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疗效分析

陈崇芝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 双黄连注射液,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清除率
摘要: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比较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药箱的日常管理

    笔者通过对我院2012年6月11日儿童输液区和成人输液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100份),显示以抗感冒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维生素、外用药五类药在家中存放多.现对家庭药箱的管理进行归类总结如下.

    作者:蒋敏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老年人活髓隐裂牙临床观察

    临床上,牙隐裂是一种非龋性的牙体疾病,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常常会感觉到牙痛,而导致牙痛的主要原因是裂纹渗入到了牙本质.这种牙体的裂纹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经常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治疗而导致其恶化为牙髓炎,甚至是牙折等[1].本文通过对66例活髓隐裂牙病老年患者实施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并跟踪调查2年,观察其实际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崇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石家庄市894名医务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医务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查找患病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医务人员894名,检查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甲状腺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手术指征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48.66%(435/894).女性检出率为52.55%(247/470),高于男性的44 34%(188/424);多发性结节占59.77%(260/435),高于单发性结节的40.23%(175/4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手术指征24例(2.68%),经病理活检确定病理分类,其中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9例(1.01%),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1.68%).结论 石家庄市医务人员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需加以重视.

    作者:徐莉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晨峰血压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MAU之间的关系.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晨峰血压水平分为晨峰血压异常升高组32例和晨峰血压正常组28例,取晨尿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观察其与晨峰血压的关系.结果 晨峰血压异常升高组UAER为(38.6±25.2)μg/min,高于晨峰血压正常组的(5.4±1.1)μ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晨峰血压高的老年人UAER相应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和降压治疗的控制目标之一.

    作者:谢毅;肖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降血糖,控高血压、血脂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0%和96.7%,高于对照组的13.3%和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BUN、UA、Ser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国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养血颗粒治疗中老年贫血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血颗粒治疗中老年贫血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老年贫血引起眩晕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养血颗粒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等西药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颗粒治疗中老年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抗支原体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淑敏;赵莉;杨英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围产期心肌病诊治进展

    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指发生在妊娠后期及产后初期以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疾病.PPCM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差异很大,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明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性心肌炎、妊娠期异常的免疫应答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激素分泌异常、营养失调、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等.PPCM的临床表现包括常见的心力衰竭以及与血栓栓塞相关的一些症状.治疗方案主要针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由于PPCM常并发血栓栓塞,故也需抗凝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必要放置主动脉内气囊搏动装置.未来在PPCM早期可能会应用催乳素抑制剂溴隐亭治疗.可研究的领域包括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对PPCM的影响和一些非常规治疗方式,如免疫抑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以及一些控制和预防策略.现综述如下.

    作者:杨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呋塞米+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DBP、心率(HR)低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建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3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脑卒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9%、92.6%,高于对照组的15.9%、36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王林先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4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探讨

    目的 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查,建立4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进行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 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各试验菌样品中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结论 4种中药制剂所采用的检验方法 可以消除药品的抑菌作用.测定结果 准确,药品质量安全有效,能达到验证试验的目的.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审批同意书在病案复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病案的使用已不仅局限于医院内部,在保险业、公安司法、伤残鉴定、医保报销、继续治疗、转院治疗、医疗纠纷等行业病案资料的利用率亦较高,时间性、实用性很强[1].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近几年在我院患者出院后即要求病案复印的人数高达70%以上,复印工作占病案室工作量很大的份额.然而,由于人们对复印条款的理解不够全面,再加上病案管理(包括书写和归档)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在病案复印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使复印者不能顺利地得到预期的资料,从而影响到病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林梅;刘东璐;郑凤霄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内瘘成熟的促进效果.方法 60例内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喜辽妥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喜疗妥治疗.比较2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透析血流量及首次透析血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情况均逐渐好转,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长于对照组;2组透析4周后血流量均大于首次透析,且观察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透析血肿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 0%(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促进内瘘早期成熟有积极作用,且局部血肿发生率低.

    作者:唐镜;车小乔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 比较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鼻骨骨折患者57例CT及X线影像学资料,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确诊率及不同类型鼻骨骨折诊断阳性率.结果 CT对鼻骨骨折临床确诊率为100%,高于X线检查的47.4%;CT对不同类型鼻骨骨折诊断阳性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T诊断鼻骨骨折较X线诊断更为精确.

    作者:袁世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手术麻醉医师的配合技巧与防护

    医院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聚集地.手术室具有独特的接触血液致病菌的危险,如长期与手术开放创面接触,经常施用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血液等,其感染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需要防护的是血源性疾病感染,其主要感染来源: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组织器官以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手术室也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有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的协调性、配合性极强.因此,手术室巡回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麻醉学知识,掌握麻醉方法、步骤及麻醉意外的处理.这样才能与麻醉医师良好地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笔者通过调查表的方式了解到麻醉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作者:潘青芳;段虎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水平,探索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12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分析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患者的血清CEA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可为判断肺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作者:方黎;韩娜;王海莉;蔡晶;张中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不同发现方式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通过对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作用的探讨,来研究不同发现方式对结控项目患者发现的影响.方法 对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在结控项目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及结控项目实施早期发现患者和对病情较轻患者发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发现患者分别占全部结控项目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的17.2%和15.7%;占结控项目早期(前3年)发现上述患者的29 8%和28.7%;占结控项目后期(后7年)发现上述患者的13.7%和10.6%.被动发现方式发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占总数的66.3%.结论 结控项目患者发现除了因症就诊发现方式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归口管理力度不够的地区,适当采用X线团体检查发现方式来发现患者,特别是对结控项目早期和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仍起到较好的作用,可作为结控项目患者高发现目标单纯采用因症就诊发现方式的一种补充.

    作者:陈恩泰;李进升;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

    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兴盛于70年代末,主要由一些南方厂家生产.由于当时的质量和标准偏低,基本上就是简单地1+1形式,未进行相应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因此在1985年<药品管理办法>实施后,国家严格药品审批制度,淘汰了一批质量、效果不好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但仍有一部分品种遗留下来.添加的西药成分大同小异,主要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碱、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而在报批时将此类药物统一归类为中药.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类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镜技术飞速发展.据资料显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病灶2.0cm的病变复发率高达20%,与病变直径大,须分片切除,易致病变残留有关[1].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可单次完整切除病变,深度可包含黏膜全层、肌层、黏膜下层,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及复发率.现将我科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熊李燕;饶慧燕;杨玉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麻痹性痴呆的诊治体会

    患者,男,43岁,职员,汉族.因进行性智力下降3个月,肢体震颤1个月入院.患者逐渐出现计算力、记忆力下降,伴睡眠障碍,情绪波动,易激惹,有幻觉,躁狂不安,曾于外院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遗忘症、智能损害.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肢体震颤来我院就诊.既往有2段婚姻史及冶游史;抽烟(20~40支/d)×20年,饮酒(50~250g)×20年.入院查体:T 36.5℃,P 90次/min,R 19次/min,BP 128/72mmHg,心率90次/min,未闻及杂音,肺、腹听诊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时间、空间、定向力尚可,口齿欠清,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面具脸,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四肢姿势性及静止性震颤,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分;头颅MRI示:脑萎缩;脑电图示:边缘状态脑电图;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Crust滴度试验阳性.临床诊断:麻痹性痴呆.因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予以头孢曲松2.0g/d,奥氮平5mg/d,美金刚10mg/d,美多芭250mg(3次/d),盐酸苯海索(安坦)1mg(2次/d),14d后患者精神症状好转,肢体震颤减轻,记忆力、理解力有所改善.

    作者:高新;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