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

张阿英;单建华;袁浩龙

关键词:心理护理, 心律失常, 焦虑
摘要: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指心室以上部分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和传导的异常.研究表明,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心理干预护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显重要.本研究探讨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输液方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输液方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输液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血压稳定后,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可以明显减少腹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

    作者:韩菊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其药物治疗一直是心血管内科的难点之一[1];虽然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性心律失常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因其技术限制、并发症较多及费用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2].笔者运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3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文;时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使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临床上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多见.银丹心泰滴丸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冠心病的纯中药制剂,我们自2008年以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1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炯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激素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2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加服中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激素常规疗法,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参考推广.

    作者:冯振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及心律失常纠正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陈正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50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实验组,另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未做任何镇痛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生命体征、产程、不良反应、镇痛效果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实验组产妇镇痛30min后各时点VAS评分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且不延长产程和改变分娩方式,对母婴影响小.

    作者:颜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肺癌患者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

    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肺癌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8年起对25例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取代传统的外周静脉用药,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仅减少患者直接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地西泮与氯硝西泮治疗妊娠及哺乳期精神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西泮与氯硝西泮治疗妊娠及哺乳期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精神障碍治疗的妊娠及哺乳期患者68例.分为观察Ⅰ组(30例)与观察Ⅱ组(38例).观察Ⅰ组患者使用地西泮进行治疗;观察Ⅱ组患者使用氯硝西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Ⅰ组有效率为86.67%,观察Ⅱ组有效率为84.21%.观察Ⅰ组3例新生儿出现嗜睡,观察Ⅱ组无新生儿出现不良症状.结论 妊娠及哺乳期精神药物因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否则会对新生儿的健康产生影响.

    作者:王丽萍;陈强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分散片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单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所以,我们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凡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通过消化系统用药不合理分析,发现临床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雄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阿托品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品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3月入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180例假性近视儿童.对其采用硫酸阿托品眼膏治疗半年,同时实施追踪观察措施,收集所选患者在1年内的所有验光屈光度的检查情况,后总结和分析儿童近视度数变化的情况.结果 6个月后,近视度数均已得到有效控制,儿童中既有近视度数减少的现象,也有近视度加深的现象,加深幅度为-0.50DS,但总体评价仍在可控范围内,在近视加深的儿童中近视度数的增幅已明显减慢,轴向与散光相差不大.统计近视屈光度结果为:有102例屈光度得到控制不增长,占56.7%;有56例屈光度减少,占31.1%;有22例屈光度加深,占12.2%.结论 对于假性近视儿童,使用硫酸阿托品眼膏进行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儿童的近视度数或者控制其停止加深,无不良反应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硫酸阿托品眼膏治疗儿童假性近视有效、安全、可靠.

    作者:姚龙全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3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花粉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法不仅能减少异位妊娠手术的创伤,恢复输卵管功能,使后期受孕几率增加,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十分适合在基层医院间推广.

    作者:钱淑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重症颅脑损伤手术后气管切开一例的护理体会

    重症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重症颅脑损伤约占脑损伤的20%,该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一般高达30%~50%,是临床救治的难点.气管切开术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机体缺氧的有效措施,但气管切开后因失去了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该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很大,我院于2009年5月救治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质量超重、高脂血症[1].

    作者:谢树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后效应指的是当细菌和抗菌药物进行短暂的接触时,当药物的浓度逐渐下降直至比低的抑菌浓度还要低的时候或是其消除后,仍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的效应.目前对于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的评价,抗菌药物后效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评价参数.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更是认识到抗菌药物中的峰浓度和其抗菌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剂量依赖性极为明显,也无需始终将患者体内浓度始终保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水平上.当血药浓度比小杀菌浓度(MBC)和低抑菌浓度时(MIC)稍低时,其中由高浓度所产生的相应的抗菌后效应仍可以对细菌的生长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可根据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相应特点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指导.

    作者:王艳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城郊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用药情况研究

    目的 分析城郊社区2糖尿病患者治疗用药情况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社区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4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用药,分析血糖水平与治疗方案的相关性,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1种口服降糖药组、2种口服降糖药联合组、3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组及胰岛素组,比较各组间FPG、2hPG及HbA1c.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药物治疗方案呈正相关(r=0.2158,P=0.001),胰岛素组HbA1c显著高于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组HbA1c显著高于1种口服降糖药组和3种口服降糖药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对血糖控制极为重要,应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建芳;骆波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浅谈护理职业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医疗体制以及护士自身的素质是护理职业风险主要因素之一.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

    作者:汪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其痛苦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通过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使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了解有关知识,消除或减轻恐惧不安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术期.

    作者:唐迎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小儿腹泻的合理用药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病的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对2010年2月-2011年12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患儿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其中43例患儿为水样便,有21例患儿为黏液样便,应用抗菌药物、阿片受体激动剂、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疫苗进行预防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结论 根据造成腹泻的不同原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郝晓飞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过8周治疗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及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TC、TG、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TG、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娜孜古丽·热多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