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直接相关.尽早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主要观察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小剂量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作者:杨栋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通过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手卫生观察表,采用隐蔽现场观察形式,对我院21个科室的147名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等手卫生执行情况及进行调查,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多项行政干预措施,用同样方法再次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护士高于医生,重点科室NICU、ICU高于普通科室内、外、妇科.结论 通过采取行政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显著增强,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改善.
作者:李媛;李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正天丸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用正天丸6g,3次/d;氟桂利嗪10mg,每晚睡前服.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嗪10mg,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其中治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2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其中治愈7例,显效13例,好转9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天丸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学玲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近年来的90例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血肿清除率达95%以上,死亡率为12.3%.结论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手术创伤较小、疗效快、费用相对较低,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苏保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冠心病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使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临床上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多见.银丹心泰滴丸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冠心病的纯中药制剂,我们自2008年以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1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炯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通过消化系统用药不合理分析,发现临床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雄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中成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有很大的误区,加上内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等很多影响,致使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逐年增长.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变态反应,血液、神经、泌尿和消化系统都受到损害.对此要加强对中成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宣传,强化中成药物工艺流程和组方的监管,鼓励医药企业更深入地对中成药物的药理、毒理和有效成分等的安全研究,减少降低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全身麻醉剂,它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循环呼吸影响比较小,无呼吸道刺激,麻醉诱导快速且易于接受,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现在已较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高浓度诱导用于成人,但已经证实患儿可耐受高浓度吸入及浓度的快速改变,并能降低患儿术中发生心搏骤停风险等特点,本研究就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范伟民;张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比较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不同卧位的头痛和舒适度,讨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的舒适体位.方法 将24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去除肩下垫枕,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不限制头部运动.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限制头部运动.全部采用针内针法行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续观察3d,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和舒适度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头痛.结论 脊麻-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术后无需去枕平卧预防头痛,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樊桂一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6例治疗过程中死亡9例,其中死于脑血管意外4例,心血管3例,感染1例,因患者失去治疗信心或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14例,仍维持性血液透析33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及早发现、及早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为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人较少见.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但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患者误诊的原因、诊断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叶青;周国华;周友乾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9-2011年口服降糖药的应用频率、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口服降糖药的消耗金额逐年增长,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结论 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呈增长趋势且应用合理.
作者:王宪英;王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厄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6例非小细胞肺癌,其中位年龄为76.2岁,65岁以上者占31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临床分期:ⅢB期12例,Ⅳ期34例,腺癌28例,非腺癌18例,均未接受过一线治疗.治疗方案为厄罗替尼150mg 1次/d单药口服,每月1次查胸腹部CT评价疗效.结果 4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16例,全组有效率为30.4%,疾病控制率为65.2%.腺癌组:有效率30.7%,疾病控制率70.6%;非腺癌组:有效率为8.5%,疾病控制率为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Ⅰ和Ⅱ度不良反应皮疹(43.7%)和腹泻(33.6%)未见间质性肺病和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出现.结论 厄罗替尼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大志;郭成业;闫春;韩淑红;娇文杰;潘乃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书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能力,从而稳定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雪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抗菌药物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骨科手术患者抗菌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6例手术患者,对抗菌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骨科临床上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发现存在抗生素选用不当、用药剂量不合适、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及给药方式不恰当等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现象.结论 骨科医生在患者的围术期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抗菌药物的规范用药,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席天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丹参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灯盏花素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我科患者在使用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过程中,发现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功能盆腔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和化症消淤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粉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医疗体制以及护士自身的素质是护理职业风险主要因素之一.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
作者:汪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途径与方法,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取自制问卷对随机抽样的15家医院各100名在职护士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患者认可;护理质量与护患纠纷成负相关;护士接受上岗培训能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年龄与护理质量成负相关,年龄越大,护理质量越好.结论 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需继续保持和改进;护理服务与护患纠纷应得到妥善处理;应注重护理服务的培训,注重护理服务内涵,注重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真正实现高质量高认可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