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莲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医疗设备的优劣、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重要的是取决于医院人才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能力[1].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现就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苏启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很多,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动物脂肪、缺钙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寒冷的环境气候等.由于北方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人们习惯于高盐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原因.因此在东北地区脑卒中患者发病率高.并且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5%~42%[1].吞咽障碍是个体主动运送液体和固体通过口到胃的能力降低,其表现为食物滞留在口腔中或有误吸现象,或在进食时出现呛咳,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就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现象时所做的护理工作做如下综述.
作者:王灵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它的浓度与血管病变支数成正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D-二聚体密切相关.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动脉内测压的维持方法,探讨减少人力损耗,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减少患者感染的方法.方法 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对300例心脏术后患者采用传统动脉冲洗法和改良动脉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感染率及护士和患者接受度.结果 试验组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感染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及患者接受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动脉冲洗法-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液能减少人力损耗,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剂量准确,管道密闭,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延萍;肖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多索茶碱0.3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为7d.结果 治疗后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平喘药.
作者:赵弋珺;刘惠明;马春梅;姜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治疗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不同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其化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88例肿瘤患者中,10~30岁的30例,占34%.31~50岁的38例,占43%.51~80岁的20例,占23%.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恶性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反应,其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为严重.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系统毒性、泌尿系统毒性、肺毒性以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与化疗的药物种类密切相关.结论 采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大,通常称之为剂量的限制性毒性.
作者:庞泽文;梁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24例急诊内科昏迷入院的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124例患者就诊后24h内确诊病例111例,占89.5%,其中以中毒患者多,其次为脑出血、低血糖和脑梗死,而昏迷原因不明者13例,占10.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病因十分复杂,而早期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不论是否明确诊断,都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对症支持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清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食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由于饮食过多脂类并缺乏运动,导致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公认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致病因素有遗传、肥胖超重、高盐、饮酒等,然而这些都与饮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日常的饮食护理对于控制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基础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行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治疗;C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D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行腹腔积液浓缩回输联合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平均住院天数;4周、8周、12周患者白蛋白、肾功能、HBV-DNA的变化情况,以及4周、8周、12周患者腹腔积液复发情况.结果 B、D组住院天数较A、C组明显缩短;C、D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A、B组,12周的观察D组优于C组;观察12周C、D组腹腔积液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治疗乙肝肝硬化腹腔积液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使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明显改善,12周腹腔积液复发率显著降低.
作者:赵亚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初诊正确率为77.78%.胚囊型患者9例,包块型3例.患者于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均可探见孕囊或团块,瘢痕前方的肌层均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部及周边见丰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多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具有特征性的声图像表现,超声能早期、准确地对其诊断.
作者:张超群;王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柴黄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柴黄承气汤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柴黄承气汤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服柴黄承气汤加味.结果 柴黄承气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柴黄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水肿胰腺炎能够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生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药师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按频率高低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规范、药理拮抗、药物联用有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 我院的用药总体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医药人员药物知识的培训和相互沟通,确保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李映辉;杜憬生;高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36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合理用药、重视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消除思想误区等方面进行了正确指导.结果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合理用药,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裴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对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的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本组68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14例,死亡率为22%,术前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56例,术后清醒者47例.结论 相应手术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农红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氧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护理,患者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46例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瘫痪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运用康复护理在早期对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及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成为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基本技术,对其精心配合及护理,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 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ERCP术后造影证实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日腹痛、发热明显好转,1~2周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正常.结论 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梅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1990年1月-2010年1月因48例子宫切除术后住我科治疗的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残端出原因多为血管韧带残端缝扎不牢靠,阴道残端缝合止血不严密或阴道炎症感染以及全身状况如贫血,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术前充分阴道准备,纠正贫血及凝血机制异常并加强子宫全切术中注意阴道残端的缝合,降低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
作者:丁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促使产妇提前泌乳、提高泌乳量、产后恢复、子宫复旧、及排尿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5例作为观察组,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产后返回病房后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实施治疗,对照组则自然恢复.结果 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泌乳量增加、产后排尿早、促进子宫复旧、乳块淤积减轻.结论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使用方便、一机多用、多部位使用、省时省力、经济实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产科病房里推广使用.
作者:高鸣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癌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12月接诊住院的癌症晚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宫颈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各20例,分别对其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疗效.结果 新辅助化疗可改善各种癌症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可分期降低肿瘤,提高手术的可行性,且能够有效地扼制其术中的扩散,降低其术后转移的风险.
作者:马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2008年1月-2010年12月麻醉药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2008-2010年的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制剂消耗量大,芬太尼制剂消耗量次之,羟考酮缓释片,瑞芬太尼,芬太尼透皮贴增幅均较大.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符合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作者:李亮;许燕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