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娟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MIA患者51例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治疗时机5项因素对手术预后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R=6.361).结论 动脉瘤的手术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级别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虞德明;李和;刘文晶;陈红亮;江竟成;永利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PCNL)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107例择期PCNL术患者按麻醉方法 分为硬膜外麻醉组76例和全麻组31例.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监测并记录2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全麻组同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且23例记录气管插管后10min、俯卧位后10min不同时点的呼吸道压力峰值(Pmax)、潮气量(VTE)值.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镇痛完善.全麻组俯卧位后VTE降低,Pmax及PETCO2增高,23例行气管插管后10min、俯卧位后10min不同时点Pmax分别为(18.73±2.96)、(24.81±2.69)cm H2O;VTE分别为(518±33.29)、(439±40.1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均无呼吸、循环系统意外发生.结论 肥胖患者俯卧位行PCNL术,气管插管全麻应为首选.
作者:赵兵;苏秀霞;刘文东;齐生伟;刘树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常规胃肠镜检查,因镜体刺激给患者带来不适,使得很多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拒绝做胃肠镜检查[1].为此,自2006年以来我院引进了无痛性消化内镜,就是在常规消化内镜检查治疗时,应用静脉麻醉药,使受检者处于麻醉安睡无意识状态,在内镜操作过程中无任何痛苦的一种临床操作技术.
作者:周美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内瘘成熟的促进效果.方法 60例内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喜辽妥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喜疗妥治疗.比较2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透析血流量及首次透析血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情况均逐渐好转,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长于对照组;2组透析4周后血流量均大于首次透析,且观察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透析血肿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 0%(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促进内瘘早期成熟有积极作用,且局部血肿发生率低.
作者:唐镜;车小乔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外科诊治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估相关辅助检查的准确性、手术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单独行B型超声检查、单独行CT检查、行B型超声联合CT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与引流与否无关.双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段切除联合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结石残留率低于单纯肝段切除或单纯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术前单独采用B型超声或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单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与引流与否无关;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段切除联合高位肝胆管切开取石效果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高.
作者:李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水平,探索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12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分析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患者的血清CEA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可为判断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作者:方黎;韩娜;王海莉;蔡晶;张中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月对鼻咽癌患者30例行放射治疗,笔者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或消除皮肤急性反应,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鼻咽癌患者30例,均经病理确诊,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6岁,中位年龄56.5岁.
作者:邵雪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TP/24h)、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53.3%;2组治疗后TP/24h、BUN、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K在鼻咽癌组织与鼻咽部慢性炎性反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无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鼻咽部慢性炎性反应组织中,FA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60)和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为96.7%(29/30),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表达率为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学分级和年龄分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 FAK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是鼻咽癌发生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预测鼻咽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翁成荫;刘国龙;关明媚;杜洪;李宝秀;毛海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并比较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第1、3、5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第1、3天TBiL、ALT、AST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TBiL、ALP、ALT、AST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对患者肝功能有所影响,但是术后5d均可恢复正常,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郑子超;李志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急诊医疗工作具有随机性大、时间紧、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各学科之间协作性强等特点,容易发生各种医疗纠纷[1].笔者现分析急诊医疗纠纷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如下.
作者:刘陈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海生素胶囊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予以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海生素胶囊治疗,2组均以28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对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获益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0.7%、46.3%,高于对照组的70.4%、37 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的68.5%;生活质量提高率为24.1%,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生素胶囊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低,能改善和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荣;王美莲;陈守国;王春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院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聚集地.手术室具有独特的接触血液致病菌的危险,如长期与手术开放创面接触,经常施用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血液等,其感染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需要防护的是血源性疾病感染,其主要感染来源: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器官以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手术室也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有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的协调性、配合性极强.因此,手术室巡回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麻醉学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师良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笔者通过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到麻醉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作者:潘青芳;段虎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外科手术切口中清洁切口感染率是评价医院感控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我院于2010年6月启用层流手术室,通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制度,清洁切口感染率达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陈鹏;窦志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1%、96.7%,高于对照组的45.6%、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向军;栗绪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作用的探讨,来研究不同发现方式对结控项目患者发现的影响.方法 对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及结控项目实施早期发现患者和对病情较轻患者发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患者分别占全部结控项目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的17.2%和15.7%;占结控项目早期(前3年)发现上述患者的29 8%和28.7%;占结控项目后期(后7年)发现上述患者的13.7%和10.6%.被动发现方式发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占总数的66.3%.结论 结控项目患者发现除了因症就诊发现方式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归口管理力度不够的地区,适当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来发现患者,特别是对结控项目早期和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仍起到较好的作用,可作为结控项目患者高发现目标单纯采用因症就诊发现方式的一种补充.
作者:陈恩泰;李进升;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如果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1].麻醉药品合理使用有利于患者的疼痛治疗,反之就会危害社会,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吸毒、贩毒人员的增加和医院手术量的增加,使得麻醉药品管理压力加大.医院的手术室是麻醉药品用量大的科室,每天都有一定的使用量,做好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是麻醉药品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我院通过学习<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并根据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规范、实用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以确保手术患者的使用,并使麻醉药品的管理切实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戴云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住院患者病历480份,分析调查病历中所用抗菌药物种类、选用依据、给药方式、药物联合应用等情况.结果 480份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9.7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率为42.69%;其中外科系统不合理应用率为58.28%,显著高于内科系统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理用药现象以预防用药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为显著.结论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尤以外科系统为突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与监督,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中青年人患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再加上中青年人主观上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无暇顾及健康问题,不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对疾病本身具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导致高血压病的各种并发症日益增加,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很有必要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体会如下.
作者:陈少英;谭治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中不同参数在检测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方面的敏感性.方法 10只比格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尖部和心尖部末梢对角支60min,建立左心室前壁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按两级剂量5μg·kg-1·min-1和10μg·kg-1·min-1持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分别于基础状态、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建立后、多巴酚丁胺小剂量负荷和大剂量负荷时采集标准左心室长轴二腔心、短轴乳头肌水平3个心动周期灰阶动态图像,斑点追踪应变软件分析记录左心室前壁中间段心内膜下长轴4个参数,即纵向应变(LS)、纵向应变率(LSr)、纵向速度(LV)、纵向位移(LD);短轴8个参数,即径向位移(RD)、径向速度(RV)、周向应变(CS)、周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RS)、径向应变率(RSr)、旋转角度(R)、旋转角度率(RR),分别进行各参数间的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与基础状态相比,缺血状态的12个参数均显著下降,且R和RR参数下降更明显;多巴酚丁胺小剂量、大剂量负荷状态下12个参数中均仅有R和RR参数未能显著升高至基础状态,其他参数大致与基础状态参数一致.结论 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12个参数均能检测出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其中R与RR为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检测比格犬心肌急性缺血敏感参数.
作者:唐磊;刘贤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