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爱;时书库;王天松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疾病,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理想,但也有部分病例因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或合并有其他眼外伤疾病如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裂伤、视网膜震荡、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等,影响视功能.现将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及预后回报如下.
作者:王卓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雾化治疗全麻手术后患者咳嗽困难的效果.方法 临床统计了56例全麻手术后咳痰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15mg沐舒坦、5mg地塞米松、8万U庆大霉素和30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雾化治疗.而对照组采用8万U庆大霉素、5mg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1000U和30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雾化治疗.雾化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咳嗽情况.结果 一个疗程的雾化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2%.结论 沐舒坦雾化治疗全麻手术后患者咳嗽困难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应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茎突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麻醉方法同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组采用经口咽径路,对照组采用经颈外径路.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静脉注射盐酸阿扎司琼后的药物动力学及体内代谢转化特征.方法 15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盐酸阿扎司琼1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盐酸阿扎司琼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盐酸阿扎司琼主要动力学参数为AUC0-t为(63.37±13.02) (mg/L)h,AUC0-∞为(51.89±11.84)(mg/L)h,Cmax为(7.125±0.591)mg/L,Tmax为(0.667±0.249)h.12%的原型药经尿液排出.结论 盐酸阿扎司琼在生物体内能迅速被吸收,分布快,药效明显.
作者:袁赛红;戴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患儿全麻手术的合理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全麻手术患儿在手术期间全麻的配合与护理要点.结果 96例例患儿术中护理得当,未发生护理缺陷,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良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肢体的适当固定、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及恰当的输液输血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张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骨折的临床护理,防止和避免新生儿残疾和功能障碍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新生儿局部护理,固定观察、母婴生活指导以及出院随访护理指导,使新生儿早日康复.结果 2例新生儿骨折患儿顺利康复,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医院的治疗和家庭的延续护理是新生儿骨折修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罗悦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对我院的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护患关系的现状,其中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技术等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患者的需求,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根本对策.
作者:孙艳;周凤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层流洁净手术部是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部,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层流手术室是一种能控制手术室内的细菌浓度,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现代化高科技手术室.我国于2002年11月颁布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输液滴速对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110例,滴速40~50 滴/min;观察组110例,滴速15~25 滴/min.观察两组输液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能明显减少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仕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医院多个科室手术和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作者:吴翠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12月呈报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150例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通过静脉给药125例,口服给药25例.在6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多.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临床主要为轻度不良反应.经过合理的治疗后,治愈145例,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为96.7%.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不同品种之间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型存在差异,提示临床上对个体患者应恰当选择适宜的品种.
作者:江煜旻;韩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的痛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静脉滴注.结果 注射用丹参(冻干)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缺血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岳喜进;田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雷他定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2例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分为氯雷他定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氯雷他定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间、感冒样症状发作次数、喘鸣发作次数、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并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浓度.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哮喘症状、变应性鼻炎发作时间、哮喘发作次数、感冒样症状发作次数、β2-受体激动剂用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sICAM-1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血清sICAMI-1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剂量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雷他定能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症状,降低血清sICAM-1浓度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陈梅;刘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估宣肺止嗽合剂止咳、祛痰等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疗程均为4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与7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对治疗儿童患者的咳嗽痰多症状,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共选择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个月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青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T2DM患者佩戴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血糖及三餐前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血糖情况,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刘畅;陶晓峰;高政南;刘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据统计目前全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
作者:朱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它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作者:王之艾;吴素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疗效观察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为淋巴结增大,有效抗炎治疗后一周复查彩超,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肠间积液消失,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腹痛的常见原因,超声仪器性能的提高及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极大地减少了漏、误诊.
作者:冯志敏;吕桂香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