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畅;陶晓峰;高政南;刘忠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 2型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T2DM患者佩戴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血糖及三餐前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血糖情况,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护理干预对骨科外伤患者术前心理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方法.方法 对316例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外伤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 对骨科外伤术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卢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抗肿瘤药物培美曲塞在临床应用上的配伍禁忌

    目的 观察抗肿瘤药物培美曲塞在临床应用上的配伍禁忌.方法 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培美曲塞化疗,同时15例患者行同步放疗和紫杉醇加顺铂化疗(A组),15例化疗患者分别用吉西他滨加顺铂、多西他赛加奈达铂或卡铂化疗(B组),10例化疗患者分别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化疗(C组).结果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62.5%.同时三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耐受性良好,无因药物相关毒性反应而停止培美曲塞维持化疗.但是B与C组出现血小板减少各3例、白细胞减少各2例,C组出现贫血2例,B组与C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在临床应用上的应用应结合多种药物共同使用,但是应禁忌与二线乃至三线化疗药物配合使用.

    作者:邓燕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肌梗死在临床诊断中的风险预测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名列前茅的主要病种之一.CRP在预示未来发生冠脉综合征的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36例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6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过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疗效根据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定标准,优31例,良4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7.22%.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75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40眼)采用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38例(40眼),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会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处方调配中对药剂人员的要求

    本文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介绍处方调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处方调配要求药学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把处方质量关,严格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秀荣;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综合性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初探

    医学科研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主动力.医院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医学科研管理则是对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大限度地实现研究任务,为医院的科研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就笔者个人观点,探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韩耀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本文通过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发现和探讨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汤玲珺;莫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滴速控制在减轻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液滴速对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110例,滴速40~50 滴/min;观察组110例,滴速15~25 滴/min.观察两组输液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能明显减少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仕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期待治疗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期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9月门诊期待治疗的20位异位妊娠患者.结果 18例有效,2例无效,追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异位妊娠的期待治疗是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好的方式.

    作者:李毅;杨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社区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实验组),6个月后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较大提高.

    作者:周义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引发股骨头坏的主要病因是,激素的大量使用、外部创伤以及酗酒、风湿等.它们共同致病的特点是,先破坏邻近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所以,治疗股骨头坏的关键是改善供血,修复受损血管,建立侧肢循环.本文通过对46例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患者治疗的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取得了好的效果.

    作者:赵小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7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内确诊VAP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性.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体1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革兰阳性球菌26株,真菌7株.常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VAP常见病原体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提高.结论 VAP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对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华东;刘燕子;彭荣华;胡人匡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和内涵建设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作者:袁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被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常规应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ml/次,2次/d,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0.5mg/次,2次/d.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98%,对照组分别为50%和66%,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喘憋、哮鸣、咳嗽等临床表现,疗效优于单用沙丁胺醇组.

    作者:姚光;文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卵巢癌患者护理体会

    针对卵巢癌患者治疗的特殊性,浅谈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如何推行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护理和责任制护理.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仍采用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临床上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乳腺癌,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现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乳腺癌患者48例,均应用此方案治疗坚持6个周期的化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嵇绍兵;张万芳;廖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随着人类疾病的变化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心内科住院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心脏病病种及其诊疗方法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护理管理者培养适应心血管专科发展的护士,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上海浦东建筑工地的民工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了解其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区22个大中型建筑工地,选择2 287名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VCT)知晓率为17.7%.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及打工城市数量的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及携带病毒者都有歧视和偏见.发生婚前性行为的130名未婚民工均为男性,16.2%为商业性行为,46.9%的人从不用安全套.结论 艾滋病相关知识和VCT知晓率在民工中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开展建筑工地的民工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干淳;蔡泳;徐刚;施榕;朱永寿;周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