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中药治疗方案

栗平;张军

关键词:中药, 治疗, 方案, 优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药所致药源性疾病呈上升趋势[1],中药安全性问题主要是由于随着中药各种新剂型的增加、用药范围拓展,用药不规范,以及违背辨证论治等的不合理用药有关.因此,探讨提高中药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180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稀释法对在2010年1-12月从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2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180株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痰液、引流液、伤口分泌物等5种临床标本,主要为痰标本(占64.4%),标本来自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手外科、呼吸科等8个病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极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其多重耐药性非常严重,治疗时应以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资料为依据,防止耐药性产生和传播.

    作者:陈键腾;邓俊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应用护理干预对骨科外伤患者术前心理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方法.方法 对316例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外伤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 对骨科外伤术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卢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患关系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通过对我院的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护患关系的现状,其中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技术等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患者的需求,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根本对策.

    作者:孙艳;周凤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冻干粉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74例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38例,采用丹参冻干粉针联合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1组20例,采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2组16例,采用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31.2%,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冻干粉针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作者:徐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处方调配中对药剂人员的要求

    本文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介绍处方调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处方调配要求药学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把处方质量关,严格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秀荣;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7~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悸、气喘、肝脾肿大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速尿配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疗效比单纯常规疗法显著.

    作者:张月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疗效,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 20例CML-CP患者口服伊马替尼300~800mg/d,监测血常规指标、染色体核型及bcr/abl P210转录本表达,用药期间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3~36个月),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0.0%(18/20例),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80.0%(16/20例),分子生物学缓解(CMoR)率为42.9%(6/14例).不良事件:(1)非血液学毒性,如体表水肿(体液潴留)9/20例,肌肉骨骼疼痛7/20例,关节痛6/20例,头痛3/20例;3个月以后均未发现以上不良反应.(2)血液学不良事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20例(3个月)、7/18例(6个月)、3/10例(12个月),血小板减少症9/20例(3个月)、5/18例(6个月)、3/10例(12个月),贫血2/20例(3个月)、2/18例(6个月)、0/10例(12个月),SGOT/SGPT升高0/20例,胆红素升高0/20例.结论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以使CML-CP患者获得极高的血液学缓解率和较高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其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早期,与其清除恶性克隆有关.随正常造血的恢复,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陈旭艳;冯亮华;肖萍萍;董志高;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注射液分疗程治疗的降脂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疗程使用丹参注射液降脂的疗效.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共96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的分疗程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检测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该治疗能明显降低TC、TG、LDL-C、增高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 长期的分疗程使用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有明显的作用,可长期使用.

    作者:潘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左甲状腺素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左甲状腺素在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126例,随机分为服药组(口服左甲状腺素片)83例和未服药组43例,经2年随访,使用B超、CT等检查,分析口服左甲状腺素片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年,术后未服药组的复发率为8.3%,术后服药组的复发率为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服左甲状腺素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T2DM患者佩戴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血糖及三餐前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能够实时显示患者的血糖情况,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刘畅;陶晓峰;高政南;刘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注射用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的痛临床效果.方法 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静脉滴注.结果 注射用丹参(冻干)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缺血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岳喜进;田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期待治疗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期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9月门诊期待治疗的20位异位妊娠患者.结果 18例有效,2例无效,追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异位妊娠的期待治疗是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好的方式.

    作者:李毅;杨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 评价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观察深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对策;比较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2种置管术的优缺点.方法 共368例患者,采用Arrow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置管.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7.86%,并发症发生率为16.97%;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尤其适合在老年危重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各有优缺点,而后者更加安全.

    作者:朱宇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量表在小儿渗出性中耳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量表在小儿渗出性中耳炎临床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儿童症状调查表及儿童行为量表,选择临床已明确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的患者65 例,采用鼓膜置管术的儿童术前及术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5 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术前相比,患儿术后症状评分及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习情况及行为问题评分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改变情况与家长主观反映符合率100%.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是有益的,可在临床推广.儿童症状调查表及儿童行为量表可以用于术后评估.

    作者:易华容;万小英;朱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注射剂使用现状,为加强合理使用注射剂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抽查本院门诊2009-2010年处方48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剂在门诊患者中的使用率为50.8%,静脉注射使用率为75.26%,肌内注射使用率6.02%,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6.68%.结论 注射剂在门诊患者中的使用率明显偏高,存在滥用现象,应加强管理,进行行政干预.

    作者:胡继民;常培英;袁海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自拟益肾生精汤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临床观察,男性不育症有所增加,经我们多年临床经验,自拟益肾生精汤治疗男性不育症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骆岩松;骆岩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昆山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现状及其参保意愿分析

    目的 了解昆山市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现状,探讨影响其参加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昆山市随机抽取10个工厂,对999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参保率为33.16%;影响其参加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打工时间、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P<0.05).结论 昆山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他们对自身的健康风险认识不足,参加医疗保险意识不强,需加大医疗保险宣传力度,增强个人的医疗保险意识.

    作者:李存艳;张开金;杨菊;顾华;陈建新;赵欢;秦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茎突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麻醉方法同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组采用经口咽径路,对照组采用经颈外径路.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共选择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3个月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青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分析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疾病,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理想,但也有部分病例因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或合并有其他眼外伤疾病如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裂伤、视网膜震荡、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等,影响视功能.现将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及预后回报如下.

    作者:王卓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