效确切,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朝华;李启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又称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或胎盘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近年其发病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呈上升趋势.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36例相关病例的声像图特点和临床特征,探讨超声在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肃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