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地塞米松和安络血治疗输液反应效果观察

薛艳清

关键词:地塞米松, 安络血, 输液反应
摘要:临床输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抢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输液反应的发生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010年以来,我科使用安络血与地塞米松配伍静脉推注治疗输液反应,效果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TP/24h)、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53.3%;2组治疗后TP/24h、BUN、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合理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失眠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竞争的日渐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因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成为抗焦虑和失眠领域应用广泛的药物.该药的使用,控制或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病痛,但服药人数众多、服药时间过长、服药剂量过大等滥用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滥用带来的后果令人担忧.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十全大补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十全大补汤辨证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2%、96.2%,高于对照组的43.3%、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全大补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雪;曲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进展,发现其与胃酸分泌增加和黏膜防御功能损害均有极大的关系,在原来无酸无溃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发病机理上漏屋顶学说,即黏膜屏障的破坏,使胃酸等攻击因子得以侵袭胃十二指肠壁而形成溃疡[1].临床上用于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就其药理作用而言主要有减少胃酸、增强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及根除Hp三个环节.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刊物关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将其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陈向华;王振燕;马新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人数正在日益增加,据WHO报告,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约1171亿,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3166亿.而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1].带状疱疹是水痘-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糖尿病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容易引起感染.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32例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中莹;陈娟;洪瑞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超声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检测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参数选择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中不同参数在检测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方面的敏感性.方法 10只比格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尖部和心尖部末梢对角支60min,建立左心室前壁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按两级剂量5μg·kg-1·min-1和10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分别于基础状态、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建立后、多巴酚丁胺小剂量负荷和大剂量负荷时采集标准左心室长轴二腔心、短轴乳头肌水平3个心动周期灰阶动态图像,斑点追踪应变软件分析记录左心室前壁中间段心内膜下长轴4个参数,即纵向应变(LS)、纵向应变率(LSr)、纵向速度(LV)、纵向位移(LD);短轴8个参数,即径向位移(RD)、径向速度(RV)、周向应变(CS)、周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RS)、径向应变率(RSr)、旋转角度(R)、旋转角度率(RR),分别进行各参数间的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与基础状态相比,缺血状态的12个参数均显著下降,且R和RR参数下降更明显;多巴酚丁胺小剂量、大剂量负荷状态下12个参数中均仅有R和RR参数未能显著升高至基础状态,其他参数大致与基础状态参数一致.结论 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12个参数均能检测出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其中R与RR为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检测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敏感参数.

    作者:唐磊;刘贤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肠屏障功能早期保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肠屏障功能早期保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肠屏障早期保护措施.比较2组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内毒素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值(L/M),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3、5、7d后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同一时间段的对照组;对照组治疗5、7d后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组治疗7d后L/M、内毒素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3、5、7d后L/M值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3、5、7d后L/M值低于对照组,治疗7d后内毒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CRP、TNF-α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治疗组治疗5、7d后CRP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3、5、7d后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3、5、7d后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肠屏障功能保护能有效提高患者胃肠功能,降低肠屏障通透性和炎性反应.

    作者:钟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PICC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静脉输液是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途径,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静脉输液治疗[1],长期进行静脉输液及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静脉选择及工具选择已成为治疗的首要问题,如无良好的途径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对静脉的损伤非常大,重度血管损伤会造成组织局部坏死,甚至肢体的功能障碍,因此医护人员应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力求将其痛苦降到低点,选择输液途径和静脉工具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笔者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选择PICC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冬梅;于咏梅;娄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因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因素,并提出治疗策略.方法 对近年来本科收治的48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水平、并发症、病原菌等)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4.9%(48/193).其发生与年龄、病程、血糖水平、并发症存在相关性(P<0 05和P<0.01),但与性别无关(P>0.05);肺部感染类型以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为主(占41.7%),其次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48例患者中痊愈和显效37例(占77.1%),无效2例(4 1%),死亡9例(占18.8%).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行胸部X线检查,平常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疗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效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刘永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指在妊娠28周前,出现有少量阴道流血或下腹痛,但宫颈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尚未排出的病理过程.患者可表现为恐惧、情绪不稳定、易怒、心理压力过大等,这些心理障碍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以利于疾病的治疗.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继续妊娠,有效合理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可以从饮食、生活起居、医疗环境、护理治疗、卫生保健、心理调节、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丽云;李云平;段国和;王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发展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占70%[1],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现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自然分娩的3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靳李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长期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5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色超声所测量的IMT值.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前、后IMT的变化差异,以及2组治疗前、后I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联合降压治疗对IMT的影响尚不明确.

    作者:涂国胜;李鸣媛;陈图刚;方正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必经之路,是护理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也是训练护生基本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主要阶段[1].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决定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否顺利走上护理岗位,适应护理的需要.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具备主管护师的带教老师,自2007年以来,笔者在对72名护生带教过程中,注重全面培养护生的工作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安丽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再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药物治疗后,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雅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开放与关节镜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应用

    在青少年中,由于髌骨关节不稳定易导致复发性髌骨脱位,占20%~50%,中年以上发病较少[1].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单纯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完善,关节镜联合开放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献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诊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接诊患者多,病种杂,人际关系复杂,为医患纠纷好发地点.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接诊患者的一线科室,因患者就诊时间无规律,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风险性高,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使其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地.笔者已从事急诊工作10余年,现对急诊纠纷常见原因总结如下.

    作者:王艳霞;张聪辉;崔占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呋塞米+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DBP、心率(HR)低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建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7月ICU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146例病例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及其耐药性.结果 146例患者病死率为24.0%,存活患者平均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低于死亡患者,住ICU时间长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标本的采集来源主要以呼吸道痰液标本为主,血行感染者病死率高,血液和其他部位标本患者病死率高于痰液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ICU内为主,有ICU内相邻或同病房疑似交叉感染的患者118例(80.8%).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常用药物耐药率高达60%以上,呈多重耐药,对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血行感染者病死率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非常严重,呈泛耐药现象,目前对其敏感药物为阿米卡星及米诺环素,应根据药敏结果 选择合适抗生素;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和交叉感染的预防,以免导致暴发流行.

    作者:郑春和;曹相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并比较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第1、3、5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第1、3天TBiL、ALT、AST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TBiL、ALP、ALT、AST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对患者肝功能有所影响,但是术后5d均可恢复正常,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郑子超;李志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门诊中成药处方1034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以确定数据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门诊药房处方2610张,对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处方共1034张,中成药使用率为39 62%,不合理使用率为14.22%,主要不合理情况为重复用药、中成药配伍使用不当、缺乏中医辨证论治等.结论 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需加强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发挥中成药疗效.

    作者:凌美;武谦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