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革
目的 观察比较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穿孔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呼吸支持组和呼吸阶梯性治疗组各54例.传统呼吸支持组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治疗,呼吸阶梯性治疗组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比较2组呼吸支持方式下呼吸复苏的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结果 2组采取的呼吸支持方式位于前3位的均为鼻导管吸氧、复苏体位及呼吸机支持.呼吸阶梯性治疗组的呼吸复苏率明显高于传统呼吸支持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呼吸支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元记;罗伟冰;彭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及洋地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9%高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提高,BNP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与LVEF存在负相关(r=-0.167,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增加LVEF,降低血浆BNP,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作者:陈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浓度的肝素钠封管液对缺血缺氧性(HIE)小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50例.a、b、c 3组分别予浓度为25.8、62.5、25.0U/ml的肝素钠封管.使用10d后,比较3组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3组穿刺前和肝素钠封管10d后PLT及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量肝素钠封管液封管,对凝血功能正常的HIE患儿来说,是安全可靠的.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仍应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出现不良后果.
作者:李萍;王俊兰;张莎;王利平;刘富德;马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而妊娠时逐步增大的子宫占据盆腔的大部分空间,同时妊娠时盆腔充血,可使囊肿迅速增大[1].其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对母婴可产生不良影响.为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安全,现对护理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确定生津益气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一步制粒制备生津益气颗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喷雾速度、浸膏相对密度、雾化压力、物料温度四因素对生津益气颗粒成品率、水分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喷雾速度15ml/min,浸膏相对密度1.13,雾化压力0.3MPa,物料温度65~75℃.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可在大生产中推广.
作者:黄占周;唐建涛;张志刚;苏聪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本文介绍了如何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方剂学>兴趣的5种方法:应用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紧密联系临床;组织课堂讨论;更新教学手段,从而加深理解,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形式多样,加强实践教学,彰显特色.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运用不同途径和方法积极进行趣味教学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方剂学>因学科特点使教或学均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方剂学>教学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对于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梅;郭志利;王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注射用地塞米松在5%葡萄糖溶液中对头孢曲松注射液的稳定性影响.方法 配伍后6h的头孢曲松浓度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溶性微粒含量用光阻法测定,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检测配伍液的pH值.结果 在室温的6h内,配伍液中头孢曲松的浓度、外现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且不溶性微粒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结论 室温时6h内,注射用地塞米松在5%葡萄糖溶液中对头孢曲松注射液稳定性无影响.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冲击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的冲击疗法.
作者:王美玲;张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孕妇21三体综合征筛查状况,为21三体综合征防治提供资料.方法 收集2011年玉林市七县区自愿接受21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18 580例,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 580例孕妇中,筛查阳性677例,筛查阳性率为3.64%.其中,北流市筛查阳性率为0.82%(14/1714);容县筛查阳性率为2.96%(262/8844);博白县筛查阳性率为1.83%(12/654);兴业县筛查阳性率为3.23%(32/992);陆川县筛查阳性率为2.72%(9/331);玉州区筛查阳性率为6.63%(337/5081);福绵区筛查阳性率为1.14%(11/964).结论 对孕妇进行21三体综合征筛查是减少缺陷儿活产、提高人口素质的经济有效方法.
作者:黄鸿萍;梁彤;张宁;黎秋波;李红;黄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肝组织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将4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O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再依3个不同时限(40、50、60min)各分IR40、IR50、IR60及IPC+IR40、IPC+IR50、IPC+IR60亚组.检测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并行肝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对照组SOD水平低于SO组,TNF-α、ALT及MDA水平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MDA水平和IPC+IR60亚组TNF-α水平均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PC+IR60亚组TNF-α、MDA水平与IR60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IR组其余亚组SOD、TNF-α、ALT及MD水平与IR组各相应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预处理后肝门阻断50min可能是SD大鼠肝组织能耐受缺血的较安全时限.
作者:李新辉;王淑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肩锁关节是由肩胛骨的肩峰和锁骨的肩峰端共同构成的微动关节,肩锁关节脱位占肩部脱位的12%,占肩部损伤的3.25%[1],属较少见且诊断有一定难度的外伤改变.现总结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部分肩锁关节脱位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捷;宋国勇;王燕芬;马广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重症监护室接受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24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2010年3月-2011年2月同等病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并发症、撤机失败、抢救成功情况.结果 治疗组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医护合作面罩无创通气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更好.
作者:沈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现代护理学和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增加及麻醉药品的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不再是以仅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也应了解和熟悉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师更好地配合,保证各项手术顺利进行.现总结如下.
作者:龙永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昏迷患者由于出现脑实质损害,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致使舌体后坠至咽喉部,咽腔容积变小,气道阻力增加,肺通气量减少,使呼吸加深加快,呼吸费力;同时由于昏迷患者咽喉部痰液较多,若不及时处理则缺氧加重,极易发生窒息、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未建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其他人工气道的昏迷患者,经使用口咽通气管并结合精心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使用口咽通气管昏迷患者13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宇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妊娠期间羊水量>2000ml者称羊水过多[1].羊水过多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检出率为0.58%[2],常伴有胎儿畸形,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围生儿病死率较高.本文对我院2011年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多孕妇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宏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颈椎间盘和小关节慢性劳损退变,引起脊髓、神经和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多发于中老年,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病,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颈椎病继续发展的重要措施.X线平片结合临床表现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基本依据.本文对颈椎病患者58例X线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慧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着床,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延误诊治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422例异位妊娠中的误诊病例48例作回顾性总结,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立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瘢痕子宫早孕引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治疗.观察2组引产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可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昌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有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期出血,若出血期长,血量增多,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致崩漏.笔者在临床诊疗中运用自拟四草知柏方治疗本病39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艳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