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源;王胤;周浓;姜北;余燕
介绍中药重楼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中国知网和Pubmed检索工具,查阅近年来34篇相关资料,对中药重楼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中药重楼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调节机体免疫等机制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其主要途径,但某些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夏亚飞;阎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胞质附着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化汤低、高剂量组(7.2,14.4g·kg-1)、尼莫地平组(8.1 mg·kg-1).大鼠常规饲养3d后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d后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后,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ZO-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脑组织ZO-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三化汤高剂量组脑组织ZO-1表达显著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脑组织ZO-1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三化汤低剂量组脑组织ZO-1表达升高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三化汤高剂量组升高脑组织ZO-1表达较尼莫地平组明显(P<0.05).结论:三化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樊凯芳;梁晓东;李晓亮;唐迎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方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周围神经髓鞘抗原(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高剂量组(HL高组)、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低剂量组(HL低组)、EAN模型组、正常组.HL高组和HL低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固定时段灌胃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方浓煎剂1次,剂量分别为26.89,6.79 g·kg-1·d-1.观察各组发病情况,坐骨神经中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外周血中17型辅助T细胞(Th17细胞)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阳性调节T细胞(Foxp3+ Treg细胞)比例和淋巴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mRNA水平.结果:HL高组的初发病时间为(11.92±1.38)d,迟于EAN组(P<0.05),其高峰期临床评分为(2.41±1.09),髓鞘脱失的组织学评分为(0.58±0.51),均显著低于EAN组(P <0.05);HL高组和HL低组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1.88±0.47)%,(2.71±0.39)%较EAN组显著减少(P<0.05),Foxp3+ Treg细胞比例(15.06±1.35)%,(9.18±1.00)%较EAN组显著增加(P<0.05),淋巴结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7mRNA表达HL高组分别为(0.38±0.02)%,(0.45±0.08)%,(0.34±0.13)%,(0.63±0.17)%;HL低组分别为(0.45±0.03)%,(0.60±0.05)%,(0.74±0.12)%,(1.04±0.17)%与EAN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方能够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EAN有治疗作用.
作者:贲莹;王秀丽;张凤华;梁文杰;张培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复方Ⅰ(决明子、丹参、苦丁茶配伍),复方Ⅱ(决明子、丹参、绞股蓝配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对两个不同配伍在降血脂作用中所产生的协同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组、复方Ⅰ组及复方Ⅱ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用常规饲料喂养外,其余4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正常组和高脂模型组ig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阳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7 mg·kg-1),复方Ⅰ组给予决明子、丹参、苦丁茶提取物(相当于生药决明子1 596 mg·kg-1,丹参197 mg·kg-1,苦丁茶230 mg·kg-1).复方Ⅱ组给予决明子、丹参、绞股蓝提取物(相当于生药决明子1 596 mg·kg-1,丹参197 mg·kg-1,绞股蓝648 mg·kg-1).连续ig给药4周,观察两种配伍对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并对肝、肾、脾等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两个配伍组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TC(5.24±1.09,5.53±1.03) mmol·L-1,TG(0.85±0.10,0.89±0.07) mmol·L-1,MDA( 14.30±1.87,15.65±1.78) nmol·L-1含量(P<0.01),明显升高血清中HDL-C( 3.47±0.36,3.34±0.25) mmol·L-1含量,SOD(107.71±7.74,104.87±6.42) U·mL-1活力(P<0.叭),其中复方Ⅰ降低TC,MDA含量作用较明显.结论:两个配伍组均有辅助降血脂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保肝作用,复方Ⅰ作用更明显.
作者:卢锟刚;乐智勇;陈桂林;王松笛;宋成武;方念伯;余尚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弄清川芎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方法.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查阅南齐至清朝时期本草原著123部,并查阅建国后《中国药典》8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7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川芎炮制有关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和文献循证.川芎炮制历史悠久,历代的炮制方法有洗、去土、去苗芦;切、剉、研;熬、炒、煅、焙、蒸、酒炒、酒洗、酒炙、酒煮、醋煮、醋炒、米泔浸、米泔炒、童便浸、盐水炙等,共29种.其中酒炙法自宋代沿用至今.现代主要应用生品,酒炙亦有.分析了川芎现代炮制研究状况.川芎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有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谢仲德;易东阳;方应权;郭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淫羊藿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结果:佳制备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1.5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可为制备其他膏滋提供参考.
作者:伍小燕;黄权芳;唐爱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大黄药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W.Smith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黄药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7-甲氧基白杨素(1)、5,7,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2)、阿魏酸(3)、白桦酸(4)、木犀草素(5)、咖啡酸(6)、3β-O-乙酰熊果酸(7)、山香二烯酸(8)、蔷薇酸(9).结论:化合物2,7~9首次从香薷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玮;侴桂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实验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生物利用度低是口服药物制剂经常出现的情况,选用安全有效的吸收促进剂来增加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3种研究方法(在体法、体外法和体内法)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并加以探讨,分析认为,冰片对口服药物吸收的调节作用与药物分子结构和给药浓度,冰片的种类、浓度和用法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吸收机制尚未明确.故针对水溶性差和代谢迅速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冰片促进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将为冰片促吸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海燕;邬伟魁;芦乾;贺娅;宋伟;李芳;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选内部沸腾法提取叶下珠没食子酸工艺条件.方法:用少量乙醇溶液为解吸剂润湿叶下珠粉末,使没食子酸充分解吸,加一定量热提取剂,使渗透到叶下珠组织内部的乙醇沸腾,强化提取过程.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解吸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5个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含量.结果:内部沸腾法提取叶下珠没食子酸的佳工艺条件为1.6倍量60%乙醇解吸30 min,80℃提取15 min.结论:在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叶下珠没食子酸提取得率可达0.970%,该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蓝峻峰;刘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雷公藤醇提物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而探讨中医经典方剂归脾汤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4.5,9,18 g·kg-1).分别以相应剂量连续ig5 d后,再以雷公藤醇提物(3.2 mg·kg-1)ig3 d造模.检测大鼠肝病理组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呈脂肪性病变,肝细胞浑浊.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各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ALT,AST,MDA水平(P<0.05),提高GSH-Px水平(P<0.05),中、高剂量还可提高SOD水平(P<0.05);归脾汤各组肝脏病理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有所减轻.结论:归脾汤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周文静;柴智;王永辉;闫润红;周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化元胡止痛软胶囊中延胡索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HPLC测定其含量,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3批验证试验RSD 2.6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杜茂波;刘淑芝;刘树扬;葛克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49例复发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其中28例为白头翁汤治疗组,21例为氟康唑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主要症状、病原体的转阴率和随访复发情况.中药综合疗法治疗组治疗肝经湿热型念珠菌性阴道病总有效率为85.7%,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者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病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过后期随访调查发现,中药综合疗法治疗组复发率为25%,西药对照组复发率为47%,说明中药综合治疗本病长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不易复发.
作者:张晓芬;张超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HPLC-DAD测定各配伍样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交设计各因素对柴胡皂苷a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为使药>佐药>臣药.单因素对其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4组分法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味数分组中,各大组之内不同配伍柴胡皂苷a溶出率不同,各组间溶出率:复方>五五配伍>单煎液>六六配伍、两两配伍>四四配伍>三三配伍.结论:含有白芍、香附、川芎的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低,含有枳壳和甘草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高,全方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高.
作者:王林林;王春艳;张丹参;张万明;王治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了贵州都匀产铁包金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乙醇作为回流提取溶剂提取铁包金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包金中的总黄酮.结果:芦丁标准品溶液浓度在5-30 μg· L-1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 2X+0.041 9(r =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8.56%,精密度试验RSD值为0.279%,重复性试验RSD为0.634%,稳定性试验RSD 1.49%.以此方法测定,铁包金叶和茎部中黄酮含量分别为12.3%,1.42%,叶中总黄酮含量是茎部的的8.7倍.结论:贵州都匀产铁包金叶和茎部中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叶部位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毛海立;周德超;龙成梅;杨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86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33个、新处方9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作者:卢笑晖;单崎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纯化后以5×105/mL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或6孔板中,分为:细胞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型组(10 mg·L-1)、大黄附子汤组(终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400,800 mg·L-1),在细胞贴壁过夜后,正常组给予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其余各组给予LPS(10 mg·L-1),大黄附子汤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药物,48 h后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羟氨法)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Griess法测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在25 ~ 400 mg·L-内,大黄附子汤对正常细胞代谢MTT活力无显著影响;剂量达50 mg·L-1即能抑制LPS诱导NO的生成(P<0.01),100 mg·L-1时能降低MDA含量(P<0.01),增强SOD酶活力(P<0.05),并能显著抑制LPS诱导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合成(P<0.01).结论:大黄附子汤能有效调节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及抗氧化功能,改善LPS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
作者:吴丽;刘晓;蔡皓;吕高虹;郭辉;章莹;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玉郎伞( YLS)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YLS皂苷低剂量组(2×10-2g·L-1),YLS皂苷高剂量组(4×10-2g·L-1),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5×10-7 mol·L-1).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YLS皂苷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测定冠脉流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YLS皂苷高剂量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CK-MB,LDH,LDH-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YLS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李健玲;陈兆霓;吕纪华;黄仁彬;覃斐章;张士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南、北寒水石奶淬、水淬、生品在人工胃肠液中溶出率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人工模拟胃肠环境来分析寒水石的溶出情况,利用配位滴定法检测样品中主成分钙含量,计算溶出率.结果:南、北寒水石在人工胃液中溶出率在70%~ 110%,溶出率依次为奶淬<水淬<生品;在人工肠液中,南寒水石溶出率低于10%,其中生品溶出率低,北寒水石低于20%,水淬制品溶出率低.结论:南、北寒水石可能主要在胃内吸收,肠内吸收较少.
作者:陆景坤;陈朝军;周昊菲;刘智杰;毅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9个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样品.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水(梯度洗脱0~60 min22%A→100% A);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mL· min-1;柱温25℃.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单芽狗脊蕨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进一步对其中的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山柰素-3-O-α-L-(4-O-乙酰基)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进行了归属.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单芽狗脊蕨质量控制.
作者:马秉智;朱立平;鞠海;高增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受孕小鼠孕期给补肾方剂对其子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模型抗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力及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发育”和“补母益子”理论.方法:将同期妊娠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IUGR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五子衍宗丸组、四君子汤组,共6组.模型组于孕第7天用40%乙醇灌胃,12 mL·kg-1,1日1次,共14 d,各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的同时ig予补肾方剂(五子衍宗丸、左归丸、右归丸)及补气方剂(四君子汤),30 g·kg-1,30mL· kg-1,1日1次,共14 d.每窝子鼠2-4只供检测各组子1代小鼠抗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力及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功能.结果:孕鼠于孕7~20 dig补肾方剂左归丸的子鼠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24 h存活率(8只)明显高于IUGR模型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 <0.05):IUGR模型子鼠RES碳粒廓清吞噬指数K(1.15±0.14)及校正吞噬指数α(5.68±2.63)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14 ±0.14,9.26±1.67,P<0.05),而补肾方剂左归丸组吞噬指数K及校正吞噬指数α为(2.54±0.12,8.51±1.94)、右归丸组为(0.98±0.07,8.86±1.76)、五子衍宗丸组(2.28±0.09,8.70±1.3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接近正常组;补气方剂四君子汤对子代的抗细菌感染力及RES吞噬功能未见明显作用.结论:孕鼠于孕7~20d ig左归丸等补肾方剂,可显著提高IUGR小鼠的免疫力,从免疫学角度为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发育”和“补母益子”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许凯霞;王永辉;杨向竹;牛欣;刘亚明;冯前进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