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

张发梁;梁惠文;李明桂

关键词:白内障, 小切口, 晶状体, 非超声乳化
摘要: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指切口<6mm,包括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2种手术方法,而在我国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尚不能普及,尤其在基层医院,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更有其实用价值.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246例285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格尔木地区1000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格尔木地区妇女阴道感染情况.方法 对10000例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 所有妇女中滴虫和霉菌感染率均以16~45岁年龄段高.在感染者中,16~25岁占23.6%,26~35岁占50.7%,36~45岁占25.7%.其中疑似BV患者480例,Amsel法检出阳性152例占31.7%.所有妇女中霉菌感染率高于滴虫感染,汉族妇女霉菌感染率高于少数民族妇女,滴虫感染率低于少数民族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格尔木地区为少数民族集聚地,由于生活方式与习惯不同,发病率也不同.

    作者:赵生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超声监视下宫腔残留物清除术的应用

    我院在超声监视下行宫腔内残留物清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8例,均为我院2004-200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9-36岁,其中门诊25例,住院13例.门诊患者中15例为药物流产后1个月,阴道少量出血;5例为早孕人工流产后1个月,阴道出血不断,在外院B型超声检查发现宫腔残留物,但清宫未刮出残留物;经我院B型超声检查,3例纵隔子宫,2例双角子宫,均在一侧宫腔内发现残留物.

    作者:崔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石斛对大鼠胃热证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石斛对胃热证大鼠全身体征及胃部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空白对照组2、模型对照组1、模型对照组 2、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各15只.用1.0kg/L的干姜以5mg/kg剂量灌胃大鼠连续15d制成胃热证大鼠模型,对石斛大、小剂量组应用不同剂量进行治疗,对黄连大、小剂量组应用不同剂量进行治疗,观察石斛大、小剂量对大鼠全身体征及胃部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模型对照组1、模型对照组2、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食量高于造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食量低于造模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对照组1、模型对照组2、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尿量低于造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尿量高于造模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中6-Keto-PGF1a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XB2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XB2/6-Keto-PGF1a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连大、小剂量组和石斛大、小剂量组大鼠血浆中6-Keto-PGF1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TXB2和TXB2/6-Keto-PGF1a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斛大、小剂量组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a均高于黄连大、小剂量组,6-Keto-PGF1a含量低于黄连大、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斛对大鼠胃热证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雪群;李续娥;黄彩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利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患者的同时,心理护理也成为了护理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内科疾病具有反复性,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因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和理解其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辉;常宇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产后14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后SDS与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入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12例(13.3%),对照组发生28例(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史群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病死率的第2位.我国高龄胃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高龄胃癌的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笔者对我院2001年8月-2005年12月经手术确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高龄(≥70岁)胃癌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忠南;龚文锋;叶开华;蒙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随着介入性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穿刺技术日益完善,以往难以确诊的胸膜疾病,现能在彩色超声的引导下进行胸膜穿刺活检,取得较好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3~65岁;临床特征为胸水增长迅速,经常规药物,常规抽胸水等治疗无效;胸腔积液进行实验室检查为非漏出液.

    作者:曹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红蛋白正常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4例临床分析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锥体束,脊髓的后索、侧索以及周围神经.本病由Russell等在1900年提出临床及病理描述[1],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僵硬、步态不稳,并伴有周围型感觉障碍,症状进行性加重.其病因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多伴有贫血,但也有少数患者血红蛋白正常,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临床确诊的SCD患者14例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云;江炜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危重患者吸痰护理体会

    老年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及经口、鼻咽通气管吸痰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采取吸痰前、后给予加大氧流量的处理,并改进吸痰的吸引方法,可防止或减轻因吸痰降低血氧饱和度(SaO2)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将对我科15例气管插管及经口、鼻咽通气管危重吸痰的患者的护理技巧报道如下.

    作者:郎静芳;赵义芹;郑愈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解粘汤.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5%和92.7%·高于对照组的36.4%和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吴顺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吡嗪酰胺致尿酸升高及痛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吡嗪酰胺(PZA)引起血尿酸(UA)升高导致的继发性痛风.方法 肺结核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PZA,对照组未服用PZA,比较2组UA水平及痛风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组UA水平为(11.41±3.10)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9±1.49)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UA正常,无关节疼痛病例.治疗组U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引发痛风性关节炎2例(10%),停药后对症处理,症状消失.结论 PZA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停药、积极治疗后可以痊愈,并可与其他痛风加以鉴别.

    作者:杜小娟;夏淑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过氧化氢治疗新生儿脓疱疮12例效果观察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易自身接触传染及互相传染,是新生儿的常见皮肤病.发病急骤,若处理不及时,脓疱疮破溃并向周围扩大而导致败血症或毒血症,危及生命;如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短时间内便可痊愈.本院采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过氧化氢治疗新生儿脓疱疮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淑云;韦定敏;赖汝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体会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我科对4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冠心病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58~78岁,中位年龄63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徐秀娟;谢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绞痛合并带状疱疹1例

    患者,男,80岁,以心悸,胸闷半月,伴心前区疼痛1d为主诉入院.半月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心悸、胸闷,无呼吸困难及胸痛,卧床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症状好转,未引起重视;1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压榨样,能忍受,不强烈,持续1~5min,无放射痛,在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疼痛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住院治疗.

    作者:李和平;李秋霞;朱永林;关兵峰;孟晓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已有多篇报道.氧分压是评价呼吸功能和血液氧合的重要指标,但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相比具有无创、方便,且能连续观察的特点.血氧饱和度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观察40例硬膜外阻滞行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皋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可宝净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宝净栓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方法 200 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阴道深部放置硝酸咪康唑栓及可宝净栓;对照组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3个疗程后复查,并在治愈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的治愈率及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宝净栓联合硝酸咪康唑栓局部用药治疗RVVC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雪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各39例.2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及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全凭静脉麻醉组药物维持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静吸复合麻醉组采用异氟醚吸入,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2组患者入室时(T1)、切皮时(T2)、切皮后5min(T3)、切皮后30min(T4)、拔管前30min(T5)和拔管时(T6)各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及2组苏醒时间、呼吸满意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全凭静脉麻醉组SBP、DBP、HR在T2、T3及T6时间点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HR在T1、T4和T5时间点时,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苏醒时间、呼吸满意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静脉复合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肿瘤手术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羽龙;李丽梅;程长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组72例和绞窄性肠梗阻组32例.观察2组血清CRP 含量.结果 绞窄性肠梗阻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测定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何继宏;严伟泉;何淑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Ⅲ级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F和BNP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CHF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正常细胞增生和恶性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IGF系统各组成成分存在着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通过与IGF受体竞争性结合IGF,以IGF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方式发挥作用.本文对1GFBP2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