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杨秀萍;吴军;宋辉

关键词:中药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腕管综合征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CT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另行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平均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CTS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飞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局部麻醉下成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成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局部麻醉下行成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得肾组织,但患者大多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是镜下血尿(98.8%)和肾周血肿(53.0%).结论 围术期多项良好的护理工作都会提高手术的完成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氨溴索注射液配伍安全性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有理化性质改变,因发现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遵医嘱在常温下予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哌酮/舒巴坦1.5g静脉滴注过程中,予以生理盐水10ml加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推注,当两种药液在头皮针软管处相遇时,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立即予以回抽注射器后拔针,因发现及时浑浊药液未进入患者静脉内.为保证患者安全,予以重新静脉穿刺,静脉滴注其他液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肖冬梅;张小群;杨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其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和经济负担[1].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及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金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长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5例(5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经1~20个月随访,视力>0.5者42眼占75.0%,视力0.2~0.5者9眼占16.1%,视力<0.2者5眼(C/D>0.9,视神经萎缩)占8.9%.术后眼压(14.56±3.21)mm Hg.术后均未见术后浅前房、角膜内皮失代偿、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期围绕复明、维持正常眼压及防止术后并发症来确定护理程序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冯美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种病源微生物集中的场所.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和敷料的清洗、消毒、灭菌任务,危害供应室人员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因素的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1].1 存在的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各科室器械用后初步冲洗只能去除部队脓血及其他污染物,还有相当多的病原微生物仍然附着在器械上.这不仅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因素之一.

    作者:李玉芳;赵金荣;张林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17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胃溃疡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汉勋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巴戟天中大黄素甲醚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获得高纯度大黄素甲醚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先用稀硫酸溶液将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再用热氯仿将苷元提取出来,用2% NaOH反复萃取将大黄素甲醚从氯仿液中提取出来,用薄层色谱法及层析柱法将大黄素甲醚进行分离纯化,经用丙酮反复多次重结晶可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甲醚.结果 本方法提纯得到的大黄素甲醚的纯度较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文映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与头孢匹罗存在配伍禁忌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1].1 临床资料与实验我科于2011年4月19日收治了一位男性右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用药时发现头孢匹罗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时,茂菲滴管中出现了乳白色浑浊物,立即更换了输液管,未发生严重后果.对此现象,笔者特意做了如下实验.

    作者:魏玲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早产儿喂养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需求、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及喂养方法的选择,旨在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

    作者:赵冬秀;任志刚;冯桂青;张道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医院内常见感染之一.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外科住院SSI患者10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切口感染病例,其中男66例,年龄6~81岁,中位年龄43.2岁;女64例,年龄4~86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65岁以上40例(30.8%);急诊手术54例(41.5%);手术平均时间1.8h;患各类恶性肿瘤患者78例(60.0%);伴有糖尿病者12例(9.2%).

    作者:司翠权;李翠乔;刘红丽;米军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2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动态心电图检测常发现房颤伴长R-R间期的现象,此现象能否诊断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20例房颤伴长R-R间期≥2.0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房颤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陈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急性脑出血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非OSAHS并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昏迷程度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昏迷程度较对照组重,预后较对照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重,预后较非OSAHS急性脑出血患者差,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闫庆红;范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不游离皮瓣伸指肌腱断裂修复术诊治体会

    目前伸指肌腱损伤断裂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十字缝合等,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交指样显微编织缝合法,但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基层医院很难达到,且这些缝合方法均需先行皮瓣游离,充分暴露肌腱,影响肌腱血运.因此,笔者通过多年在基层医院工作经验,介绍一种新的伸指肌腱断裂缝合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4-2009年行不做皮瓣游离的伸指肌腱断裂修复术6例,肌腱10根,其中男4例,女2例;工人2例,农民4例;年龄48~17岁,中位年龄28岁.

    作者:丁俊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作者:袁胜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低热烧伤的特点及治疗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医疗设备及生活保暖电器的广泛应用,低热烧伤时有发生[1,2].我科1991-2011年收治的低热烧伤146例,由于未及时发现此类患者有其他疾病,又临床诊断为浅Ⅱ度烧伤,造成治疗过程中经久不愈.现将低热烧伤患者的特点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增强;刘凌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护理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迅速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在脂肪中储存.有机磷农药主要通过与胆碱酰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产生一系列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除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毒蕈碱样症状,尚有昏迷、抽搐、肺水肿、呼吸麻痹等发生.近3年来,我科经常规洗胃、胆碱酯能复能剂、阿托品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等方法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2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琴;朱金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鼓膜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鼓室注入地塞米松5mg和α-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0.5ml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宇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