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捷
目的 对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1例行新式剖宫产术产妇以及120例传统剖宫术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肝门排气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 新式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较传统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组织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罗益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达98.33%,与对照组的7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早25mg,晚50mg,1次/12h,共4次,再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100mg,观察孕妇用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服米非司酮,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观察组从注药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从阵腹痛发生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结论 此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引产痛苦、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琼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其痛苦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通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使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了解有关知识,消除或减轻恐惧不安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术期.
作者:唐迎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医院门诊处方常见问题,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12月1095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该医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用药品种数为2.00种,抗菌药使用率平均为25.25%,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18.8%.在1095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45张,不合格率为4.06%.其中,不规范处方216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8.54%;用药不适宜21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7.64%;超常处方17张,占不合格处方3.82%.结论 该医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尚有问题存在,仍需加强对处方的管理、审核及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李静;徐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缬沙坦分散片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单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所以,我们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凡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并以同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GO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可迅速解除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压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便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王波;宋天喜;李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苯那普利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的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有很多的高血压的患者单用苯那普利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本研究观察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饮食教育卡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早期康复.方法 将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式实施饮食教育卡对患者的饮食提供全面的指导.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饮食教育卡,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树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书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重症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重症颅脑损伤约占脑损伤的20%,该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一般高达30%~50%,是临床救治的难点.气管切开术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机体缺氧的有效措施,但气管切开后因失去了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该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很大,我院于2009年5月救治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冠心病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使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临床上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多见.银丹心泰滴丸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冠心病的纯中药制剂,我们自2008年以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1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炯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7例患者按照临床研究的随机、对照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分别给予米非司酮药物(药物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1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2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 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手术1、2组,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手术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好,但米非司酮对于患者预后情感功能上改善明显,这可能与手术对于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冉隆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8例急性心血管患者,急性心肌梗死26例,急性心力衰竭16例,急性心绞痛26例.根据不同病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临床病症、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呼吸困难、心悸、昏阙等病症得到改善,心功能得到恢复,病情明显好转,有效率较高.结论 急性心血管患者,经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菊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病死率.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率、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对脓毒性休克发病的多环节起阻断作用,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金宝灿;王天昌;广跃乾;胡显静;王琼;韦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探讨护士长对病区休假日的临床护理,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管理,以期对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可靠的经验借鉴.我科从2011年1月-2012年3 月的各种休假日期间,制定休假日安全管理值班制度,杜绝了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源性问题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实际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陆伟;周丽娟;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丹参与低分子右旋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发生的1 例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混合滴注易诱发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与两者都具有抗原性及混合后微粒增加有相关性.结论 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应重视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混合滴注致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二者不宜配伍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鲁斌;金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近几年来高血压发病率和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导致残疾、死亡的趋势不断攀升,其起病急、病情非常凶险、发展较快,第一时间诊断、尽快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点,急诊救治高血压脑梗死成为治疗该病的重中之重.一般由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由于出血部位在后鼻道,加上血压很高,血管弹性差,出血较猛,当患者看到出血较多时,心情会紧张而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不止.值得警惕的是,反复鼻出血是脑梗死的先兆,其原因是老年人鼻腔内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而脆性增加,当血压升高而脑血管未破裂之前,鼻腔的某条血管会破裂而发生鼻出血.老年鼻出血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心情愉快,起卧、大便时动作应缓慢,以防血压升高后再致鼻出血.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脑梗死患者3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儿童药品的生产及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国家需要制订相关政策规范儿童药品的研发生产及使用,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颅脑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相继进行CTA检查与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研究两者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结果 65例SAH患者,先后经过CTA、DSA检查,共发现70个动脉瘤.CTA发现其中62个,敏感性达88.57%,DSA发现其中67个,但出现2个漏诊(CTA检测可见).结论 尽管DSA仍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但CTA具有快捷、敏感性高、安全、价格低廉、无创等优点,临床使用广泛.应采取CTA、DSA结合检查,互补优势,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王杰文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