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癌患者护理体会

李红英

关键词:卵巢癌, 治疗, 护理
摘要:针对卵巢癌患者治疗的特殊性,浅谈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如何推行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护理和责任制护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病房精确用药方法

    为了能够严格遵守医嘱给药,提高小儿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做到安全用药,现介绍几种配制方法以提高用药精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临床肌肉或静脉给药的剂型有粉剂类和水剂类.针对这两种剂型介绍配制方法.粉剂类:将所配药物用溶媒稀释至规格剂量的倍数,便于计算和抽吸所需剂量,既准确又节约时间.水剂类:一般法:对于所配药物品种单一,可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抽吸即可.加倍稀释法:如所配药物用小规格的注射器也难于准确抽吸时,需采用加倍稀释法,经过换算,直至能准确抽吸所需剂量.混合法:对于所配药物品种多于一种,既不能仅用小规格注射器抽吸,又不能用大规格注射器准确抽吸,为了不浪费材料,需采用混合法即加倍稀释法和一般法联合,才能准确抽吸所需剂量.只有做到按医嘱准确用药,才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水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注射液分疗程治疗的降脂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疗程使用丹参注射液降脂的疗效.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共96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的分疗程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检测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该治疗能明显降低TC、TG、LDL-C、增高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 长期的分疗程使用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有明显的作用,可长期使用.

    作者:潘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内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随着人类疾病的变化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心内科住院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心脏病病种及其诊疗方法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护理管理者培养适应心血管专科发展的护士,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例 ASAⅠ级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100例,观察麻醉和术中丙泊酚用量、生命体征、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苏醒时间、腹痛情况等.结果 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血压下降明显.术后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组快;术中呼吸抑制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在术后腹痛的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麻醉比芬太尼更适用于无痛人流术,但仍需注意术中的呼吸管理.

    作者:何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社区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实验组),6个月后观察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较大提高.

    作者:周义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分析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疾病,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理想,但也有部分病例因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或合并有其他眼外伤疾病如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裂伤、视网膜震荡、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等,影响视功能.现将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及预后回报如下.

    作者:王卓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口服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轻-中度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方法分为两组,共入选慢性支气管炎轻-中度急性发作门诊就诊者65例,阿奇霉素组32例(实际完成治疗30例),口服阿奇霉素500 mg,1次/d,连续5d;左氧氟沙星组33例(实际完成治疗32例),口服左氧氟沙星500 mg,1次/d,连续7 d.结果 治疗后第10天、第24天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平均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5 d与口服左氧氟沙星7 d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轻-中度急性加重均有效且安全.

    作者:艾华;张文梅;万煜;沈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医院多个科室手术和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吴翠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处方调配中对药剂人员的要求

    本文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介绍处方调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处方调配要求药学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把处方质量关,严格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秀荣;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胺碘酮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4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心率、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75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40眼)采用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38例(40眼),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会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卵巢癌患者护理体会

    针对卵巢癌患者治疗的特殊性,浅谈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如何推行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护理和责任制护理.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DNA、Ki-67及CyclinD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作者:王之艾;吴素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期待治疗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期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9月门诊期待治疗的20位异位妊娠患者.结果 18例有效,2例无效,追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异位妊娠的期待治疗是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好的方式.

    作者:李毅;杨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阿仑膦酸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评价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予钙尔奇D 600mg,1次/d.治疗组加用阿仑膦酸钠肠溶片70mg/周,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肝肾功能,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新骨折发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仑膦酸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隆元昌;王学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滴速控制在减轻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液滴速对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110例,滴速40~50 滴/min;观察组110例,滴速15~25 滴/min.观察两组输液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能明显减少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仕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腋窝清扫术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目的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一个多世纪以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一直是各种乳腺癌手术腋窝处理的标准模式.即无论是改良根治还是保留乳房治疗,都要常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控制肿瘤腋窝复发、估计预后,获取临床资料对肿瘤进行分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然而ALND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乃至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又增加治疗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10多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D)应运而生,现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大量研究表明,SLND能够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可用来指导是否行ALND,对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NO患者可取代腋窝清扫术,即避免了ALND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在达到根治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的临床应用,改变了乳腺癌外科治疗中常规行ALND,使乳腺癌术式从保胸肌、保乳房直至保腋窝成为可能.本文就乳癌前哨淋巴结的部位、手术指征、标记、检测方法及病理学检查方法等做一综述,评价其临床意义及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NO患者取代腋窝清扫术的可行性.

    作者:李宏杰;胡新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方法 160例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皂矾丸+同步放化疗)80例,对照组(同步放化疗)80例,两组均在根治性放疗的同时给予顺铂100mg/m2,D1、D22、D43化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皂矾丸口服,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近期疗效、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同步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方面,治疗组的发生率和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应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同步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保证同步放化疗的顺利进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锐华;田秀荣;任庆;唐新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32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原因,以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收集32例误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资料,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确诊后,经泼尼松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的原因多为认识不足,问诊不详,查体不细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欠准确等原因造成.

    作者:曾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