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平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康复.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判断患者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可对输卵管阻塞、子宫粘连、子宫输卵管畸形、黏膜下肌瘤等疾病作出诊断.该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提高不孕症诊断率的较理想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726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资料,患者年龄20~36岁;原发不孕481例,继发不孕245例;其中有1~2胎正常生产史67例,有人工流产史163例,有异位妊娠行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史53例.
作者:刘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且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根椐术后镇痛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予布托啡诺6mg+罗哌卡因75mg;Ⅱ组予罗哌卡因225mg+芬太尼0.4mg,每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200ml,背景剂量3ml/h,自控镇痛(PCA)2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观察4、12、24和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MAP、HR及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低于Ⅱ组的16.7%(P<0.05);Ⅰ组镇痛治疗总体满意率高于Ⅱ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选择.
作者:陈勇;罗燕;董理;杨帅;邓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核心制度学习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护理工作中,核心制度掌握的情况,决定着护理质量.2009年我院护理部为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加强制度学习,提高护理质量(1)护理服务包括内涵性服务和外在性服务.护理内涵性服务是骨架,通过培训能得到提高,这是护理部及科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培训的目的.
作者:李梦萍;徐珍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予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和对照组32例(单用依沙吖啶).观察2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引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失败2例,引产成功率为93.8%.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能软化宫颈、缩短产程、减少引产后出血量及软产道裂伤,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张明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提高处方的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1-6月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计算出各不合格项目的 比例,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结果 抽查处方17 287张,不合格处方712张,处方合格率为95.88%.不合格处方中规格不规范259张(36.38%),无用药天数111张(15.59%),名称不规范100张(14.04%),修改不规范55张(7.72%),用法用量不正确47张(6.60%),无皮试结果36张(5.06%),内服和外用药未分开开方25张(3.51%),儿童用药处方无体质量19张(2.67%),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11张(1.54%),超量用药未重签名6张(0.84%),其他43张(6.04%).结论 应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防止不合格处方的出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廷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给予臂从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 A组、B组麻醉后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保持相对稳定,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作者:陈浩;肖剑波;刘传辉;付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17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她们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提高带教质量,已成为临床带教面临的新课题.对此,笔者所在医院对护理专业实习生采取了相应的带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有理化性质改变,因发现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遵医嘱在常温下予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哌酮/舒巴坦1.5g静脉滴注过程中,予以生理盐水10ml加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推注,当两种药液在头皮针软管处相遇时,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立即予以回抽注射器后拔针,因发现及时浑浊药液未进入患者静脉内.为保证患者安全,予以重新静脉穿刺,静脉滴注其他液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肖冬梅;张小群;杨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绝大多数的患者可通过成功的手术治疗而得以康复.手术室护士由于以配合手术为主,很少到病房与患者接触,面对被送进手术室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手术室护士必须要积极开展术前、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手术时保持佳身心状态.因此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促进其康复.
作者:顾小冰;吴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压疮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患者因创伤、疼痛等原因,80%的患者需长期卧床,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软组织坏死,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不利于骨折的治疗与恢复[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发生压疮19例,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总结对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晓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腺苷脱氢酶(ADA)、结核抗体(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胸腔积液患者213例[结核性胸膜炎97例(结核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膜炎65例(恶性胸膜炎组),炎性胸膜炎组51例(炎性胸膜炎组)]进行ADA及TB-Ab检测.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ADA测定值为(81.15±21.07)U/L,恶性胸膜炎组为(23.52±8.70)U/L,炎性胸膜炎组为(11.56±3.66)U/L,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b检测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组阳性率均高于恶性胸膜炎组和炎性胸膜炎组(P<0.01);恶性胸膜炎线和炎性胸膜炎组间TB-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及TB-A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准确性有很大提高,试验简单、快速,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离子型碘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是无色透明或微黄色的水溶液,黏稠度高,渗透压高,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常见,使用前应作过敏试验[1].现对其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1年8月-2011年7月进行排泄性尿路造影4038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42例,重、度过敏反应8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
作者:袁良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是颅脑损伤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8%,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我科近年共收治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7例,现将其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6年5月-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7~69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2例.2例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既往无脑梗死病史.
作者:罗家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1].1 临床资料与实验我科于2011年4月19日收治了一位男性右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用药时发现头孢匹罗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时,茂菲滴管中出现了乳白色浑浊物,立即更换了输液管,未发生严重后果.对此现象,笔者特意做了如下实验.
作者:魏玲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为探讨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进行检测.色谱柱:Thermo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经验证该法可用于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吴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明确低血糖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35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血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用量过多.经过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积极的低血糖治疗,有效率为91.4%.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学会和掌握低血糖的预防和急救措施,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白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作者:袁胜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14例设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阴转率.结果 观察组溃疡治愈率、Hp感染率及转阴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50岁以上年龄段溃疡愈合率为42.9%低于50岁以下年龄段者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两年龄段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血管病变、胃自主神经病变、Hp感染及病程(年龄)是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难治因素.
作者:陈树铭;陈景言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