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锦;张荣伟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被逐渐接受和推行,我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学习国内外先进人文理念,在军队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康复管理中开展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大大缩短了军队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康复时间,明显提高了军队精神病患者治愈率,促进了回归部队,取得了显著的军事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体系部队和上级首长的一致好评.
作者:胡兴焕;刘柳成;李晓琼;甘景梨;高存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做好特勤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使之适应大联勤体制,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1 .作为后方医院,做好特勤人员医疗保障,对深化大联勤试点工作,提高卫勤综合保障能力,圆满完成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金江;毕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我院根据有关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质量管理标准和法规,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梁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颅脑损伤、骨折、烧伤、大手术等严重创伤后,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或麻醉使用镇静剂,患者多昏迷或意识不清,血流灌注差导致缺血低氧、伤口感染及应激反应、胃肠道麻痹等.这些因素极易发生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而终致死亡.
作者:李付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1,2 ,指的是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作为极端的异常死亡行为,自杀者往往采取自缢、绝食、吞异物,服毒、坠楼、溺水、触电和割腕等手段达到结束生命的目的.
作者:曹晖;张自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超微化白芨粉混悬液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超微化白芨粉混悬液(简称白芨组)和乙碘油混悬液(即乙碘油组);两组均在DSA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观察两组术后肿瘤缩小率、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状况.结果栓塞治疗后白芨组在肿瘤缩小率、近期疗效、生存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微化白芨粉混悬液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后,肿瘤转移、复发率低,可明显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和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作者:张绪平;易玉海;金鹏;谢宗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构建表达红荧光(DsRed)重组腺相关病毒,研究腺相关病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转染效率.方法DsRed目的基因经酶切插入载体质粒pAAV-MCS,构建重组质粒pAAV-DsRed.磷酸钙法转染AAV-293细胞获取重组腺相关病毒.将AAV-DsRed体外转染原代培养的兔BMSCs,分析其转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AAV-DsRed,获得腺相关病毒AAV-DsRed,并感染兔BMSCs.结论腺相关病毒能够转染BMSCs并表达外源基因,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
作者:刘晓红;龚德军;袁扬;黄盛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0-01~2005-10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84例.男67例,女17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4.4岁.其中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19例、脑内血肿20例、混合性血肿15例、广泛性脑挫伤22例(均经CT和/或手术证实).将84例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伤后立即给予胃酸抑制剂洛赛克40mg,2次/d静脉注射;对照组伤后即给予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呱0.4g 2次/d静脉注射.
作者:刘宏平;韩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2004-07~2005-06我们应用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出产的SS-05AB型全身治疗仪(可发射高纯度波长为311nm的窄谱中波紫外线),分区照射治疗银屑病12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东;姜秀梅;杜淑荣;王立彦;王本乐;张念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19~27岁.致伤原因:热液烫伤8例,电烧伤4例.来院时,4例为伤后0.5h,5例为伤后2h内,3例为2d后.伤情特点:3例为面部烧伤,其中1例合并双手烧伤,5例为足部烧伤,4例为上肢烧伤,大面积为11%TBSA,小面积1%TBSA,创面除3例疱皮完全缺失外,其余9例疱皮大部分完整,创面有不同程度污物覆盖,自觉疼痛明显,无其它合并伤.处治方法:9例2h内入院患者均行1:2 000洗必泰纱布冷敷0.5h左右,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输注平衡液、镇静止痛,行简单清创,消毒后创面外用烫创油(湖南邵阳山秀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四肢创面用多层无菌纱布包扎,面部用烫创油纱布半暴露处理,适当抬高患肢,3例2d后入院患者用双氧水、1:2000洗必泰尽量清除创面污物后,彻底消毒,用烫创油纱布覆盖,简单包扎.均肌注TAT预防破伤风.经上述处治,后送6例,留观6例,住院时间平均为15d.
作者:赵玉玲;王强;胡福兴;杨占杰;朱典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军队疾病控制中心主要肩负着战区平战时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开展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和危害官兵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的防治研究,科学指导部队开展饮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测等.
作者:苏静静;李子建;车吉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瑞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作用,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无蓄积作用[1] ,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自2005-05~08以来我们将其用于36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爱兰;蔡兴志;朱建新;李长营;张彦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免疫性疾病,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日渐上升.2002年调查我国0~14岁城市儿童的发病率为0.5%~3.4%[1].吸入糖皮质激素(GCS)疗法因作用直接迅速、疗效好、用药少、不良反应少2 被公认为治疗儿童哮喘的首选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但长期吸入GCS对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是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及家属较为关心的问题.国内外许多机构和学者对此作了研究,由于实验方法、药物剂量、疗程及观察指标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社区医疗服务点是开展卫生科普宣传、健康心理咨询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场所,方便快捷、经济实惠是群众所欢迎的,并对提高城市乙型肝炎防治水平、落实乙肝疫苗接种社区化很有必要.
作者:李震;王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妇科门诊的小手术,其疼痛主要来自扩张宫颈和负压吸引,一般不需麻醉.但在初孕妇,特别是妊娠6~8周时,宫颈软化不理想,加之孕妇精神紧张,机械性扩张宫颈较困难,既影响了手术操作,也易发生并发症,如宫颈黏膜损伤、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目前各种麻醉方法很多,我院术前应用利多卡因和米索前列醇来减轻术时疼痛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惠云;晏珍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腹部外伤中,结肠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结肠在解剖及结构上有其特殊性,结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现对我院1991~2004年手术治疗的52例结肠损伤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佳的手术方式,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袁伟升;刘鹏;王志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氯沙坦50mg,1次/d;左旋氨氯地平2.5mg及氯沙坦5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降压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P值均<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组明显高(P值均<0.01),而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长期单独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并可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但两药联用治疗时保护肾功能疗效更好.
作者:彭武治;李才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麻醉后的寒战发生率可高达65%[1],剖宫产手术中其发生率高达57%[2],已有许多种药物治疗围术期的寒战.本研究主要观察格拉司琼和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效果.
作者:林庆禄;张劭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预防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点课题,我们通过对近5年121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常见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期降低因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围产儿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作者:秦苏康;王雅娟;张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贝科能(复合辅酶)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CPR模型,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贝科能治疗组;复苏后24h采血用酶微粒子捕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血清中T3、T4、TSH的浓度;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甲状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力.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血清T3、T4浓度明显降低,甲状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及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贝科能治疗组各项指标检测均好于常规复苏组.结论贝科能对复苏后大鼠甲状腺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乃胜;杨兴易;林兆奋;赵良;王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