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颜丽萍

关键词: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分娩, 镇痛
摘要:目的 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50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实验组,另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未做任何镇痛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生命体征、产程、不良反应、镇痛效果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实验组产妇镇痛30min后各时点VAS评分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且不延长产程和改变分娩方式,对母婴影响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许加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早25mg,晚50mg,1次/12h,共4次,再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100mg,观察孕妇用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服米非司酮,只在孕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观察组从注药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从阵腹痛发生到胎儿、胎盘排出时间短,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结论 此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引产痛苦、胎膜残留及失血量少,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琼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临床路径及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中的作用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管理模式,对降低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合理运用医疗资源来说,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医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临床路径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中应用,临床药师肩负着用药方案制订、监测、用药指导与教育等责任,在临床路径的实施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德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并以同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GO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可迅速解除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压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便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王波;宋天喜;李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手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139例临床分析

    泪小管断裂多合并内眦部眼睑裂伤,不及时修复将导致永久性溢泪.自1998年7月-2009年12月我们收治外伤性泪小管断裂139例,经过1~8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耀峰;李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子宫肌瘤不同治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7例患者按照临床研究的随机、对照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分别给予米非司酮药物(药物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1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2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 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手术1、2组,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手术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好,但米非司酮对于患者预后情感功能上改善明显,这可能与手术对于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冉隆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60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患者病程长,诱因多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中、重度发作患者多,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结论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我院呼吸科处方点评实施前后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

    呼吸科是抗生素使用频度较高的科室之一,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由于抗生素发展迅速,品种不断增多,虽给医生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但同时可能带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现象,造成感染无法控制的严重后果[1].处方点评是指药师以规范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为点评对象,分析评价处方(包括医嘱单)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达到合理管理处方用药,各家医院实施处方点评后,均一定程度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比例[2].本研究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完整处方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处方点评对呼吸科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作者:黎丽;毛向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浅谈护理职业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医疗体制以及护士自身的素质是护理职业风险主要因素之一.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

    作者:汪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 选取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常规治疗手段一样,主要有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但观察组还辅用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血功能和肺通气功以及D-二聚体(DD)水平方面,观察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利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手段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直接相关.尽早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主要观察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小剂量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作者:杨栋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浅述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脑血管阻塞或心脏瓣膜脱落随血液流入血管从而造成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脑细胞永久坏死的一种脑血管意外疾病.症状一般轻微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发病早期一定要及时治疗、及早康复治疗.还可以通过用药、饮食调理、康复锻炼、控制血压血脂等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吴亚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浅析

    探讨医院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调剂差错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将药房调剂差错以全面质量管理的分类方法,从药剂人员、药品、工作方法、环境、计算机系统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阐述和分析.调剂差错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降低调配差错率,需从人员、药品、管理、环境和计算机系统各方面去改进,还要注重多部门内外协调,才能达到综合性防范的目的.

    作者:苏云霞;郭良君;吴英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能力,从而稳定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雪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小剂量曲安奈德腱鞘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门诊常见的痛症之一,以往多以腱鞘内注射局麻药、糖皮质激素混合液为主要方法.我院于2009年开展以小剂量曲安奈德腱鞘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文;曾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我国儿童药品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

    儿童药品的生产及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国家需要制订相关政策规范儿童药品的研发生产及使用,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护士长对病区休假日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探讨护士长对病区休假日的临床护理,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管理,以期对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可靠的经验借鉴.我科从2011年1月-2012年3 月的各种休假日期间,制定休假日安全管理值班制度,杜绝了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医源性问题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实际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陆伟;周丽娟;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达98.33%,与对照组的7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50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为实验组,另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未做任何镇痛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生命体征、产程、不良反应、镇痛效果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实验组产妇镇痛30min后各时点VAS评分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且不延长产程和改变分娩方式,对母婴影响小.

    作者:颜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那普利是现在临床使用很多的抗高血压的药物,在临床的实践中发现有很多的高血压的患者单用苯那普利治疗还不能控制好血压.本研究观察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