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邢台市桥东区2008-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李艳菊

关键词:疫苗,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疑似, 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邢台市桥东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和疑似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桥东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4份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均为一般反应;涉及疫苗品种共17种;发病时间以9月份多;男多手女,以<3岁发病多;接种后24h内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72例(85.71%);一般反应中常见的是发热,占总病例数的92.86%.结论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除了有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现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疗程6个月,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完全遵医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元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创术治疗婴幼儿颅内出血64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颅内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严重疾病之一,死亡率极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基层医院CT的应用,颅内出血的诊断率明显提高.针对此病,常规开颅手术风险大、病死率高、患儿不易耐受麻醉、家属往往不同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仍欠满意,病死率高,存活患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在成人颅内出血微创术基础上,我院自1995-2009年对64例颅内出血患儿施行微创术,并对56例做了随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胎儿窘迫的诊疗及护理要点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引起的高危状态,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一般情况下,胎儿对缺氧有很强的耐受性及代偿能力,但严重或长时间缺氧可导致其代偿功能丧失,宫内窒息或留有后遗症,故早期发现、诊断胎儿窘迫,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是保护围产儿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世诺;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探讨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常见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酸相关性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食管各层静脉均明显扩张,其中以深静脉主干的扩张、扭曲尤为显著.笔者就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继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又称再发性呕吐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特点是指3次或更多次的发作性顽固的恶心和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2次发作间有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完全无症状间歇期,患儿不存在任何代谢、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异常.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笔者对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32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英伟;李淑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临床护理

    胶囊内镜以其易吞服、无痛苦、图像清晰、检查范围广等优点,为胃肠道尤其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检查提供了新的途径,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我科于2009年4月-2010年4月对病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配以专科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标准探讨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广泛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将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制成颗粒,标明克数及有效期限的独立小包装.中药配方颗粒作为饮片剂型改革的产物,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能否替代传统的中药汤剂,还需要临床实践的检验.现将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标准作一探讨.

    作者:张国平;刘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干预措施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患者1027例,按有无实施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559例和非干预组468例.干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干预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和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医师使用抗菌药物通用名处方、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结果 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和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药物通用名处方和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干预措施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效果显著,体现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李文慧;白莉;韩楚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鼻塞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鼻塞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综合性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雾化、拍背、吸痰等.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组采用经鼻塞持续正压给氧治疗.观察2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紫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鼻塞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减少对患儿刺激,患儿耐受性好,家长能接受,为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子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诊断胃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

    我院应用日本岛津80KW数字胃肠机以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行上消化道X线检查,检查时依次服用适量的产气粉和150%~200%W/V钡浆150ml,然后使患者平卧翻身,以便涂布均匀,摄不同体位片.现报道如下.1 X线表现X线表现于常规充盈相均显示中度以上胃小弯短缩,胃角常呈方形或长方形.

    作者:刘守礼;王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个性化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术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PCI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2组术中、术后血压升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血压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对稳定PCI患者术中、术后血压效果显著,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红霞;王庭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螺旋CT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分析

    脊柱转移瘤是常见的转移瘤,以腰、胸椎多见,其次为颈椎.本资料对已证实血行转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30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3~52岁,中位年龄43岁.其中在其他部位找到原发恶性肿瘤并证实26例,其中肺癌10例,乳腺癌6例,肝癌3例,前列腺癌、胃癌及直肠癌各2例,胃癌1例.

    作者:宋红涛;魏兆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产ESBLs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致病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688株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产ESBLs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致病菌688株中革兰氏阴性菌392株占57.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79株占45.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84株,产酶率为46.9%(84/179),其对青霉素类和1、2、3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较佳药物.

    作者:张明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ICU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ICU医院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378 例作为观察组,2009年1~12月住院患者3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医院感染情况和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41%高于对照组的1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9例占本组感染例数的32.14%,对照组21例占44.68%,均高于泌尿道、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后空气菌落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医务人员洗手后手菌落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ICU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程序教学的实践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应用现代护理观于护理实践的新型的护理工作程序,是护生在校必须学习的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护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尚未接触临床,对于护理程序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此部分内容概念抽象,护生常感到难记、难懂,更难于掌握,为此,我院采用讲授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护理程序教学,将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应用一个典型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护理程序步骤、过程,以此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收到良好效果,在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均能根据课堂教学案例写护理计划,为其将来进入临床和在基层部队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寻丽彬;刘军;李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降压方.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降压疗效、症状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头晕、头痛、大便干燥4例,观察组出现2例,但仍坚持治疗.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较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佳.

    作者:佟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体会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我院于2003年开始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精索静脉曲张30例,其中双侧12例,单侧肾囊肿1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6例.1.2 手术方法1.2.1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取20°头低足高仰卧位.

    作者:程真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临床观察

    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隙时间延长的一种病症.老年习惯性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症,60%的老年人有便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症状加重,此病不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相关[1],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并诱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老年性便秘95%是功能性便秘,西药对此尚无较好治疗方案,笔者于2005年5月-2009年5月自拟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2例,其中阴道分娩46例(VBAC组),再次剖宫产126例(RCS组),比较其出血量、住院费用与时间.结果 再次行剖宫产126例中无腹腔粘连42例,腹膜粘连者8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2例,先兆子宫破裂5例,瘢痕组织薄脆20例,瘢痕愈合不良91例,瘢痕处胎盘粘连8例.VBAC组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时间均少于R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应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效果明显,安全,经济.

    作者:张相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