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张立平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摘要: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剂型,中药注射剂问世已逾60年了,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增多,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急剧增多,且造成的危害较大,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7.3万份,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总数的7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前十一期<药品不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达8种之多,占通报品种总数的21%,占通报中药品种总数的6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仅数量多,且危害性大,如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及鱼腥草、双黄连、清开灵、莪术油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均具有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和较高的病死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长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作者:袁胜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压力蒸汽灭菌器应用PCD批量监测的体会

    如何控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每锅物品的质量,保障灭菌不合格物品不从消毒供应中心发出,用于灭菌器的装载及灭菌过程的批量放行监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过程中,许多医院消毒供应室自制一个标准测试包,在包裹中心放置一片化学指示卡,将自制测试包随其他灭菌物品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标准测试包,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以颜色合格作为每锅灭菌物品放行的依据.

    作者:赵文颖;刘文芳;丁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不孕症726例子宫输卵管造影回顾临床分析

    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判断患者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可对输卵管阻塞、子宫粘连、子宫输卵管畸形、黏膜下肌瘤等疾病作出诊断.该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提高不孕症诊断率的较理想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726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资料,患者年龄20~36岁;原发不孕481例,继发不孕245例;其中有1~2胎正常生产史67例,有人工流产史163例,有异位妊娠行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史53例.

    作者:刘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华法林在心房颤动长期抗凝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主要的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并发症.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1].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未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1%,且半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因此,国内外建议与共识[3,4]均高度强调了房颤防栓的重要性,建议除孤立性房颤和有禁忌证外,所有房颤患者应当抗栓治疗.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华法林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5].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首选抗栓药物仍是华法林.

    作者:王志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目前在国内外各科临床上应用广、品种多.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耐药菌的产生、菌群失调、不良反应增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等,特别是在国内,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细菌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1].

    作者:袁典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瘙痒性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愈率.方法 对76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25例患者伴有血脂异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21例,合并肝胆疾病19例,血糖异常4例,合并肾炎或肾功能异常2例,合并脑部疾病4例;治愈率为89.47%(68/76).结论 瘙痒与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调节剂及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对缓解老年患者的瘙痒性皮肤病症状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癌症疼痛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疼痛治疗新概念,即规范化疼痛治疗(GPM).强调惟有GPM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GPM的主要目标是:(1)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2)避免或减少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3)大限度减轻疼痛及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精神负担;(4)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1 癌痛的治疗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因此对癌痛的处理需要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从无创性和低危险性方法开始,然后再考虑有创性和高危险性方法.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并发症68例(并发症亚组),未合并并发症52例(无并发症亚组)]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HbA1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HbA1c、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亚组HbA1c、FBG水平高于无并发症亚组(P<0.05).结论 HbA1c测定有助于监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霄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且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根椐术后镇痛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予布托啡诺6mg+罗哌卡因75mg;Ⅱ组予罗哌卡因225mg+芬太尼0.4mg,每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200ml,背景剂量3ml/h,自控镇痛(PCA)2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观察4、12、24和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MAP、HR及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低于Ⅱ组的16.7%(P<0.05);Ⅰ组镇痛治疗总体满意率高于Ⅱ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选择.

    作者:陈勇;罗燕;董理;杨帅;邓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因,以期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分析医院32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报告.结果 在320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不合理使用病历136份,不合理率达42.50%.外科系统160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93份,不合理率为58.12%;内科系统160份中,不合理使用43份,不合理率为26.88%.结论 外科系统在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时,用药时机、预防时限、药物选择、Ⅰ级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高,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内科系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严、缺乏临床循证证据支持等问题;对及时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重视不够,经验性抗感染占较大比例,且以换药频繁为主要特征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持续改进.

    作者:胥渝;付鸿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法探索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关联密切,管理内容和方法处于动态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化学药品管理等.该文就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如下探讨.1 建立大型仪器的日常管理机制制定<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办法>等制度,要求大型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负责其日常的管理和操作,认真填写使用记录,详细记录使用的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及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仪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工作,定期校验调试,认真做好维护保养和修理的情况记录.

    作者:周强;李敏;张付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另加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每组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其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和经济负担[1].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及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金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青浦区三家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实践

    目的 建立合适的抗菌药物(AMD)评价指标,快速、可靠地评价青浦区二级医院内AMD使用的主要问题.方法 依据16项国际抗菌药物使用调研指标,以及联合用药调研指标,采用回顾性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对该地区三家二级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研.结果 医院基本药物目录中有62种AMD,但缺乏成文的药物治疗指南性文件,住院处方中有≥应用1种AMD的住院患者数占住院患者总数的69.59%;处方平均2.49种AMD;每位患者的使用AMD平均费用是879.74元;AMD治疗患者非预防Ⅰ、Ⅱ类切口感染的平均天数是6.33d;77.39%手术患者接受AMD预防感染,平均次数为14.27次;26.08%的肺炎病例按照指导原则治疗;以通用名开AMD处方的百分率为89.91%;仅有17.38%的AMD治疗患者进行了病原体药敏试验.结论 医院决策层及药事管理委员会对AMD监管力度仍嫌不足,处方者对AMD的规范性使用意识薄弱,药师仍需发挥更大的合理用药促进作用.

    作者:唐扣明;项奇珍;宋琴芳;项锋;陆伟;周浓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离子型碘造影剂过敏反应50例预防措施及护理

    离子型碘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是无色透明或微黄色的水溶液,黏稠度高,渗透压高,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常见,使用前应作过敏试验[1].现对其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1年8月-2011年7月进行排泄性尿路造影4038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42例,重、度过敏反应8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

    作者:袁良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产科B型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产科B型超声是超声诊断中应用较广、研究较深的领域.由于其具有安全无损、检查费用低廉、检查操作简便等优点,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型超声可显示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现已被公认为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的一种诊断方法,孕产妇对B型超声产前诊断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提高胎儿畸形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的原因分析及社区护理应对

    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是指孕产妇在妊娠各期、产褥期合并有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现象,以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其中70%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1].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孕产妇在产前、产后体检报告中发现: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生率达10%左右,其中7%无明显临床症状,3%有轻微或明显临床症状.这对我社区的孕产妇来说仍是一大健康隐患.因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时诊断较非孕期困难,常致漏诊、误诊,因而有发生坏死、穿孔、胆汁性腹膜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的危险;因发热、疼痛又引起胎儿窘迫及诱发宫缩引起流产、早产的可能;在产褥期也因疼痛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A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2例(B组).术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疼痛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半髋置换术,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发展及社会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老龄化已形成趋势.在医疗模式转变的今天,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1].

    作者:郑琼;李慧琴;和翠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