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霞;王俊;马玉云
目的:比较不同样本中HBV抗原的检出率,探讨唾液传播在HBV传播流行中的意义.方法:采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徐汇区大华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唾液标本891份,平行采集带血唾液578份和血清标本45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普通唾液、血性唾液、血清3类样本的性别、年龄和户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检出8种、11种、12种HBV-M组合模式.普通唾液标本中检测出6个“大三阳”(0.67%),检出率与血性唾液标本(0.87%)、血清标本(1.56%)相当(P>0.05).血清标本的HBsAg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性唾液和普通唾液(P<0.001),普通唾液与血性唾液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血清样本男性组和女性组、不同年龄组、外地组和本地组的HBsAg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类标本中HBeAg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唾液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传染性比较强时,唾液标本中的病毒含量较高.唾液中乙肝病毒可能来源于血液之外的其他途径.
作者:朱亚萍;郭建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Th17细胞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顽固性RAU)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方法:收集30例顽固性RAU患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的数量;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和补体C3、C4的水平,分析Th17细胞水平的改变以及Th17细胞与血清体液免疫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顽固性RAU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CD3+CD8-IL-17+)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G、IgA与IgE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M和补体C3、C4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h17细胞与IgA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7,P<O.01).结论:顽固性RAU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存在差异,可能均参与了顽固性RAU的发生与发展.且Th17细胞与体液免疫之间的改变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作者:邹俐琳;王文梅;刘雅菁;蒋廷旺;王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国内成人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方法:通过结构化文献检索、知情人员访谈、头脑风暴形成实践方案初稿,运用Delphi法对来自上海市10所三甲医院的1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明确成人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具体维度及条目.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轮Delphi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3.3%,专家权威系数0.83,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0.05.终确立的方案包括5个方面、16个维度、61个具体条目.结论:本研究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情境及专家意见,构建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王惠芬;俞蕾蕾;阮洪;胡嘉乐;袁卫军;蒋莉莉;郝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3种根管工作长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90例患者,232个根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X线片、Raypex5型根尖定位仪和i-root型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依据充填质量评估测得工作长度的准确性.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X线组、Raypex5组及i-root组的根管充填成功率分别为88.5%、92.9%和96.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磨牙、前磨牙及前牙的根管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2.5%、96.6%和95.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aypex5型根长测定仪及i-root型根长测定仪的临床效果与传统的X线法相似,但可避免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作者:陆长玺;朱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carcinosarcoma)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集的10例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表现、治疗及愈后等方面.结果: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20~81岁,平均44岁(中位年龄45.5岁).肿瘤大小不一,直径在1.5 cm以上,与发生部位有关.临床表现多为异物感或迅速增大的肿物,甚至疼痛不适.病理证实含癌及肉瘤样间质,为癌肉瘤.临床上主要与鳞癌相鉴别,确诊取决于术后病理检查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鳞状细胞癌为上皮样组织的恶性肿瘤,而癌肉瘤则兼有上皮样组织及间叶样组织.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50%.结论:癌肉瘤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血管化皮瓣修复+术后放疗为常规治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化疗.
作者:何海蕾;刘忠龙;马春跃;李晓光;何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估不同厚度加强型玻璃陶瓷对3种双固化树脂水门汀Multilink N (Ivoclar Vivadent)、RelyX Ultimate (3M)以及NX3-Nexus(Kerr)聚合转化率(degree of conversion,DC)的影响.方法:使用硬组织切片机将upcera锂瓷、e.max瓷制作成厚度分别为(2.00±0.05) mm、(3.00±0.05)mm和(4.00±0.05)mm的3组正方形瓷片,应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波长400~515 nm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射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C=C”吸收峰和“C-C”吸收峰的吸光度值,计算树脂水门汀的DC.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瓷片在所检测可见光范围内随着厚度的增加,可见光透光率明显降低.在一定波长范围内,2 mm厚度的upcera锂瓷透光率高于e.max瓷,3 mm、4mm2种瓷片透光率差异无显著性.2 mm厚度的upcera锂瓷和2 mm厚度的e.max瓷作为固化中介物时,Mutilink N和RelyX Ultimate的固化效率低于NX3-Nexus组.结论:瓷片厚度为2 mm时,upcera锂瓷的透光率高于e.max瓷.upcera锂瓷对Mutilink N和RelyX Ultimate固化效率的影响大于e.max瓷.
作者:朱琳琳;仇丽鸿;刘丽杨;李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核糖体S6激酶2(ribosomal S6 kinase,Rsk2)基因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hPDL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牙科手术拔除的前磨牙,分离其牙周韧带并进行hPDLCs原代培养,取第4~6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干扰RNA(siRNA)对hPDLCs内Rsk2的沉默效率,MTT法检测Rsk2 siRN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变化.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转染后的hPDLCs,Western印迹法检测Rsk2 siRNA对MAPK信号通路p38蛋白磷酸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分化标志分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和成骨蛋白BMP2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8.0R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PDLCs转染Rsk2 siRNA后,Rsk2表达下调,差异显著(P<0.05).Rsk2 siRNA显著降低p38蛋白磷酸化(P<0.05),抑制hPDLCs增殖(P<0.05),降低ALP活性(P<0.01),成骨分化标志分子Runx2、OCN和BMP2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SB203580处理Rsk2 siRNA转染后的hPDLCs发现,细胞增殖、ALP活性、Runx2、OCN和BMP2的表达较Rsk2 siRNA转染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Rsk2 siRNA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h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
作者:杜莉;曹伟靖;王原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联合疼痛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评估不同正畸力对人牙髓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拔除上颌单侧第一前磨牙进行固定矫治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42例)、100 g力组(40例)、150 g力组(39例)和200 g力组(35例).施力后和拔除前,采用VAS评价法记录患者正畸力后的疼痛程度,治疗后1周的牙髓病理改变及牙髓组织中TNF-α、IL-8、IL-6和IL-1β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牙髓病理改变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除对照组外,所有组别施力后1~7 d均有疼痛,3~5 d达到高峰,10 d时疼痛消失,且随施力的增大,VAS也增大(P<0.05);除对照组外,所有组别施力后1~2周,牙髓组织中TNF-α、IL-8、IL-6和IL-1β高表达(P<0.05),随施力的增大,TNF-α、IL-8、IL-6和IL-1β表达增高(P<0.05);施力后3~4周,所有组别牙髓组织中TNF-α、IL-8、IL-6和IL-1β的表达恢复正常状态(P>0.05).除对照组外,所有组别施力后1周,牙髓组织血管明显增多、增粗,偶见淤血;成牙本质细胞核增大、核染色质及胞质嗜碱性染色增强,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牙髓中央的结缔组织水肿,随着施力的增加,上述病变越来越明显.结论:持续施力越大,可引起疼痛、牙髓疼痛因子和病理改变加重,3周后恢复正常.
作者:陈婉红;蔡世雄;孙玉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年龄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牙髓再生潜力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年龄9~18岁患者的伴牙髓坏死的下颌前磨牙,分成2组,9~13岁为A组(年轻组),14~18岁为B组(年长组).2组患牙均采用根管内血运重建术,于术后6、12、18个月随访,利用锥形束CT(CBCT)监测2组患牙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两样本秩和检验.结果:随访18个月,2组病例术后炎性症状均消失,均为有效病例.影像检查结果分析显示,A组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较B组显著增长(P<0.05).结论:根管内血运重建术可广泛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治疗,年龄越接近患牙的萌出时间,其牙髓再生潜力越高,越适宜根管内血运重建治疗.
作者:蔡文峰;李颂;谢玲;姚莉莉;王春红;任重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福州市3所高校大学生对牙美学的认知状况及影响牙整体外观满意度和前牙颜色满意度的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问卷,调查福州市3所高校共计506名大学生对牙美学的认知状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牙整体外观和前牙颜色自我评价的因素.结果:506名被调查者中,男220名(43.5%),女286名(56.5%),平均年龄22.65±1.95岁.53.6%的被调查者对牙整体外观不满意,57.2%的被调查者对自身前牙颜色不满意.大多数被调查者(66%)首选牙漂白来改善牙外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被调查者对牙整体外观不满意有关的因素包括性别(OR=1.94,95%CI:1.03-3.68)、觉得牙排列不整齐(OR=2.70,95%CI:1.61-4.54)以及对前牙颜色不满意(OR=4.27,95%CI:2.47-7.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被调查者对前牙颜色不满意有关的因素包括口腔医学专业学习经历(OR=0.26,95%CI:0.16-0.42)和性别(OR=1.76,95%CI:1.05-2.96).结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牙整体外观和前牙颜色不满意,并且愿意通过牙漂白改善牙美观.牙颜色是决定被调查者对牙整体外观是否满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对牙美学关注度和要求均比男性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习经历是被调查者对前牙颜色不满意的保护因素.
作者:于皓;程少龙;周佳毅;程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气道大小,以明确矢状骨面型是否影响上气道大小.方法:将75例青少年患者根据ANB角大小分为Ⅰ类、Ⅱ类、Ⅲ类3种矢状骨面型组.3组的年龄、性别匹配并且垂直骨面型均为均角型.每例患者使用CBCT扫描其颅面部,对上气道各段的长度、截面积、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分析上气道大小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3种矢状骨面型组上气道Anp平面、Lnp平面、Lvp平面、Lgp平面、Lhp平面截面积无显著差异.Ⅱ类患者的舌咽气道容积[(2.34±0.79)mL]显著小于Ⅲ类患者[(3.18±0.63)mL](P<0.05),Ⅱ类患者的上气道总容积[(13.89±2.51)mL]显著小于Ⅰ类[(16.48±4.41)mL]和Ⅲ类患者[(17.47-3.55)mL] (P<0.05).结论: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的上气道容积显著减小,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胡小蓓;张昆;王大为;雷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筛选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诱导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成牙本质向分化时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方法:以BMP-2诱导液培养hDPCs 14 d作为诱导组,以未诱导的hDPCs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的表达:通过miRNA芯片筛选hDP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实时定量PCR对结果进行验证: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初步推测BMP-2诱导hDPCs分化过程中涉及的通路及功能.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目的基因(DSPP、DMP-1、ALP)在诱导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hDPCs成牙本质向诱导后,差异表达的miRNAs有36个,包括上调20个和下调16个.实时定量PCR对其中5个miRNAs的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基因的功能分布为37.8%与生物过程有关,29%与细胞成分有关,33%与分子功能有关,约有0.2%的基因未检测出具体功能和作用.结论:在hDPCs经BMP-2诱导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miRNA表达谱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差异表达的miRNAs在hDP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靶基因的生物学效应奠定了基础.
作者:包丽荣;赵文青;林田;陆彦玲;吴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制作5~15岁儿童下颌恒牙发育时间表,分析各恒牙的发育高峰期,探讨恒牙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Demirjian法记录928名5~1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下颌恒牙发育分期,采用SPSS 22.0软件包绘制各恒牙的发育折线和发育拟合曲线,列表汇总重要发育节点的年龄值,记录发育折线的斜率增大区间,比较男女恒牙发育的异同.结果:恒中切牙、恒侧切牙均在6.50~7.50岁经历发育高峰期,而第一、第二恒前磨牙则为7.00~8.00岁.男性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发育高峰期在6.50~7.50岁和8.50~9.50岁.女性的发育整体早于男性,但发育曲线并无显著不同.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适合本地区青少年的下颌恒牙发育高峰期与发育时间表,与其他地区和人种的数据存在差异.女性下颌恒牙的发育先于男性,各牙的发育曲线相似.
作者:费越;汪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颌骨仿真模型在口腔种植学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5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仿真模型进行实验教学,每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于仿真模型上练习植入1颗种植体并制取印模,课程结束后对此次课程进行评价.结果:该实验课程学生的学习成绩平均为91.6分.所有同学均对教学方式表示认可,认为该实验课程与单纯的理论教学相比,能够提高他们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结论:颌骨仿真模型在口腔种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反馈效果,具有较好的教学前景.
作者:许丰伟;尚将;宋健;杜平功;柳忠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CN3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PDLFs)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CCN3并转染人PDLFs过表达CCN3,转染CCN3 siRNA,抑制其表达量.转染Fra-1 siRNA到抑制CCN3的PDLFs,同时抑制CCN3和Fra-1的表达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CN3、Fr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CCN3、Era-1和Bcl-2蛋白表达量.MTT和BrdU实验分别检测PDLFs的生长活力和增殖能力.试剂盒方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染pcDNA.3.1-CCN3的实验中,CCN3 mRNA(P<0.05)和蛋白(P<0.05)表达量显著上升.转染CCN3 siRNA的实验中,CCN3 mRNA (P<0.05)和蛋白(P<0.05)表达量显著下降.CCN3表达量被抑制后,PDLFs的增殖能力(P<0.05)和生长活力(P<0.05)显著上升,caspase-3活性(P<0.05)和Bcl-2蛋白表达量(P<0.05)分别降低和升高.然而,CCN3过表达时作用相反.CCN3过表达或抑制可分别显著降低(P<0.05)或促进(P<0.01)Fra-1的表达量.另外,同时抑制CCN3和Fra-1,可促进PDLFs的凋亡(P<0.01)且抑制其增殖能力(P<0.05).结论:抑制CCN3可通过上调Fra-1的表达,促进PDLFs的增殖能力并抑制其凋亡.
作者:李凤霞;王俊;马玉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口腔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并验证该量表信度和效度.方法:参照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华盛顿大学头颈肿瘤生活质量量表(UW-QOL),并结合中国人群社会文化特点,编制郑州大学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Zhengzhou University Oral Cancer-QOL,ZZU-QOL).对271例患者进行调查后,采用SPSS 19.0软件包中的t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测试版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在重测信度方面,各领域和整个量表在2次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1.00,均无显著差异.在同质信度方面,各个领域的Cronbach系数均大于0.6,显示测试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在结构效度方面ZZU-QOL、SF-36和UW-QOL量表经因子分析选出的前7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分别为69.3%、63.4%和66.5%.以SF-36和UW-QOL作为效标,其效标效果分别为0.768和0.634.ZZU-QOL量表能敏感地区分口腔癌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论:ZZU-QOL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中国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测评.
作者:杨艳杰;秦帅华;李文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病率及其与A型人格的关系,为高校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过去1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情况和A型行为问卷,对分层和整群方法随机抽取的赣南医学院4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去1年仅109名调查对象(22.15%)没有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A型人格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型人格大学生(x2=14.226,P=0.001);出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大学生,TH+CH (t=4.596,P<0.001)、TH(t=4.145,P<0.001)、CH(t=3.781,P<0.001)均显著高于未出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大学生.A型人格(OR=2.322,CI=1.355-3.980,P=0.002)是大学生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率较高,A型人格对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郑亚楠;陶钧;龚茜;唐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iRoot FM与传统根管消毒材料氢氧化钙[Ca(OH)2]及三联抗生素糊剂(triple antibiotic paste,TAP)对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ndodontalis)的抗菌效果,评价iRoot FM的抗菌性能,为临床上根管消毒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P.endodontalis ATCC35406进行琼脂平板扩散实验.实验组为iRoot FM组、Ca(OH)2组及TAP组,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将冻干的P.endodontalis复苏,增菌,接种于培养皿中,干燥后打孔,将材料分别加入小孔中,37℃厌氧箱培养72 h,测定抑菌环直径(mm).实验重复6次(n=6),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Root FM、Ca(OH)2及TAP 3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0.74±4.35) mm、(24.89±3.84)mm和(34.51±1.20)mm.其中,iRoot FM组与Ca(OH)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iRoot FM组、Ca(OH)2组与TAP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无抑菌环出现.结论: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FM在体外实验中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提示其在根管消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毕静;刘尧;陈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评价口腔修复诊室中粉尘污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防护建议.方法: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能谱色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及粉尘浓度激光测试仪作为检测手段,对口腔修复中常用的5种义齿材料(饰面瓷、钴铬合金、光敏塑料、超硬基托树脂、高级人工牙)所产生的粉尘进行颗粒的粒径大小、元素组成及粉尘浓度分析,评估口腔修复诊室粉尘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口腔诊室粉尘防治的合理化建议.结果:饰面瓷、钴铬合金、光敏塑料、超硬基托树脂、高级人工牙的粉尘颗粒粒度分别为(2.15±3.00)、(33.78±24.33)、(7.78±11.86)、(31.16±44.35)及(28.45±39.21)μm.其中,饰面瓷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393 mg/m2,超出国家安全范围.结论:口腔修复诊室中粉尘污染严重,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作者:杨翔文;朱操云;钱亮;李一涵;张飞飞;魏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改建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淫羊藿苷组,每组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实验组以灌胃方式给予大鼠淫羊藿苷20 mg/(kg·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各组大鼠在7、14、21、28 d处死,分离出上颌骨作为标本,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所有标本做脱钙处理,制成上颌牙周组织切片,分别采用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移动牙周围牙周膜及牙槽骨的改建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淫羊藿苷组牙移动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显示,淫羊藿苷组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第14天时与对照组持平,至28 d时低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通过促进牙槽骨的改建而加速正畸牙移动.
作者:杨盼盼;王旭霞;陈云;汪倩倩;王英姿;张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