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加红
目的 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8例急性心血管患者,急性心肌梗死26例,急性心力衰竭16例,急性心绞痛26例.根据不同病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临床病症、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呼吸困难、心悸、昏阙等病症得到改善,心功能得到恢复,病情明显好转,有效率较高.结论 急性心血管患者,经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菊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内分泌科11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抗炎、抗感染、营养神经及疮面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6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能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患部组织恢复,减轻患者痛苦,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是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志良;李丹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诺和灵(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患者住院的期间除要求很好控制饮食外、还需适当的进行锻炼体育,同时要诺和灵N每天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30R三餐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血糖降低后换成诺和灵30R早餐晚餐二次餐前半小时给药.对照组(34例)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和适当体育锻炼,配合吃格列吡嗪.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为(10±3)d,对照组为(2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给与诺和强化灵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改善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从而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符春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入骨科的7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实施钢板结合螺钉治疗.结果 对照组优3例,良7例,优良率35.7%;治疗组优26例,良15例,优良率82.0%.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结合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作者:吴生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并以同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GO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可迅速解除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压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便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王波;宋天喜;李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未婚,无业人员,因吸食海洛因 6年,曾 2 次戒毒失败,经朋友介绍,于2011 年 10月9日来我中心美沙酮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主要吸毒方式为烫吸,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血压105/70mmHg,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尿吗啡初筛阳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HCV阴性,HIV 阴性.
作者:谢小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阿卡波糖,对照组则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空腹血糖控制,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研究组为83.3%;对餐后2h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5.8%.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轻微的恶心腹泻、腹胀现象.结论 阿卡波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方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输液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血压稳定后,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可以明显减少腹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下送车的管理程序,完善各项监测措施.通过完善各项管理程序和各项监测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曹以信;傅进生;谢鋆晖;李明娥;刘晓晓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比较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患者不同卧位的头痛和舒适度,讨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的舒适体位.方法 将24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去除肩下垫枕,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不限制头部运动.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限制头部运动.全部采用针内针法行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续观察3d,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和舒适度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头痛.结论 脊麻-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术后无需去枕平卧预防头痛,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樊桂一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脑血管阻塞或心脏瓣膜脱落随血液流入血管从而造成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脑细胞永久坏死的一种脑血管意外疾病.症状一般轻微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发病早期一定要及时治疗、及早康复治疗.还可以通过用药、饮食调理、康复锻炼、控制血压血脂等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吴亚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抗菌药物后效应指的是当细菌和抗菌药物进行短暂的接触时,当药物的浓度逐渐下降直至比低的抑菌浓度还要低的时候或是其消除后,仍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的效应.目前对于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的评价,抗菌药物后效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评价参数.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更是认识到抗菌药物中的峰浓度和其抗菌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剂量依赖性极为明显,也无需始终将患者体内浓度始终保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上.当血药浓度比小杀菌浓度(MBC)和低抑菌浓度时(MIC)稍低时,其中由高浓度所产生的相应的抗菌后效应仍可以对细菌的生长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可根据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相应特点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指导.
作者:王艳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每年度平均每日上消化道造影的统计资料.结果 我科平均每日上消化道造影人次逐年下降,2010近年几乎为零,2011年有所回升.结论 上消化道造影病人数量减少已成客观事实,但采取相应对策,上消化道造影减少是能够回升的.
作者:钟安军;黄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对住院患者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方法 对我院病区药房2011年1-9月的620份退药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原因.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为出院、更改医嘱、患者拒用、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徐怡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3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法不仅能减少异位妊娠手术的创伤,恢复输卵管功能,使后期受孕几率增加,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十分适合在基层医院间推广.
作者:钱淑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早25mg,晚50mg,1次/12h,共4次,再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100mg,观察孕妇用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服米非司酮,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观察组从注药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从阵腹痛发生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结论 此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引产痛苦、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琼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医疗体制以及护士自身的素质是护理职业风险主要因素之一.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
作者:汪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中成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有很大的误区,加上内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等很多影响,致使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逐年增长.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变态反应,血液、神经、泌尿和消化系统都受到损害.对此要加强对中成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宣传,强化中成药物工艺流程和组方的监管,鼓励医药企业更深入地对中成药物的药理、毒理和有效成分等的安全研究,减少降低中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指心室以上部分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和传导的异常.研究表明,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心理干预护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显重要.本研究探讨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张阿英;单建华;袁浩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7例患者按照临床研究的随机、对照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分别给予米非司酮药物(药物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1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2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 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手术1、2组,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手术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好,但米非司酮对于患者预后情感功能上改善明显,这可能与手术对于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冉隆珍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