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边绍清

关键词:骨折, 桡骨远端, 粉碎性, T型钢板,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T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采用T型钢板治疗,B组采用传统手法保守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复位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及复位效果满意度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更好地提高骨折块的稳定性,对正中神经的损伤小,功能活动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患者疼痛的评价与评估

    疼痛评估是控制癌痛的关键的一步,治疗开始前必须对疼痛做好详尽又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医师可了解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是持续还是间歇性及减轻或加重因素,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当药物,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在了解病史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这有助于发现那些需要特别精神心理支持的患者,以便做出相应的支持治疗.疼痛评估不足,是有效治疗癌症疼痛的大障碍.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门诊手术晕厥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症状,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本文对我院门诊手术室术后晕厥的病因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方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就1年来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情况及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提供参考.

    作者:夏益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PN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14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铵辅治DPN,对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良好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佟爱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青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例

    例1.患者,男,18岁.主因:心慌、乏力、嗜睡6h,呕吐、便血2h,于2010年12月16日2∶ 15入院.患者于6h前因参加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心慌、周身乏力、嗜睡,未治疗,于2h前出现恶心,先后呕吐3次,均为红色血性胃内容物,每次约200ml,大便1次,呈柏油样便,约200ml,伴上腹部不适、口渴、大汗.既往有肝硬化病史10年,于1年前曾有过呕血史,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其母有肝炎病、溃疡病病史,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作者:侯建国;孙光兴;乔瑞平;杨燕芬;尹丽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眼科老年患者术前访视探讨

    近年来,眼科中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眼科手术的要求,我院开展了术前访视,注重访视技巧,根据访视结果制订护理计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入选条件:(1)年龄60岁以上,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开眶手术的患者;(2)全身合并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61~85岁,中位年龄73岁;右眼30例,左眼22例;单眼视力>0.1者43例,0.1至数指/30cm者7例,光感2例.麻醉方法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睫状神经节阻滞.

    作者:谢俊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处方59例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9例,男19例,女40例;年龄32~87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48例,双关节强直性脊柱炎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2例;住院时间16~26d.

    作者:吴巧玲;顾小冰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ICU是危重症患者密集的场所,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先进医疗仪器集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大,专业性更强,面临的问题更为重要和谨慎,ICU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压力过大会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跟不上,形成恶性循环,终会导致护士患上身心疾病.本文旨在对ICU护士压力来源和缓解压力方式进行探讨,以指导护士在工作中大限度地进行减压,以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王桂银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对2006-2010年感染性疾病科从事护理工作人员45名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结果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锐器刺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要强化必要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安全.

    作者:刘平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更好的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方法 将6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7.81%高于对照组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鼻片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粟红燕;杜再坪;杨登权;张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8例围生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2例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106例给予硫酸亚铁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应作为治疗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绍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刘文峰治疗胸痹经验

    刘文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对各类常见及疑难内科杂病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刘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杜瑞斌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类固醇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引发的由IgE介导,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腔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AR患者除流涕、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外,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睡眠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治疗和控制AR发作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9月-12月我院采用类固醇鼻喷剂治疗AR 6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柳萍;潘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内科常见急性中毒之一,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近年来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对其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4~50岁,中位年龄29岁.均为口服中毒,其中乐果15例、敌敌畏12例、敌百虫3例.服药量20~300ml,从服药至血液净化时间为2~10h.所有患者都符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烟碱样、毒蕈碱样等症状,还合并有脑水肿、呼吸衰竭、肺水肿、昏迷等表现.

    作者:姚欣;王振国;张林红;陈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会阴侧切的护理体会

    为了避免自然分娩引起的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需行会阴侧切术.然而,术后极易感染致使切口全层或部分裂开,不但使患者身心受到伤害,而且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1].因此,加强会阴侧切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和降低感染率,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点.现对我院2010年1-6月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20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羊水栓塞8例临床分析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突然死亡的分娩并发症,少见但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也是孕产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迅速出现,发展极快,可因心肺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以及急性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产妇病死率可高达86%[1].本文对我院12年中发生的8例羊水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发病可能的诱发因素,探讨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措施及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抢救的关键环节,以期减少羊水栓塞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作者:余文丽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儿科病房护士108名和普通病房护士11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儿科病房护士的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分中除恐怖与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得分儿科病房护士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儿科病房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障碍为焦虑、抑郁及强迫.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自身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和促进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且在诸多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因此,迫切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2].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忠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来曲唑在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来曲唑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0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根椐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来曲唑组(给予来曲唑2.5mg口服,每天1次)和三苯氧胺组(给予三苯氧胺20mg口服),每组15例.完成3个周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评定2组疗效.结果 来曲唑组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三苯氧胺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来曲唑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嵩县城镇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嵩县城镇职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嵩县城镇职工6100人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4人,阳性率为1.70%,其中男73人(2.35%),女31人(1.03%);HBsAb阳性3421人,阳性率为56.08%;有46人单项HBcAb-IgG阳性,占0.75%;其余2529人为乙型肝炎五项全阴(41.46%).嵩县城镇职工的HBsAg携带率(1.70%)显著低于卫生部公布的全国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8.57%)(P<0.05),但其HBsAb阳性率(56.08%)显著高于全国HBsAb阳性率(47.38%)(P<0.05).结论 通过调查,总结原因,以期改善该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作者:高娅;翟丽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