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效口服避孕药致美沙酮维持治疗失效一例报告

谢小敏

关键词:美沙酮, 避孕药, 病例报告
摘要:1 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未婚,无业人员,因吸食海洛因 6年,曾 2 次戒毒失败,经朋友介绍,于2011 年 10月9日来我中心美沙酮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主要吸毒方式为烫吸,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血压105/70mmHg,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尿吗啡初筛阳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HCV阴性,HIV 阴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天丸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天丸治疗后循环缺血(PCI)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79例)应用正天丸治疗,对照组(66例)给予普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及血液指标等改变.结果 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天丸具有降黏、去纤、抗炎、抗凝、解聚的作用,是治疗PCI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玉堂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颅脑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相继进行CTA检查与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研究两者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结果 65例SAH患者,先后经过CTA、DSA检查,共发现70个动脉瘤.CTA发现其中62个,敏感性达88.57%,DSA发现其中67个,但出现2个漏诊(CTA检测可见).结论 尽管DSA仍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但CTA具有快捷、敏感性高、安全、价格低廉、无创等优点,临床使用广泛.应采取CTA、DSA结合检查,互补优势,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王杰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全身麻醉剂,它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循环呼吸影响比较小,无呼吸道刺激,麻醉诱导快速且易于接受,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现在已较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高浓度诱导用于成人,但已经证实患儿可耐受高浓度吸入及浓度的快速改变,并能降低患儿术中发生心搏骤停风险等特点,本研究就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范伟民;张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消栓颗粒治疗颈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自2009年9月-2011年5月采用消栓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作对照研究,疗效满意,不易复发,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根据游国雄等提出的VBAIV的诊断标准.(1)眩晕为自身旋转式视物晃动感.(2)急性起病,年龄多数中年以上,符合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3)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和Ⅲ级以上,有或无颈椎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4)除眩晕外,至少伴一种脑干病证.(5)引起眩晕的眼耳疾病除外.(6)颅脑MRI小脑脑干的梗死,出血灶及肿瘤除外.

    作者:李占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分析

    目的 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8例急性心血管患者,急性心肌梗死26例,急性心力衰竭16例,急性心绞痛26例.根据不同病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临床病症、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呼吸困难、心悸、昏阙等病症得到改善,心功能得到恢复,病情明显好转,有效率较高.结论 急性心血管患者,经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菊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浅析

    探讨医院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调剂差错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将药房调剂差错以全面质量管理的分类方法,从药剂人员、药品、工作方法、环境、计算机系统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阐述和分析.调剂差错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降低调配差错率,需从人员、药品、管理、环境和计算机系统各方面去改进,还要注重多部门内外协调,才能达到综合性防范的目的.

    作者:苏云霞;郭良君;吴英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患者常病情危急,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本研究总结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红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报告

    目的 了解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丹参与低分子右旋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发生的1 例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混合滴注易诱发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与两者都具有抗原性及混合后微粒增加有相关性.结论 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应重视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丹参混合滴注致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二者不宜配伍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鲁斌;金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其痛苦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通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使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了解有关知识,消除或减轻恐惧不安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术期.

    作者:唐迎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通过消化系统用药不合理分析,发现临床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雄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我院呼吸科处方点评实施前后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

    呼吸科是抗生素使用频度较高的科室之一,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由于抗生素发展迅速,品种不断增多,虽给医生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但同时可能带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现象,造成感染无法控制的严重后果[1].处方点评是指药师以规范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为点评对象,分析评价处方(包括医嘱单)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达到合理管理处方用药,各家医院实施处方点评后,均一定程度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比例[2].本研究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完整处方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处方点评对呼吸科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作者:黎丽;毛向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饮食教育卡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饮食教育卡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早期康复.方法 将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式实施饮食教育卡对患者的饮食提供全面的指导.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饮食教育卡,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树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门诊药房临床药学服务实践路径的探讨

    要加快由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的药学模式向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指导患者用药,促进合理用药,应当重视校对和审方工作,加强药品调剂工作管理;面向患者和医务人员设立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开发药学服务功能.

    作者:曾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子宫肌瘤不同治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7例患者按照临床研究的随机、对照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分别给予米非司酮药物(药物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1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2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 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手术1、2组,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手术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好,但米非司酮对于患者预后情感功能上改善明显,这可能与手术对于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冉隆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的指导.方法 对135例MRSA患者的细菌株进行培养鉴定分析.结果 135例MRSA患者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5%、94.07%、97.8%、100%、91.11%、2.22%、0.结论 MRSA的耐药性异常明显,除了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少数抗生素敏感外,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

    作者:杜坤;李昌庆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达98.33%,与对照组的7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下送车的管理经验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下送车的管理程序,完善各项监测措施.通过完善各项管理程序和各项监测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曹以信;傅进生;谢鋆晖;李明娥;刘晓晓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为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压力应对方式调查表对我市三所二级医院的26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该两项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聘用状况不同的护士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与SAS、SDS得分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087和0.085),消极应对方式与SAS、SDS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63和0.791).结论 临床护士的焦虑抑郁情况发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护理管理者应高度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生翠;张撰荣;冯合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胎儿窘迫的诊治分析

    胎儿窘迫是指宫内有缺氧征象而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缺氧时胎儿全身组织,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危害大,可造成胎儿死亡,及以后的胎儿智力发育异常.因此,积极预防、及时诊治与护理对减少围产儿死亡、改善预后、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项燕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二例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主要为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人较少见.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但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患者误诊的原因、诊断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叶青;周国华;周友乾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