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赵小明

关键词: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护理
摘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引发股骨头坏的主要病因是,激素的大量使用、外部创伤以及酗酒、风湿等.它们共同致病的特点是,先破坏邻近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所以,治疗股骨头坏的关键是改善供血,修复受损血管,建立侧肢循环.本文通过对46例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患者治疗的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取得了好的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评价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LM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收集HBsAg(+)、HBeAg(+)、Anti-HBc(+)、HBV-DN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Ⅰ组)26例以及单用拉米夫定组(Ⅱ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ALT、AST复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DNA转阴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够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马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共选择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个月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青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家庭社会支持对乙肝患者的影响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据统计目前全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

    作者:朱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学校体罚儿童研究现状及应对措施调查分析

    体罚在世界各国都历史悠久.学校体罚常见形式为用手脚殴打、用器物打、罚站、顶砖、罚跪、饿饭、罚劳动或身体运动、掌掴或令儿童自掴.造成明显身心伤害的体罚,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犯罪.但世界各国对后果不大的体罚看法则有不同.有些欧洲国家禁止一切形式的体罚,其他国家则允许轻微体罚.

    作者:周桂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社区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实验组),6个月后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较大提高.

    作者:周义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方法 160例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皂矾丸+同步放化疗)80例,对照组(同步放化疗)80例,两组均在根治性放疗的同时给予顺铂100mg/m2,D1、D22、D43化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皂矾丸口服,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近期疗效、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同步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方面,治疗组的发生率和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应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同步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保证同步放化疗的顺利进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锐华;田秀荣;任庆;唐新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利多卡因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流术局部注射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时对局部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孕6~10周拟行无痛人流术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两组在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孕周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静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μg/kg;B组静注异丙酚2mg/kg+芬太尼1μg/kg+2%利多卡因40mg,并观察麻醉效果、注射部位是否疼痛、采用疼痛分轻、中、重度.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注射部位疼痛者35例(58.3%),B组注射部位疼痛者5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中,以40mg利多卡因加入异丙酚-芬太尼合剂中,能有效的缓解局部注射痛.

    作者:杨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奥卡西平中毒一例

    奥卡西平为新一代抗癫痫药物,中毒的报道不多,该文报道1例11岁儿童企图自杀,口服奥卡西平9000mg的诊治经过.该患儿经洗胃、补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48h痊愈.该病例提示,奥卡西平中毒应及早补充钠盐、心电监护,以防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和呼吸困难.

    作者:张海河;袁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医院多个科室手术和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吴翠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而近年来研究表明,除了降脂作用以外,他汀类药物还有很多降脂外的作用,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肾脏保护等方面介绍其降脂以外的作用,为临床上对他汀类药物的全面认识提供参考.

    作者:龚建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上海浦东建筑工地的民工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了解其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区22个大中型建筑工地,选择2 287名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VCT)知晓率为17.7%.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及打工城市数量的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及携带病毒者都有歧视和偏见.发生婚前性行为的130名未婚民工均为男性,16.2%为商业性行为,46.9%的人从不用安全套.结论 艾滋病相关知识和VCT知晓率在民工中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开展建筑工地的民工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干淳;蔡泳;徐刚;施榕;朱永寿;周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抗肿瘤药物培美曲塞在临床应用上的配伍禁忌

    目的 观察抗肿瘤药物培美曲塞在临床应用上的配伍禁忌.方法 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培美曲塞化疗,同时15例患者行同步放疗和紫杉醇加顺铂化疗(A组),15例化疗患者分别用吉西他滨加顺铂、多西他赛加奈达铂或卡铂化疗(B组),10例化疗患者分别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化疗(C组).结果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62.5%.同时三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耐受性良好,无因药物相关毒性反应而停止培美曲塞维持化疗.但是B与C组出现血小板减少各3例、白细胞减少各2例,C组出现贫血2例,B组与C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在临床应用上的应用应结合多种药物共同使用,但是应禁忌与二线乃至三线化疗药物配合使用.

    作者:邓燕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酊剂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酊剂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中药酊剂湿敷,3次/d,200min/次.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简便、科学、安全.

    作者:宋修爱;时书库;王天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随着人类疾病的变化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心内科住院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心脏病病种及其诊疗方法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护理管理者培养适应心血管专科发展的护士,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和内涵建设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作者:袁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T2DM患者佩戴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血糖及三餐前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血糖情况,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刘畅;陶晓峰;高政南;刘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胺碘酮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4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心率、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儿科病房精确用药方法

    为了能够严格遵守医嘱给药,提高小儿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做到安全用药,现介绍几种配制方法以提高用药精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临床肌肉或静脉给药的剂型有粉剂类和水剂类.针对这两种剂型介绍配制方法.粉剂类:将所配药物用溶媒稀释至规格剂量的倍数,便于计算和抽吸所需剂量,既准确又节约时间.水剂类:一般法:对于所配药物品种单一,可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抽吸即可.加倍稀释法:如所配药物用小规格的注射器也难于准确抽吸时,需采用加倍稀释法,经过换算,直至能准确抽吸所需剂量.混合法:对于所配药物品种多于一种,既不能仅用小规格注射器抽吸,又不能用大规格注射器准确抽吸,为了不浪费材料,需采用混合法即加倍稀释法和一般法联合,才能准确抽吸所需剂量.只有做到按医嘱准确用药,才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水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32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原因,以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收集32例误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资料,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确诊后,经泼尼松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的原因多为认识不足,问诊不详,查体不细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欠准确等原因造成.

    作者:曾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注射液分疗程治疗的降脂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疗程使用丹参注射液降脂的疗效.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共96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的分疗程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检测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该治疗能明显降低TC、TG、LDL-C、增高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 长期的分疗程使用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有明显的作用,可长期使用.

    作者:潘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