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袁胜军

关键词:胃癌,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早期
摘要: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治疗组另加用丙卡特罗0.25ml/kg口服,每天2次,共用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喘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诊疗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医患沟通是经过传递后患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医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在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沟通的说明和剖析,进而阐明如何保证有效的医患沟通.1 医患沟通的内涵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医患沟通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治直接相关的内容,也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1].

    作者:顾康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56例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分析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久治不愈,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蔡晓红等[1]调查9947例儿童呼吸道疾病,本病患病率为8.16%.本病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使家长承受巨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本病的病因非常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6例,男75例,女81例;年龄0.5~12岁.

    作者:张学东;樊鹤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国家哨点综合监测检测数据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孕产妇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流行状况.方法 对400例孕产妇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及血清学血检测.结果 文盲阳性构成比为12.5%,小学阳性构成比为0,初中的阳性构成比为0.66%,高中以上阳性构成比为1.42%.汉族阳性构成比为0.89%,少数民族阳性构成比为4.69%.血清血检查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1例,梅毒感染3例.结论 还需加大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预防知识.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综合干预管理工作,大限度地遏制艾滋病传播,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探索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法.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卫生社区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减退,调节机制下降,因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减退[1].故要注意老年人使用药物的正确方法,这是关系老年患者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现对卫生社区老年人用药提几点注意事项.1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老年人低血钾.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药物,如利尿药呋塞米(速尿),抗高血压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有排钾作用.加之很多老年人由于疾病关系而偏食或忌口,都可影响钾的摄入和吸收,而激素则可引起水盐代谢异常,促使原有的血清钾进一步降低,严重时可引起肌无力、瘫痪,还可引起缺钾肾病和心律失常.

    作者:袁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38例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上大多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轻度颈项强直和Kernin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惟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帮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巴戟天中大黄素甲醚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获得高纯度大黄素甲醚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先用稀硫酸溶液将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再用热氯仿将苷元提取出来,用2% NaOH反复萃取将大黄素甲醚从氯仿液中提取出来,用薄层色谱法及层析柱法将大黄素甲醚进行分离纯化,经用丙酮反复多次重结晶可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甲醚.结果 本方法提纯得到的大黄素甲醚的纯度较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文映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药物应用差错案例分析与对策

    用药差错(medication errors)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预防事件,导致用药不当或患者受损.为避免相同事故发生,我院对近年来发生的用药差错建立差错报告和分析,以期减少或预防用药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1 医师对所用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缺乏防患意识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及新药层出不穷,医师侧重于关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往往容易疏忽.又由于患者的具体差异也不尽相同,对同一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

    作者:傅唐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人工流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提高人工流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医院门诊2010年3月和2011年3月人工流产手术患者300例进行用药调查,比较其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011年3月较2010年3月术前预防用药率、术中预防用药率明显升高,但术后预防用药率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种类逐渐减少,单-用药逐渐增加;基本趋向于口服给药;但预防性用药种类趋向广谱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比例增高.结论 应更进一步严格掌握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加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管理;选择适当抗菌药物行围术期预防;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

    作者:高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我院门急诊不合格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提高处方的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1-6月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计算出各不合格项目的 比例,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结果 抽查处方17 287张,不合格处方712张,处方合格率为95.88%.不合格处方中规格不规范259张(36.38%),无用药天数111张(15.59%),名称不规范100张(14.04%),修改不规范55张(7.72%),用法用量不正确47张(6.60%),无皮试结果36张(5.06%),内服和外用药未分开开方25张(3.51%),儿童用药处方无体质量19张(2.67%),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11张(1.54%),超量用药未重签名6张(0.84%),其他43张(6.04%).结论 应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防止不合格处方的出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自拟香芎异功汤治疗糜烂型胃炎86例疗效观察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自拟香芎异功汤治疗糜烂性胃炎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6例经电子胃镜确诊,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15~70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1年30例,1~3年23例,>3年33例.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31例.1.2 诊断标准患者均有胃脘灼热疼痛,每于饮食后症状加重,脘腹胀满,时有泛酸,嘈杂不适,大便正常或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弦.

    作者:蒲文;段伊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2010年我院妇科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2010年该院妇科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该院妇科用药情况按消费结构、销售金额和用药额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专科用药和激素类药为我院妇科主流用药,提示患者以外生殖道感染为主;激素类药物、专科用药用药金额比重增加明显,提示该院妇科辅助生育技术日趋成熟.结论 该院2010年妇科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显示了妇产科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

    作者:陈丽莲;郑继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给予臂从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 A组、B组麻醉后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保持相对稳定,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作者:陈浩;肖剑波;刘传辉;付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足患者8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创面清创、局部用药及中药足浴等治疗,治疗后观察其效果.结果 8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4例(76.2%),好转16例(19.0%),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国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长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的预后.方法 对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37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剖宫产史的中期妊娠合并前置引产者8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非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比例为45.9%高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有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时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明显增高.

    作者:李嘉;潘海英;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佐治大脑基底节出血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佐治大脑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外加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尼莫地平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以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佐治大脑基底节出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明;文玉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产后尿潴留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产妇产后6~8h膀胱不能自动排尿者称为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常影响子宫收缩,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10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护理介绍如下.1 发病原因1.1 人为因素产妇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导致尿潴留.1.2 机体因素腹壁由于妊娠时长期持久扩张导致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产程较长,膀胱和尿道受胎心露压迫过久,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张力变低而发生尿潴留.

    作者:张红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A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2例(B组).术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疼痛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半髋置换术,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2乳酸钙片和尼美舒利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每周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间隔6个月后再注射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评分、关节肿胀级别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组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评分、关节肿胀级别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延缓关节退变,具有调节关节代谢、抗炎、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计良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