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菊
对于恶性肝门区梗阻患者,若行部分肝切除术,则胆红素的升高,增加了手术过程的风险[1].为了降低此种风险,许多学者建议术前进行胆汁引流(PBD)[2-4].然而,PBD本身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包括败血病、肿瘤种植转移、胆汁性腹膜炎以及胆道出血.为此笔者分析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BD的适应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远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液中葡萄糖(以下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但多数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依从性较差,不能有效地遵从治疗而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致残、致死.要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我科2010年对4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解粘汤.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5%和92.7%·高于对照组的36.4%和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吴顺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降压方.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降压疗效、症状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头晕、头痛、大便干燥4例,观察组出现2例,但仍坚持治疗.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较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佳.
作者:佟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仍居首位.临床上及时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纠正休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健.随着放射介入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开展和应用[1],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动脉栓塞治疗后,阴道立即止血,避免了子宫切除等不必要的创伤,为抢救产后出血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我院产科从2007年7月-2010年12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15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珍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所上升.1999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例,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44例,年龄21~45岁,中位年龄33岁.其中有剖宫产手术史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1例,孕中期剖宫取胎术后1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1例.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8年,但多数为术后6个月~2年.
作者:赵翠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8 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玉屏风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眼病,是指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值的发育性疾病[1].我院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应用氦氖激光配合综合治疗儿童弱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眼科门诊的弱视患儿138例201只眼,男103只眼,女98只眼;年龄4~12岁,其中4~6岁112眼,7~9岁54眼,10~12岁35眼;单眼弱视75例,双眼弱视63例;轻度弱视81眼,中度弱视108眼,重度弱视12眼.治疗时间3~12个月,随访1~2年.
作者:周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院应用日本岛津80KW数字胃肠机以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行上消化道X线检查,检查时依次服用适量的产气粉和150%~200%W/V钡浆150ml,然后使患者平卧翻身,以便涂布均匀,摄不同体位片.现报道如下.1 X线表现X线表现于常规充盈相均显示中度以上胃小弯短缩,胃角常呈方形或长方形.
作者:刘守礼;王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院在超声监视下行宫腔内残留物清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8例,均为我院2004-200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9-36岁,其中门诊25例,住院13例.门诊患者中15例为药物流产后1个月,阴道少量出血;5例为早孕人工流产后1个月,阴道出血不断,在外院B型超声检查发现宫腔残留物,但清宫未刮出残留物;经我院B型超声检查,3例纵隔子宫,2例双角子宫,均在一侧宫腔内发现残留物.
作者:崔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除了有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现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组72例和绞窄性肠梗阻组32例.观察2组血清CRP 含量.结果 绞窄性肠梗阻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测定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何继宏;严伟泉;何淑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笔者收集整理了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290例的临床资料,现将其急救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0例,男192例,女98例;年龄6~80岁,中位年龄3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5例,高处坠落伤39例,殴打伤46例;多发伤148例;其中2个部位伤60例,3个部位伤46例,>4个部位伤42例.
作者:杜金龙;杨宝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ICU医院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378 例作为观察组,2009年1~12月住院患者3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医院感染情况和消毒效果.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41%高于对照组的1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9例占本组感染例数的32.14%,对照组21例占44.68%,均高于泌尿道、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后空气菌落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医务人员洗手后手菌落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ICU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为目前临床常见,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起病隐匿,正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近年来,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对高血压研究也在逐渐深入,除应用降压药控制高血压外,人们还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纠正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必将有效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华;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利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患者的同时,心理护理也成为了护理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内科疾病具有反复性,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因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和理解其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辉;常宇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急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AMI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结合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诊断并不困难.而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导致误诊的常见原因.一般在AMI患者中不典型心绞痛达16.7%-33.3%,老年AMI患者中不典型心绞痛发病率可达30.2%,说明在老年人AMI中,非典型性心绞痛是一较明显特点之一,更易误诊.笔者现将老年人不典型AMI的临床与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脊柱转移瘤是常见的转移瘤,以腰、胸椎多见,其次为颈椎.本资料对已证实血行转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30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3~52岁,中位年龄43岁.其中在其他部位找到原发恶性肿瘤并证实26例,其中肺癌10例,乳腺癌6例,肝癌3例,前列腺癌、胃癌及直肠癌各2例,胃癌1例.
作者:宋红涛;魏兆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与海拔及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次进入格尔木地区(海拔2800m)的人员106例、初次进入西大滩地区(海拔4200m)的人员88例、初次进入昆仑山地区(海拔4700m)的人员76例和初次进入唐古拉山北段(海拔5100m)的人员86例,分别于初入、6个月、1年、3年时进行BUN及cr的检测.结果 进入海拔4200m、4700m、5100m高原地区6个月、1年和3年后BUN和Cr水平均明显高于初入时,亦高于海拔2800m者,且海拔越高BUN和Cr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海拔4700m、5100m高原区返回格尔木的人群各时间段BUN、Cr水平均高于海拔420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海拔4200m、4700m、5100m高原区返回格尔木1周、3个月后BUN、Cr水平均低于刚离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高原地区对BUN、Cr有明显影响,两者呈正比关系.
作者:孙志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患者,女,42岁,2010年10月5日上午9时家属发现其意识不清,口吐白沫,于11时急送我院.查体:T 36.2℃,P 116次/min,R 16次/min,BP 100/60mm Hg.昏迷状态,颜面及颈、胸部有大量呕吐物,瞳孔稍缩小,对称,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散在湿哕音及少量哮鸣音;心率正常,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软瘫,腰骶部及臀部皮肤红肿,压之不褪色,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均减弱.立即给予高压吸氧、留置导尿管,多功能心电监测,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魏小平;吴从奎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