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明;文玉军
产科B型超声是超声诊断中应用较广、研究较深的领域.由于其具有安全无损、检查费用低廉、检查操作简便等优点,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型超声可显示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现已被公认为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的一种诊断方法,孕产妇对B型超声产前诊断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提高胎儿畸形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给予臂从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 A组、B组麻醉后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保持相对稳定,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作者:陈浩;肖剑波;刘传辉;付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明确低血糖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35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血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用量过多.经过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积极的低血糖治疗,有效率为91.4%.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学会和掌握低血糖的预防和急救措施,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白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是指孕产妇在妊娠各期、产褥期合并有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现象,以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其中70%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1].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孕产妇在产前、产后体检报告中发现: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生率达10%左右,其中7%无明显临床症状,3%有轻微或明显临床症状.这对我社区的孕产妇来说仍是一大健康隐患.因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时诊断较非孕期困难,常致漏诊、误诊,因而有发生坏死、穿孔、胆汁性腹膜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的危险;因发热、疼痛又引起胎儿窘迫及诱发宫缩引起流产、早产的可能;在产褥期也因疼痛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给予臭氧治疗,B组17例给予胶原酶治疗,C组23例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SLRT)转阴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或P<0.01);且C组较A、B组明显减轻(P<0.01或P<0.05).C组SLRL转阴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文海鹏;焦世华;朱媛媛;吴云松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利用手术方法将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的股骨头及髋臼以人工的髋关节假体取而代之,从而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但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尤为重要[1].现将我院骨科收治并成功完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总结如下.1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1.1 坠积性肺炎老年患者术后因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恐惧疼痛拒绝频繁改变体位,呼吸系统功能减弱,且急性创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是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17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直肠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直肠黏膜腺体的嗜银细胞.类癌在体内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泛,常见于胃肠道内,且多位于直肠和阑尾.现将我院2002年-2010年收治的直肠类癌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全部病例均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男17例,女13例;年龄32~72(56.4±7.6)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8个月.其中2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便频、腹痛、腹泻和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便血及便频为多见;8例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本组30例患者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所有肿瘤均位于距肛门4~12cm,其中4~8cm处25例,>8cm 5例.肿瘤直径<1cm者16例,1~2cm者8例,>2cm者6例.
作者:刘志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外科急危重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外科急危重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有60例成功撤机,1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8例、脑疝4例.与治疗前比较,撤机后患者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除外呼吸中枢不可逆的损伤,机械通气对外科危重疾病并发的呼吸衰竭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是治疗外科危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郭宇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常用抗感染药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临床常用抗感染药与常用输液溶液配伍后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变化及含量变化.结果 大多数抗感染药的配伍稳定性良好.结论 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无颜色变化、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值稳定,则提示药物配伍无变化,反之,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
作者:吴兴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医患沟通是诊疗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医患沟通是经过传递后患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医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在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沟通的说明和剖析,进而阐明如何保证有效的医患沟通.1 医患沟通的内涵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医患沟通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治直接相关的内容,也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1].
作者:顾康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上大多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轻度颈项强直和Kernin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惟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帮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的病发症,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并发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随着胃镜的广泛应用和急诊内镜的开展,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尤其是门脉高压性胃病成为出血的主要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2岁;均有肝硬化的病史,时间3~18年;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8例,乙醇性肝硬化2例;平均出血1~4次.
作者:杨富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0年普外科手术病例120例,依据<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术前用药时间≤2h者占73.33%,>2h者占21.67%,术前未用药者占5.00%.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用药时机不当(27例)、术后用药疗程长(13例)、用药不合理(7例)、无用药指征(3例).结论 该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严重,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72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0例.试验组分娩时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常规分娩.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镇痛后第一产程为(2.5±0.1)h短于对照组的(3.5±0.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剖宫产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好,对产妇生理影响小,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产妇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足患者8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创面清创、局部用药及中药足浴等治疗,治疗后观察其效果.结果 8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4例(76.2%),好转16例(19.0%),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国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门诊患者基本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全年各科室处方6000张,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张数和类型.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276张,占总处方数的4.60%.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原因为联用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及溶媒选择不当、激素应用不合理、无指征使用抗生素、配伍或重复用药.结论 医院应加大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加强临床药学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患纠纷不但影响医护人员、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干扰医院的工作秩序.因此,笔者对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1 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1)现在医疗体制深入改革,要求医院有更好的服务,有的护士未意识到这一点,工作不积极,对待患者不够热心,专业知识不牢固,遇到危险分不清缓重,对于疾病的先兆发现不够及时,法律意识淡薄等,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她们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提高带教质量,已成为临床带教面临的新课题.对此,笔者所在医院对护理专业实习生采取了相应的带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需求、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及喂养方法的选择,旨在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
作者:赵冬秀;任志刚;冯桂青;张道洁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