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晓艳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术后疼痛及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长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治疗组另加用丙卡特罗0.25ml/kg口服,每天2次,共用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喘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激发她们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提高带教质量,已成为临床带教面临的新课题.对此,笔者所在医院对护理专业实习生采取了相应的带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0年普外科手术病例120例,依据<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术前用药时间≤2h者占73.33%,>2h者占21.67%,术前未用药者占5.00%.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用药时机不当(27例)、术后用药疗程长(13例)、用药不合理(7例)、无用药指征(3例).结论 该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严重,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孕产妇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流行状况.方法 对400例孕产妇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及血清学血检测.结果 文盲阳性构成比为12.5%,小学阳性构成比为0,初中的阳性构成比为0.66%,高中以上阳性构成比为1.42%.汉族阳性构成比为0.89%,少数民族阳性构成比为4.69%.血清血检查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1例,梅毒感染3例.结论 还需加大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预防知识.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综合干预管理工作,大限度地遏制艾滋病传播,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探索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法.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如何控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每锅物品的质量,保障灭菌不合格物品不从消毒供应中心发出,用于灭菌器的装载及灭菌过程的批量放行监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过程中,许多医院消毒供应室自制一个标准测试包,在包裹中心放置一片化学指示卡,将自制测试包随其他灭菌物品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标准测试包,观察包内化学指示卡颜色变化,以颜色合格作为每锅灭菌物品放行的依据.
作者:赵文颖;刘文芳;丁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鼓膜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鼓室注入地塞米松5mg和α-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0.5ml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宇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产科B型超声是超声诊断中应用较广、研究较深的领域.由于其具有安全无损、检查费用低廉、检查操作简便等优点,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型超声可显示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现已被公认为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的一种诊断方法,孕产妇对B型超声产前诊断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提高胎儿畸形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另加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每组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压疮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患者因创伤、疼痛等原因,80%的患者需长期卧床,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软组织坏死,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不利于骨折的治疗与恢复[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发生压疮19例,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总结对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晓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妊娠20周后或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起病隐匿、发病急、进展快,是少见的产科急诊之一,若诊断和处理不及时会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1].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胎盘早剥患者21例,年龄21~39岁,中位年龄29.7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12例;孕28~36周18例,37~42周3例.诱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例,腹部外伤史7例,腹部受压2例,无明显诱因1例.
作者:李旭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秀萍;吴军;宋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因,以期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分析医院32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报告.结果 在320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不合理使用病历136份,不合理率达42.50%.外科系统160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93份,不合理率为58.12%;内科系统160份中,不合理使用43份,不合理率为26.88%.结论 外科系统在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时,用药时机、预防时限、药物选择、Ⅰ级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高,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内科系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严、缺乏临床循证证据支持等问题;对及时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重视不够,经验性抗感染占较大比例,且以换药频繁为主要特征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持续改进.
作者:胥渝;付鸿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常见的病发症,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并发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随着胃镜的广泛应用和急诊内镜的开展,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尤其是门脉高压性胃病成为出血的主要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2岁;均有肝硬化的病史,时间3~18年;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8例,乙醇性肝硬化2例;平均出血1~4次.
作者:杨富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其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致残率高,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和经济负担[1].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及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金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缬沙坦80~160mg治疗,每天1次.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可减少尿白蛋白量,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姜慧敏;李海云;顾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产妇产后6~8h膀胱不能自动排尿者称为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常影响子宫收缩,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10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护理介绍如下.1 发病原因1.1 人为因素产妇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导致尿潴留.1.2 机体因素腹壁由于妊娠时长期持久扩张导致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产程较长,膀胱和尿道受胎心露压迫过久,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张力变低而发生尿潴留.
作者:张红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有理化性质改变,因发现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遵医嘱在常温下予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哌酮/舒巴坦1.5g静脉滴注过程中,予以生理盐水10ml加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推注,当两种药液在头皮针软管处相遇时,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立即予以回抽注射器后拔针,因发现及时浑浊药液未进入患者静脉内.为保证患者安全,予以重新静脉穿刺,静脉滴注其他液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肖冬梅;张小群;杨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A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2例(B组).术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疼痛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半髋置换术,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1].1 临床资料与实验我科于2011年4月19日收治了一位男性右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用药时发现头孢匹罗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时,茂菲滴管中出现了乳白色浑浊物,立即更换了输液管,未发生严重后果.对此现象,笔者特意做了如下实验.
作者:魏玲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