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用药差错(medication errors)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预防事件,导致用药不当或患者受损.为避免相同事故发生,我院对近年来发生的用药差错建立差错报告和分析,以期减少或预防用药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1 医师对所用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缺乏防患意识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及新药层出不穷,医师侧重于关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往往容易疏忽.又由于患者的具体差异也不尽相同,对同一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
作者:傅唐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2乳酸钙片和尼美舒利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每周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间隔6个月后再注射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评分、关节肿胀级别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组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评分、关节肿胀级别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延缓关节退变,具有调节关节代谢、抗炎、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计良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非OSAHS并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昏迷程度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昏迷程度较对照组重,预后较对照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重,预后较非OSAHS急性脑出血患者差,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闫庆红;范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护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护理工作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尤其是ICU护士在从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提高ICU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成为各国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血液和体液在ICU的溅落现象比较多见,据调查,尿液、血液、痰液的溅落率分别为38%、26%、13%[1].由此引起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的感染.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增生腺体急性充血水肿可引发急性尿潴留(AUR).导尿术是处理AUR常用的方法.现将导尿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BPH患者51例,年龄54~87岁,中位年龄75.2岁;合并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及憩室28例(54.9%);并存心脑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43例(84.3%).
作者:龙燕芹;赵素敏;郭小四;侯晓红;胡敏;张瑞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秀萍;吴军;宋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剂型,中药注射剂问世已逾60年了,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增多,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急剧增多,且造成的危害较大,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7.3万份,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总数的7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前十一期<药品不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达8种之多,占通报品种总数的21%,占通报中药品种总数的6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仅数量多,且危害性大,如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及鱼腥草、双黄连、清开灵、莪术油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均具有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和较高的病死率.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核心制度学习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护理工作中,核心制度掌握的情况,决定着护理质量.2009年我院护理部为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加强制度学习,提高护理质量(1)护理服务包括内涵性服务和外在性服务.护理内涵性服务是骨架,通过培训能得到提高,这是护理部及科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培训的目的.
作者:李梦萍;徐珍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足患者8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创面清创、局部用药及中药足浴等治疗,治疗后观察其效果.结果 8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4例(76.2%),好转16例(19.0%),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国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上大多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轻度颈项强直和Kernin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惟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帮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柴胡疏肝散出自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由四逆散衍化而来.由柴胡、陈皮、川芎、枳实、芍药、香附、甘草组成,是治疗肝郁气滞证的代表方之一,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能,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有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孟宪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如何控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每锅物品的质量,保障灭菌不合格物品不从消毒供应中心发出,用于灭菌器的装载及灭菌过程的批量放行监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过程中,许多医院消毒供应室自制一个标准测试包,在包裹中心放置一片化学指示卡,将自制测试包随其他灭菌物品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标准测试包,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以颜色合格作为每锅灭菌物品放行的依据.
作者:赵文颖;刘文芳;丁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前伸指肌腱损伤断裂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十字缝合等,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交指样显微编织缝合法,但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基层医院很难达到,且这些缝合方法均需先行皮瓣游离,充分暴露肌腱,影响肌腱血运.因此,笔者通过多年在基层医院工作经验,介绍一种新的伸指肌腱断裂缝合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4-2009年行不做皮瓣游离的伸指肌腱断裂修复术6例,肌腱10根,其中男4例,女2例;工人2例,农民4例;年龄48~17岁,中位年龄28岁.
作者:丁俊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外科急危重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外科急危重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有60例成功撤机,1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8例、脑疝4例.与治疗前比较,撤机后患者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除外呼吸中枢不可逆的损伤,机械通气对外科危重疾病并发的呼吸衰竭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是治疗外科危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郭宇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治疗组另加用丙卡特罗0.25ml/kg口服,每天2次,共用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喘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产科B型超声是超声诊断中应用较广、研究较深的领域.由于其具有安全无损、检查费用低廉、检查操作简便等优点,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型超声可显示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现已被公认为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的一种诊断方法,孕产妇对B型超声产前诊断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提高胎儿畸形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并发症68例(并发症亚组),未合并并发症52例(无并发症亚组)]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HbA1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HbA1c、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亚组HbA1c、FBG水平高于无并发症亚组(P<0.05).结论 HbA1c测定有助于监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霄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产科子宫切除手术指的是孕妇在生产手术中的一种子宫切除手术[1].产科子宫切除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在剖宫产子宫切除手术的同时对子宫进行切除.子宫切除术除了能够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去除子宫肿瘤.笔者将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惠满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1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并总结其发生原因.将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9.7%;经过护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9.5±4.0)分优于对照组的(42.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掌握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鸿;曾兴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主要的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并发症.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1].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未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1%,且半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因此,国内外建议与共识[3,4]均高度强调了房颤防栓的重要性,建议除孤立性房颤和有禁忌证外,所有房颤患者应当抗栓治疗.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华法林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5].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首选抗栓药物仍是华法林.
作者:王志敬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