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鸥
产科子宫切除手术指的是孕妇在生产手术中的一种子宫切除手术[1].产科子宫切除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在剖宫产子宫切除手术的同时对子宫进行切除.子宫切除术除了能够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去除子宫肿瘤.笔者将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惠满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营养需求、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及喂养方法的选择,旨在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
作者:赵冬秀;任志刚;冯桂青;张道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急性中毒是儿科危重症中常见的疾病,多项关于中国各省份地区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原因调查中中毒位列前位[1,2].儿童急性中毒的诊断、救治及预防是提高儿童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3月-2008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急性中毒患儿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9岁.居住于城镇者8例,居住于乡村者52例.
作者:黄瑶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常用抗感染药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临床常用抗感染药与常用输液溶液配伍后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变化及含量变化.结果 大多数抗感染药的配伍稳定性良好.结论 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无颜色变化、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值稳定,则提示药物配伍无变化,反之,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
作者:吴兴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0年普外科手术病例120例,依据<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术前用药时间≤2h者占73.33%,>2h者占21.67%,术前未用药者占5.00%.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用药时机不当(27例)、术后用药疗程长(13例)、用药不合理(7例)、无用药指征(3例).结论 该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严重,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有理化性质改变,因发现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遵医嘱在常温下予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哌酮/舒巴坦1.5g静脉滴注过程中,予以生理盐水10ml加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推注,当两种药液在头皮针软管处相遇时,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立即予以回抽注射器后拔针,因发现及时浑浊药液未进入患者静脉内.为保证患者安全,予以重新静脉穿刺,静脉滴注其他液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肖冬梅;张小群;杨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CT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另行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平均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同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姜灸结合药物治疗CTS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飞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缬沙坦80~160mg治疗,每天1次.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可减少尿白蛋白量,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姜慧敏;李海云;顾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门诊患者基本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全年各科室处方6000张,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张数和类型.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276张,占总处方数的4.60%.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原因为联用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及溶媒选择不当、激素应用不合理、无指征使用抗生素、配伍或重复用药.结论 医院应加大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加强临床药学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17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孕产妇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流行状况.方法 对400例孕产妇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及血清学血检测.结果 文盲阳性构成比为12.5%,小学阳性构成比为0,初中的阳性构成比为0.66%,高中以上阳性构成比为1.42%.汉族阳性构成比为0.89%,少数民族阳性构成比为4.69%.血清血检查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1例,梅毒感染3例.结论 还需加大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预防知识.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综合干预管理工作,大限度地遏制艾滋病传播,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探索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法.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79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100例正常足月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及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引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和围生儿影响较大,应早期诊断并予相应治疗.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疼痛治疗新概念,即规范化疼痛治疗(GPM).强调惟有GPM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GPM的主要目标是:(1)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2)避免或减少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3)大限度减轻疼痛及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精神负担;(4)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1 癌痛的治疗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因此对癌痛的处理需要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从无创性和低危险性方法开始,然后再考虑有创性和高危险性方法.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主要的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并发症.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1].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未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1%,且半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因此,国内外建议与共识[3,4]均高度强调了房颤防栓的重要性,建议除孤立性房颤和有禁忌证外,所有房颤患者应当抗栓治疗.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华法林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5].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首选抗栓药物仍是华法林.
作者:王志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护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护理工作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尤其是ICU护士在从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提高ICU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成为各国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血液和体液在ICU的溅落现象比较多见,据调查,尿液、血液、痰液的溅落率分别为38%、26%、13%[1].由此引起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的感染.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14例设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阴转率.结果 观察组溃疡治愈率、Hp感染率及转阴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50岁以上年龄段溃疡愈合率为42.9%低于50岁以下年龄段者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两年龄段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血管病变、胃自主神经病变、Hp感染及病程(年龄)是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
作者:陈树铭;陈景言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如何控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每锅物品的质量,保障灭菌不合格物品不从消毒供应中心发出,用于灭菌器的装载及灭菌过程的批量放行监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过程中,许多医院消毒供应室自制一个标准测试包,在包裹中心放置一片化学指示卡,将自制测试包随其他灭菌物品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标准测试包,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以颜色合格作为每锅灭菌物品放行的依据.
作者:赵文颖;刘文芳;丁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腺苷脱氢酶(ADA)、结核抗体(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胸腔积液患者213例[结核性胸膜炎97例(结核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膜炎65例(恶性胸膜炎组),炎性胸膜炎组51例(炎性胸膜炎组)]进行ADA及TB-Ab检测.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ADA测定值为(81.15±21.07)U/L,恶性胸膜炎组为(23.52±8.70)U/L,炎性胸膜炎组为(11.56±3.66)U/L,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b检测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组阳性率均高于恶性胸膜炎组和炎性胸膜炎组(P<0.01);恶性胸膜炎线和炎性胸膜炎组间TB-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及TB-A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准确性有很大提高,试验简单、快速,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软胶囊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已有多种产品上市.目前在研制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软胶囊崩解迟缓,具体表现为胶囊壳内壁出现一层膜状物质,崩解时间延长,溶出速率下降甚至完全不溶.根据实验证明,软胶囊崩解迟缓现象主要由囊壳成分明胶产生交联反应引起老化,使胶囊壳的溶解性质改变所致.低分子醛类物质及明胶自氧化过程均可使明胶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之间产生交联,这是软胶囊出现崩解迟缓的主要原因[1,2].根据资料,大豆油和大豆磷脂研磨而成的乳剂能够破坏明胶的交联结构,从而使崩解时间变短.
作者:马国静;白亚灵;柴振平;苏聪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前伸指肌腱损伤断裂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十字缝合等,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交指样显微编织缝合法,但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基层医院很难达到,且这些缝合方法均需先行皮瓣游离,充分暴露肌腱,影响肌腱血运.因此,笔者通过多年在基层医院工作经验,介绍一种新的伸指肌腱断裂缝合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4-2009年行不做皮瓣游离的伸指肌腱断裂修复术6例,肌腱10根,其中男4例,女2例;工人2例,农民4例;年龄48~17岁,中位年龄28岁.
作者:丁俊连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