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会厌炎并发症护理体会

刘敬颇;郭艳青

关键词:会厌炎, 急性, 并发症, 护理
摘要: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1].成人、儿童均可患病,尤其儿童,其并发症、病死率更是突出,所以对这类患者要严密监控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由于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相对企业而言还不是十分重视.有的医院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严,有的医院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谈不上实行有效的内控措施.因此健全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进一步贯彻<会计法>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对提高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方法 对198张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退药原因为药物过敏、收费收错药品、患者要求退药等.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及药师职业培训,以降低退药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柳青青;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减退观察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方法 2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对照组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并定期每2个月来门诊复查.观察组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每1个月来门诊复查,测视力并在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 观察组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对眼睛进行检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眼部微循环对其防治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晓兰;廖小莹;胡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早期药物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室性电风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早期(90min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防室性电风暴的作用.方法 将237例明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79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 B、C组90min内室性电风暴的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A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QTd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早期使用胺碘酮或美托洛尔,可有效减少室性电风暴的发生率、病死率.胺碘酮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席绍松;王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强化药品进出医院帐务的信息化管理

    健全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完善药品的成本收益计算是医院管理支出、降低成本、体现药品效益的重要环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就医院药品入出库管理及帐务处理的具体实践作如下探讨.

    作者:曾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动脉抽血时巧用棉签帮助排气的操作体会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和各种抢救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重要意义.采集动脉血时应注意不能混入空气,以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避免1~2个小气泡留在针尖及针管前部,这时如果重新抽取血标本,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笔者现将利用棉签帮助动脉抽血排气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

    阑尾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器官,长约7cm,直径约0.5cm,位于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因阑尾腔细小又是盲管,食物残渣和粪石等掉入腔内,堵塞管腔而易引起炎性反应.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因阑尾炎炎性渗出物和手术操作易诱发其他疾病,故应采取预防性和治疗性措施,及全方位的综合护理[1].

    作者:李维思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药物配伍禁忌及原因分析

    氨溴索又名氨溴醇、氨溴环醇等,是溴己新的活性代谢物.由于其祛痰作用强,且毒性小、耐受性好[1],近年来在临床的使用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目前使用量非常大,为临床使用的主要祛痰药.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出现管路中药液混浊及不良反应,而其现有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任何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内容.

    作者:孙欣;裴泽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的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据报道,如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不采取预防措施,其DVT发生率为37%~74%,致命性肺栓塞发生率为0.19%~3.40%[1].为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DVT的发生率,本文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采取了联合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玉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产后出血的诊疗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生殖道出血>500ml(阴道分娩),早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h内,晚期在产后24h~6周内.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产后出血仍然是造成围生期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产后出血病死率>50%.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减少和有效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近年来对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有了一些新进展,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秀卿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甲状腺肿瘤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和良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 对我院3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之比为0.85:1,以41~50岁发病率高.良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恶性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分化程度等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关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价值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5%,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阴道彩色超声对诊断输卵管妊娠有明显优势,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及拟诊输卵管妊娠患者120例,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秀云;李玉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均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

    作者:马自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子宫胎盘床血流检测对预测妊高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检测子宫胎盘床动脉血流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的发生.方法 应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113例孕20~21周的孕妇的子宫胎盘床动脉血流,测定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S/D(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并随访至妊娠终止,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发生妊高征和未发生妊高征两组,对比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其与妊高征的相关性.结果 113例孕妇中10例发生妊高征,RI、PI及S/D的预测界值分别为:RI值0.55,PI值0.62,S/D值2.40,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血流RI、PI、S/D值对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预测作用.

    作者:罗翠娟;罗文珍;胡春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凉山州地区急诊科护士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凉山州地区急诊科护士焦虑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与中国常模比较,分析其焦虑情况.结果 急诊科护士SA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中国常模.聘用护士焦虑发生率高于在编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护士的焦虑发生率高于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医院应充分重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宫颈妊娠患者1例治疗与护理体会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也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较为罕见,常易误诊,且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及影响生育功能.我院2011年4月收治1例宫颈妊娠患者,先行5-氟尿嘧啶(5-Fu)保守治疗后再行宫颈妊娠组织剔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治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高,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3亿,控制率只有6.1%[1].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嗜烟,高胆固醇、高脂肪、高钠饮食等为其重要危险因素.为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预防知识,特对我科2010年6~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昌凤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第三产程观察组应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应用肌内注射缩宫素,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剥离胎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宫缩乏力、妊娠物残留造成的产后出血,且操作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常麦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如何合理安全用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用药、品种、数量、剂量、用法等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国际、国内现状表明,保证用药安全是一个被国际上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现将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如何合理安全用药进行分析.

    作者:郭彦菊;王俊霞;安淑银;陈晓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02例,其中老年患者17例占16.7%,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心理护理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