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凤霞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呼吸科应用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将1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非特异性生命质量(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受限(躯体角色受限和情绪角色受限)、社交功能、心理健康、活力、躯体疼痛、健康认知、健康变化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能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冬梅;曾孝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均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2例行静脉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48例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2.3±0.8)d短于对照组的(4.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发生率低,适合不同个体的生理需要,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健;邸墅;王晓晖;张晓娟;师华华;常伟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小儿消化性溃疡是小儿不明原因腹痛和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一般缺乏成人典型的病史和体征,年龄越小越不典型.现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景俊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9例稽留流产患者分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根据判断情况给予清宫术;对照组给予己稀雌酚片口服后再行清宫术.观察2组流产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治疗组流产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阴道出血量为(40.11±7.84)ml少于对照组的(83.46±11.58)ml,手术时间为(3.84±1.12)min短于对照组的(7.69±2.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胆漏可发生于各种肝脏胆道手术后,是肝胆外科手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胆漏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的对策也不完全相同.本文旨在探讨肝脏胆道术后形成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鹏程;陈静;颜廷启;王清馨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分布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异位妊娠病历125份,按异位妊娠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以壶腹部高,95例(76.0%),其他依次为输卵管伞部10例(8.0%)、子宫角5例(4.0%)、卵巢4例(3.2%)、输卵管间质部4例(3.2%)、输卵管峡部3例(2.4%)、腹腔3例(2.4%)、子宫颈1例(0.8%).结论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为主.
作者:宁思婷;肖相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高位肠瘘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100cm以内的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我科对12例肠瘘患者采用持续低负压引流治疗并予以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海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B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C组未给予米索前列醇.观察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C组,A、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充分改善宫颈松弛度,有效避免了手术副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智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性,粪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资料表明,老年人肠蠕动功能降低,即使每日排便,其肠管内粪便仍有滞留,肠管内毒素易被吸收.因而可引起体温升高;而长期便秘者不仅可出现腹胀不适,还可出现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头昏等症状;诱发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等疾患,甚至可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1].
作者:古翠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如何充分调动并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是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收入更加合理,按劳分配,我科2011年6月开始实施科内绩效考核,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君;张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首选手术治疗,其次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发生吻合口瘘,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总结我科近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伟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曲肽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奥曲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对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奥曲肽组有效率为82.4%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退时间、血尿淀粉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杨荣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一个大型的临床实验室每天产生着大量的医学检验数据,这些数据成为组成医院的医疗与行政两大类信息的数据源,如何利用现代化工具准确、及时、动态地提供这些信息给相应的医疗及管理层,已成为医院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室自动化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开始发展,如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王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单纯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脾损伤患者1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脾损伤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18~42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的脑部疾患病,主要是以脑部神经细胞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发作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点的.此病对患者的大脑发育及智力、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的影响.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缺乏医学上的常识,因此大多癫痫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现对60例癫痫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作者:景海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晚期肺癌患者伴随着呼吸功能的逐渐减退,饱尝病痛的折磨,常出现焦虑、恐惧、易怒、失眠、自杀倾向等心理反应.我院对56例肺癌晚期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实施自控镇痛术(PCA)、帮助患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等措施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河北省在健康产业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利用地缘关系、生态环境,以定向服务方式从优势项目入手,着力在京津冀一体化上下功夫.解决北京现有劳动力短缺和结构失衡状况,需从京津冀整个区域的角度寻找方略.对于流动人口和劳动力问题,需建立三地互通机构,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可建立直接联络平台,强化区域间的合作和沟通.比如,建立三地有关部门可进行信息直接交流的计算机网路,确定三地互相沟通的联席会议制度等.
作者:翟俊霞;宫洁丽;朱芳华;刘素刚;席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住院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登记表>对该院2011年1-8月371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1例Ⅰ类切口出院患者100.0%使用抗菌药物,一般应用3~10d,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使用率高,应用时间不合理,使用时间过长.结论 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抗菌药物知识专题培训,建立抗菌药物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每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用药频度及医师使用数量和金额进行排名,对排名前列的抗菌药物进行全院公示和合理性分析,对不合理应用制定惩处制度.
作者:季欧;刘中均;陈韵蓓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实验室的检测手段,对每位新生儿进行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选,从而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残疾儿发生,以达到优生优育、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目的.患有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孩子出生时和正常孩子一样,无明显的特异症状,往往不易被早期发现,而随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出现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的落后,终成为残疾儿,不仅使孩子和家庭终身受累,也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作者:张国秀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