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的预后.方法 对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37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剖宫产史的中期妊娠合并前置引产者8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非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比例为45.9%高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有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时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明显增高.
作者:李嘉;潘海英;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予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和对照组32例(单用依沙吖啶).观察2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引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失败2例,引产成功率为93.8%.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能软化宫颈、缩短产程、减少引产后出血量及软产道裂伤,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张明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1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并总结其发生原因.将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9.7%;经过护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9.5±4.0)分优于对照组的(42.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掌握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鸿;曾兴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成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局部麻醉下行成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得肾组织,但患者大多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是镜下血尿(98.8%)和肾周血肿(53.0%).结论 围术期多项良好的护理工作都会提高手术的完成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秀萍;吴军;宋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后的急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需做根管治疗的156例156颗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78例78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根管充填.比较2组术后急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1~7d 内,Cortisomol糊剂组术后发生急症7例占8.97%,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术后发生急症19例占2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2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rtisomol糊剂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术后反应轻,且疗效可靠.
作者:彭林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发展及社会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老龄化已形成趋势.在医疗模式转变的今天,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1].
作者:郑琼;李慧琴;和翠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医患沟通是诊疗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医患沟通是经过传递后患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医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在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沟通的说明和剖析,进而阐明如何保证有效的医患沟通.1 医患沟通的内涵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医患沟通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治直接相关的内容,也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1].
作者:顾康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与维生素E口服治疗.观察2组血尿疗效、治疗前后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多形状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单一形畸形率、正形红细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尿红细胞形态.
作者:林丽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的创伤.除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多部位多脏器的损伤.不稳定性的骨盆骨折对患者生命存在潜在威胁,病死率高达10%~31%[1].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脏器的损伤,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导致伤残率及病死率更高.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24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疗效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班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人工流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医院门诊2010年3月和2011年3月人工流产手术患者300例进行用药调查,比较其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011年3月较2010年3月术前预防用药率、术中预防用药率明显升高,但术后预防用药率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种类逐渐减少,单-用药逐渐增加;基本趋向于口服给药;但预防性用药种类趋向广谱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比例增高.结论 应更进一步严格掌握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加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管理;选择适当抗菌药物行围术期预防;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
作者:高海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上大多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轻度颈项强直和Kernin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惟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帮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康复.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其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和经济负担[1].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及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金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产科子宫切除手术指的是孕妇在生产手术中的一种子宫切除手术[1].产科子宫切除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在剖宫产子宫切除手术的同时对子宫进行切除.子宫切除术除了能够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去除子宫肿瘤.笔者将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惠满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疼痛治疗新概念,即规范化疼痛治疗(GPM).强调惟有GPM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GPM的主要目标是:(1)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2)避免或减少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3)大限度减轻疼痛及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精神负担;(4)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1 癌痛的治疗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因此对癌痛的处理需要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从无创性和低危险性方法开始,然后再考虑有创性和高危险性方法.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患者,女,19岁.因发热、咳嗽、流涕3d,体温具体不详,到社区医务所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患者自行一次服用3片,每天3次,连服2d,出现头晕、头痛、嗜睡,腹胀、皮肤色黄,随后出现烦躁、谵语、神志恍惚,随后不省人事.由同事急诊送入医院,查体:体温37.8℃,脉搏128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7/12kPa.急性重病容,神志不清,呈浅昏迷状态,时有躁动,全身皮肤黄染,巩膜重度黄染,颈部轻度抵抗感,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28次/min,律齐,呈舒张期奔马律,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增强,腹壁反射减弱.
作者:刘艳霞;闫倩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用药差错(medication errors)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预防事件,导致用药不当或患者受损.为避免相同事故发生,我院对近年来发生的用药差错建立差错报告和分析,以期减少或预防用药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1 医师对所用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缺乏防患意识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及新药层出不穷,医师侧重于关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往往容易疏忽.又由于患者的具体差异也不尽相同,对同一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
作者:傅唐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长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医院内常见感染之一.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外科住院SSI患者10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切口感染病例,其中男66例,年龄6~81岁,中位年龄43.2岁;女64例,年龄4~86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65岁以上40例(30.8%);急诊手术54例(41.5%);手术平均时间1.8h;患各类恶性肿瘤患者78例(60.0%);伴有糖尿病者12例(9.2%).
作者:司翠权;李翠乔;刘红丽;米军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