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潘云

关键词:医院管理, 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疗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护人员信息素养教育,对信息系统建立与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笔者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关注与思考.信息素养的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疗养院提高服务水平,走上可持发展现代化疗养院的需要.下面根据实际工作的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
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带教的做法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后阶段,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她们实际工作能力,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已经成为临床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实际工作,就临床护理带教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马培娥;刘春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肤康宁搽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肤康宁搽剂是根据《本草纲目》中的古方、验方及《中药大辞典》中收集的有关消炎、止痒的方剂,经多方筛选和验证研制而成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现将该搽剂配制及质控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孔凡贞;范莹;莫宗琪;苏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人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

    鼻胃管饲是临床常用替代自主进食的方式,其使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疾病的转归.据研究表明,住院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60%[1-3].依靠管饲的老年患者也不例外,因其特殊的膳食方式,在疾病状态时,营养问题往往表现更为突出,因此,采用科学的营养支持,是维护管饲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住院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江浔;吴德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阴囊肉膜囊固定加精索固定法治疗隐睾

    目的 探讨隐睾的治疗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07~2005-06采用阴囊肉膜囊固定加精索固定法治疗78例隐睾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4个月至6年,78例术后睾丸均位于相应侧阴囊底部,无睾丸回缩、萎缩及扭转.结论 阴囊肉膜囊固定加精索固定法治疗隐睾,可减少睾丸回缩及萎缩概率,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张志;杜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鼠乳腺胚胎期和出生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哺乳动物的乳腺是一个很特殊的器官,是雌性动物出生后唯一可以多次重复再生的器官.雌性小鼠出生时,乳腺只有乳头及与乳头相连接的简单导管结构.从出生到性成熟,小鼠乳腺一直处于导管伸长的阶段.怀孕开始后,随着胎儿的发育和分娩,大部分的乳腺结构发育才完成;哺乳期结束后,乳腺开始退化并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就这样,怀孕开始,乳腺生长发育形成腺泡和腺小叶等分泌性功能结构,哺乳结束,这些结构退化消失,周而复始.动物乳腺发育过程与其它器官的发育过程不同,主要是在雌性动物的成年期,确切地说是怀孕期间完成的.雌性哺乳动物的乳腺在出生时完成了10%左右的发育.笔者就其动态发生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范凌云;安靓;李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1 360例

    目的 评价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 笔者1998-08~2006-03应用圆型吻合器对1 36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760例,女600例.年龄16~88岁.食管癌800例,贲门癌560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2例,胸顶吻合98例,弓上吻合620例,弓下吻合630例.结果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7例(0.5%),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22例(1.6%),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20例(1.5%).结论 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作者:公斌;张志勇;宿学家;孙新;朱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的测定与临床应用进展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作为一种炎症介质,近年来成为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本文就PCT的来源、代谢、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代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原因、特点及预防控制

    人兽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我国现有畜禽传染病202种,其中1/2以上为人兽共患病.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世界流行活跃,新人兽共患病不断爆发,老人兽共患病再度肆虐,使国际社会面临着共同威胁与挑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本文就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原因、特点及防控对策作一概述.

    作者:傅兴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速生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快速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断速生型非结核分枝杆菌(RGM)感染,建立RGM培养分离方法并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方法 应用改良的罗-琼培养基、血平板在35℃条件通过适当改善培养条件等,分离鉴定RGM.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35株RGM,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利福平等30余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RGM是引起临床久治不愈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且易导致医源性感染,RGM耐药性强,治疗困难.

    作者:陶元勇;李加村;张培森;裴景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硅油取出术21例

    21例(21眼)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3-01以来收治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伴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

    作者:田学敏;刘敏;冯联兵;陈四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联合微型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11例

    1999-02~2005-02笔者应用联合微型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皮肤缺损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51岁.拇指近节3例,食指中节2例,中指中节2例、近节3例,环指中节1例.均于伤后6~8 h急诊手术.均为手指环形缺损或清创后创面环形缺损,伴有一侧或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或挫伤.伴肌腱外露或缺损5例;伴指骨骨折6例,其中粉碎骨折2例.

    作者:李忠;劳克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较青中年危险而复杂.鉴于老年人体弱多病、各种脏器机能衰退的特点,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否正确、完善,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和预后.笔者所在科自2000~2005年共收住院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赖玲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牙冲冲击拔牙法的临床应用

    在口腔门诊工作中每天都可遇到拔牙的病例,寻找简便易行、快速安全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目前已成为口腔界同行们的热门话题.用传统的牙挺拔牙在各教科书及杂志中都有较多的描述,用骨凿冲击法拔牙可见少量报道,但用牙冲冲击拔牙法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近10年来笔者利用此法拔除各种牙齿,如高位近中阻生、舌向位、远中阻生、垂直阻生牙、多生牙、移位牙等,减轻术中患者的痛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尤以舌向位效果好.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郝凤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查分析与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结果 2005-11-01~12-31切口感染发生率6.13%,年龄、切口分类、伴有糖尿病、肥胖及手术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联.结论 该院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为不可变因素,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中的可变因素可通过尽快完善术前检查,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及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的预防应用抗生素措施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灵;张曲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伤性胸骨骨折17例诊治体会

    胸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较少见,可合并心脏大血管、胸壁血管及气管胸膜损伤而引起胸腔积血、气胸和胸廓反常呼吸等严重并发症,伤情复杂,易导致严重后果.现将笔者等1999年以来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胸骨骨折17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新;张志勇;宿学家;朱斌;公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拟露蜂房汤治疗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诊断不难,治疗方法多,效果不一.笔者所在医院自1999年以来自拟露蜂房汤治疗慢性鼻炎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文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随着疗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护人员信息素养教育,对信息系统建立与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笔者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关注与思考.信息素养的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疗养院提高服务水平,走上可持发展现代化疗养院的需要.下面根据实际工作的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潘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既能达到短节段三柱固定,又有三维空间可调性和解剖复位的坚强稳固性,还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矫正椎体前后移动,使受压的脊髓神经有一个内在的空间环境,让其不全瘫神经恢复,达到重新行走、工作及生活的能力[1].自2002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应用该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艺娇;沈丽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arrett食管溃疡手术治疗1例

    患者男,63岁.以胸骨后疼痛半年余收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当时未就诊治疗,但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呕吐症状,到该院就诊,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食管下段近贲门处见长约4cm的充盈缺损,黏膜不规则,局部蠕动减弱,未见狭窄.初步诊断:食管下段癌.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无手术禁忌,遂行食管下段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病理提示食管下段可见4cm×3cm大小的溃疡,穿透肌层,食管下段黏膜可见有柱状细胞.确诊Barrett食管溃疡(Barrett esophagus).

    作者:徐同毅;孙强;马春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支持式钛桩内固定与烤瓷(树脂)桩冠修复牙折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骨支持式钛桩内固定与核桩冠修复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外伤性牙折患者98例,共120颗患牙,随机分为二组各60颗.一组行骨支持式钛桩内固定即时修复,另一组行根管治疗后烤瓷(树脂)桩冠修复.结果 经3年随访,骨支持式钛桩内固定修复牙折组患者的满意度达90%,牙齿脱落率仅为5%,而采用烤瓷(树脂)桩冠修复组患者满意度为70%,牙齿脱落率高达30%.结论 骨支持式钛桩内固定即时修复牙折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子忠;林先军;柳玉晓;张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济南军区联勤部

主办: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